關于豬血漿蛋白粉 西方國家不敢用核武器對付中國,卻用生物武器來摧毀我們的經濟(畜牧產業),豬血漿蛋白粉這種國外丟棄的東西,但我們很多專家還以為上帝送來圣誕禮物. 還有玉米,豆粕有霉變,質量不好(飼喂乳豬導致腹瀉和發病);有的廠家為了降低成本(不是降低價格),加大菜籽粕、棉籽粕、糠餅添加量.因此使飼料的適口性不佳.為了誘惑豬只進食,又要加引誘劑. 而濃縮飼料是由蛋白質飼料類如魚粉、骨粉、餅類及礦物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維生素制劑等配合而成的.濃縮飼料與農副產品如玉米、大麥、薯類、高粱、米糠、麥麩等合理配制后就是全價飼料.事實上,濃縮飼料也同樣存在那樣的浪費.而更大的浪費還在于: 農村有豐富的非糧飼料資源,如純糧酒糟、糖渣、秸桿、豆腐渣、城市泔水、松針、薯類、花生殼、蠶沙、野生藥材等等.按營養比例及一定的工藝配制,其實不是太難.不能充分利用,則是更大的浪費. 比如:目前我國作物秸桿產生量每年5億-6億噸,但由于還田量很低,綜合利用又缺乏相應的技術和設備,加上目前大部分地區農村已不再利用秸桿作為生活用燃料等原因,故其中的2/3被廢棄或直接焚燒.不僅嚴重浪費資源,而且導致環境污染.目前,我國秸桿資源化利用率很低.所以,開發合理有效的秸桿資源化新技術顯得十分迫切.利用秸桿營養豐富的有機肥資源,做成食用菌基料基地,生產香菇、金針菇、雞腿菇、雙胞菇、平菇等食用菌.培育食用菌后留下的農作物秸稈及副產品等培養料,經過必要處理可得到菌糠.一般每100公斤培養料可得到60公斤以上的菌糠.用菌糠拌料喂豬,比米糠好,能接近玉米的飼喂效果. 每100公斤菌糖可與40公斤米糠拌勻,然后加水.加水量以用手捏指縫間滲水而不滴為度,放人密閉容器(缸)內發酵,待有酒香味時即可取出飼用. 而一般發酵前的菌糖占飼料量的10%-15%,發酵后占日糧的20%-35%,雖然比例不宜過大,但20%-35%可不是小數字. 從養殖戶來看,成袋來料,剩料就在所難免,而涉及資本金問題,經常會出現小豬吃乳豬料,中豬吃小豬料,大豬吃中豬料現象,造成飼料的浪費, 有人說了,買飼料過分注重包裝不行.產品質量是產品內在質量和外在質量的綜合反映.產品的內在質量是指產品的營養指標,如產品的可靠性、經濟性等;產品的外在質量是指產品的外形、顏色、氣味等.有部分養殖戶在選擇飼料產品時,往往偏重于看飼料的外觀、包裝如何,其次是看色、香、味.由于飼料市場競爭激烈,部分商家想方設法在外包裝和產品的色、香、味上下功夫,但產品內在質量卻未能提高,養殖戶不了解,往往上當.所以,選擇飼料產品時應選一些信譽好、價格適中的產品,特別是要選用經過飼喂試驗的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而過分貪圖便宜也不行.俗話說"一分價錢一分貨",這是有一定道理的.產品質量好的飼料,由于貨真價實,往往價錢高,價錢低的產品也往往質量低.選擇時,不能只看一袋飼料要多少錢,而要看其營養保證值,按推薦配方計算飼料的價格,必要時可以做飼喂試驗.長期飼喂營養含量不足的預混料,畜禽會出現拉稀、腹瀉現象,這樣既阻礙畜禽的正常生長,又要花費醫藥費,增加養殖成本. 其實說白了,就是讓你多花錢. 質量弊端 粉碎后的玉米面不可長時間貯存.因為玉米脂肪含量高,時間久了易變質.粉碎量以15天用完為宜,夏天以10天用完為宜. 目前飼料廠都是采用新玉米摻合陳玉米生產飼料.據測定,玉米水分含量在14%以上,在貯藏過程中溫度達20℃以上時,極易發生霉變,特別是黃曲霉菌產生的黃曲霉毒素B1,是一種強烈的有毒致癌物,對人、畜有很大威脅.