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豬舍溫度誤區二 通常的農村豬舍多是半封閉,冬天扣(塑料)棚式.而這種塑料大棚很容易凝霧而滴水,潮濕生癩不說,滴到豬身上的水是要靠耗料蒸發的,而每到冬春及秋冬之交,白天棚里的溫度猶如酷暑,夜晚又掉入冰窖,而晝夜溫差一大,豬是很容易得感冒的(傷寒的一種),感冒就會發燒,發燒就會干燥,喝點臟水(喜喝臟水)就會拉稀.豬踏糞踏食全圈傳染是很快的,加上掃圈帶菌,整個豬場就會傳染無余.而在規模一點的養豬場,治療起來是很難的.就比如拉稀,一豬拉稀,有的豬被傳染還在潛伏期.您治好一豬,而其他豬又開始拉稀.而再次傳染,這兩次拉稀的豬,就算治好,一個月之內是不長肉的.而每一次打針,(喂藥只能預防,不能根治),圈舍里的豬就會受驚,而受驚的豬同樣也是不長肉的.而被打針的豬更是不僅要三四天才能緩過來.生長速度更是放緩.更重要的是容易產生免疫力低下的弱豬.而弱豬是很容易染上疫病,進而成為活體傳染源的.所以,晝夜溫差大而使豬致病,也是養豬賺錢少甚至不賺錢的因素之一. 9.豬舍溫度誤區三 縱觀中國的傳統養豬業,大都是冬不采暖,夏不降溫的自然養豬.這顯然是養豬賺錢少的重大因素之一.而近二十年來,冬季逐漸推行了大棚養豬.因此,料肉比有了明顯降低. 然而,大棚養豬也逃不過是靠天吃飯(不能盡如人意).在北方或高原地區,冬季棚內很難達到理想的溫度.而春秋之交,白天棚里的溫度有如酷暑,夜晚又有如掉入冰窖,但許多人因扣了大棚會忽視耗料御寒,根本不給豬舍升溫.而在南方,由于地理差異,幾乎很少會有人考慮為豬舍升溫.因此,飼料就在不知不覺中被白白消耗,養豬當然少賺錢. 在寒冷的天氣中,豬身體新陳代謝降低,豬鼻腔中的血液會引向身體核心,以避免熱量流失.對于豬流感病毒來說,這是個好信息:豬流感病毒大多數空氣傳播給豬,通過黏膜感染寄生在豬鼻腔里,不停地與白血球對抗.白血球是豬非特異性免疫系統的阻擊手,隨著血液流動前往戰場.寒冷使豬血管收縮,減少了白血球的供應量,豬流感病毒有了復制的機會,開始在鼻腔里滋長,導致豬流感癥狀:鼻塞、流鼻涕、打噴嚏……所以,低溫也容易讓豬患上豬流感,進而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潛伏的疫病就有爆發的危險. 10.豬舍溫度誤區四 如果說,南方北方冬季豬舍都必須加溫.那么,用什么樣的采暖設備會減少投入,用什么方式會更省燃料,幾乎所有的豬場或養殖戶,都不是特別從經濟的角度來考慮.因此,許多豬場的采暖設備,都是巨大的浪費.而許多小的養殖戶的火洞(或火炕)加溫,很大一部分熱量,被地面以下浪費掉,因此造成燃料的巨大浪費.而所有這些投入和消耗,也是養豬不賺錢或賺錢少的又一原因. 11.豬舍溫度誤區五 前面說