而養殖戶低價賣新玉米,卻花高價買陳玉米生產的飼料. 采用高粱作豬飼料時,應考慮適口性和鞣酸含量,不宜過高. 米糠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易被氧化、發熱而酸敗,不易保存,米糠中還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它的活性很高,用量過多可抑制豬的正常生長.米糠經榨油后的副產品稱為米糠餅 棉籽餅(粕)是棉籽榨油后的副產品.去殼的棉籽中含40%左右的粗蛋白質和較豐富的磷、鐵、鋅,因此棉籽餅(粕)也是當前農村發展養豬業中蛋白質飼料的重要來源之一.但是棉籽餅(粕)中含有0.04%~0.08%的游離棉酚,是一種有毒物質.棉酚中毒是積累性中毒,每頭豬每天隨飼料吃入150mg的棉酚,在28天左右就可引起死亡.棉籽餅(粕)中的棉酚含量與棉花的品種、生長的土壤、氣候及棉籽的加工方法均有很大關系.棉籽用螺旋機榨和預壓浸提或者螺旋機榨后再浸提,這兩種方法中的棉酚含量較少;而用士法夯榨后的大塊棉籽餅中的棉酚含量則較高. 何況現實社會,不法商販、不法廠家比比皆是,以次充好、假冒偽劣就在所難免.就算正經廠家,利益驅動,投料也未見得絕對標準,工藝也未見得就絕對全面. 配方弊端: 配合飼料配方設計的誤區 一.高蛋白低能量 只求滿足粗蛋白的要求,而忽視能量水平,更不能顧及消化率.而客戶也只是問產品的粗蛋白質含量多少,有無魚粉,從未問詢能量多少或蛋白質能量比是多少.結果是豬為滿足能量需要而將粗蛋白轉化為能量,采食量卻上升.蛋白能量比是關鍵.配方的能量低于標準要求,配方中的粗蛋白也要隨之下降,而蛋白能量比不變.蛋白能量比在標準中有規定,不宜擅動,肉雞和豬料同樣也要關心蛋白能量比. 二.忽視配合飼料原料的消化率 忽視配合飼料原料的消化率,是用大豆粕以外的雜粕時常遇到的問題.由于不計較其所含有毒有害物質,使產品達不到預期的生產效果.盡管已有無毒素的棉籽和雙低的菜籽,但配方所用的是何種產品就難說了.因此對棉粕、菜籽粕的一般用量不宜超過5%,然而,廠家為了降低成本,若在配方中加入無營養價值的沸石粉、麥飯石和稻殼粉就更使能量降低了. 三.濫用飼料添加劑、藥物等 飼料廠通常會為了飼料的適口性,而忽視了主料的重要作用.具體地說能量、蛋白質必須作為主料而首先滿足其要求,但養殖戶通常只關心添加劑.而藥物促生長和保健的觀點.使藥物殘留讓我國生產的動物食品難于出口,中國人也深受其害.維生素和飼料級氨基酸,國際飼料分類早就明文規定其不是添加劑.所謂的營養性添加劑是無中生有的東西.有的作者著書說油脂、血粉、羽毛粉也是添加劑,不僅是一個概念性的錯誤,更是誤導養殖戶的刀(太宰人了) 四.濫用NaCl 動物需要的是體液的鈉、氯平衡,而動植物飼料原料中的鈉、氯含量則不適合于動物需要.糧谷類及其副產品多是鈉<氯,動物性飼料多是鈉>氯.而單胃動物和禽類所需則是鈉>氯的多,氯>鈉的相當的少.NaCl卻是鈉<氯,傳統的方法是加定量的NaCl.結果是動物體液的鈉和氯失衡,形成鈉低氯高,與生理要求相反.因此引起飲水量過多和糞便含水量、尿量加大,使熱量及氮磷流失過大 .所以要以NaCl補充氯和鈉,不足的鈉要用小蘇打(NaHCO3)補充就可保鈉、氯平衡.然而,小蘇打(NaHCO3)與維生素一起配合時,影響維生素的效價,所以廠家是不會添加小蘇打(NaHCO3)的.特別是,有的廠家為了增加飼料的適口性,而多加NaCl. 現在是配方滿天飛的時代,一個飼料配方軟件,模擬幾千幾萬個配方,非常簡單.而廠家為了賣飼料,配方說得是神乎其神,即使拋開偷工減料且不說,也有許多騙人的成份在里面.可某些養殖戶,就是拿著那些所謂的"關鍵料""中心料"(甚至含較大成分的NaCl)當寶貝.其實,豬只所需營養,每個階段應該可以是一成不變.所以,你完全可以根據幾個配方,每個中的最低量,確定一套(四個階段)添加量. 所以,由于地域不同,所使用的非糧資源也可能不同.但我們可以確定飼料配制的基本原則:微量元素、"添加劑",各個階段恒定不變.其他成分通過精確計算,不添加,不酌減,但粗纖維的增量只按需求計算(多添加,但不計斤數).而最重要的是:適口性是關鍵的關鍵. 適用性弊端 一年四季,氣溫不同,豬對營養的需要也不同,但現在不論飼料廠推薦的配方,還是請專家設計的配方,都不可能在一年四季都適用.冬季用高蛋白配方,會造成蛋白的浪費,夏天用高能配方會造成能量的浪費等.如果我們能適時調整配方,使全群料肉比降低0.1的話,對一個萬頭豬場來說,一年就可節省飼料10000×90×0.1=90000公斤,折合人民幣12萬元以上.也許有人要問,恒溫養豬也存在這種問題嗎?那是當然.因為,在北方,冬季取暖連樓房要達到18℃都不容易;而在南方,高溫降低也很難. 舍溫在18~25℃之間,豬只有可能變得太肥(瘦肉率低),這是大自然的定律.但由飼料配方營養成分修正,這種趨勢是可以改善.然而,飼料配方營養成分,我們不可能根據溫度每天改變.更不可能一天三遍把飼料配方營養成分隨時改變.特別是全價飼料,根本就沒有若干種 因此,堅持自配全價料,科學制定飼養周期.養豬戶要根據本地飼料原料的自有資源,以及所養豬的品種和飼養日齡階段來配制全價飼料,只有堅持這樣做,才能稱得上是科學、合理養豬,才能有效保證理想的2.4-2.6∶1全程料肉比,才能保證按期4個月達標準體重出欄.為此,我們推出:……. 13.飼料誤區一:用錯飼料 用錯飼料的情況有三. 一.現實社會,不法商販、不法廠家比比皆是,以次充好、假冒偽劣就在所難免.就算正經廠家,利益驅動,投料也未見得絕對標準,工藝也未見得就絕對全面. 二.從養殖戶來看,成袋來料,剩料就在所難免,而涉及資本金問題,經常會出現小豬吃乳豬料,中豬吃小豬料,大豬吃中豬料現象,造成飼料的浪費,當然影響養豬賺錢. 三.無論大豬小豬,自配飼料一成不變.結果就是:適口性不佳,消化吸收不可能最大化,造成飼料隱性消耗.更有可能影響消化器官,造成長期消化不良. 所以,過分注重包裝不行.產品質量是產品內在質量和外在質量的綜合反映.產品的內在質量是指產品的營養指標,如產品的可靠性、經濟性等;產品的外在質量是指產品的外形、顏色、氣味等.有部分養殖戶在選擇飼料產品時,往往偏重于看飼料的外觀、包裝如何,其次是看色、香、味.由于飼料市場競爭激烈,部分商家想方設法在外包裝和產品的色、香、味上下功夫,但產品內在質量卻未能提高,養殖戶不了解,往往上當.所以,選擇飼料產品時應選一些信譽好、價格適中的產品,特別是要選用經過飼喂試驗的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 而過分貪圖便宜也不行.俗話說"一分價錢一分貨",這是有一定道理的.產品質量好的飼料,由于貨真價實,往往價錢高,價錢低的產品也往往質量低.選擇時,不能只看一袋飼料要多少錢,而要看其營養保證值,按推薦配方計算飼料的價格,必要時可以做飼喂試驗.長期飼喂營養含量不足的預混料,畜禽會出現拉稀、腹瀉現象,這樣既阻礙畜禽的正常生長,又要花費醫藥費,增加養殖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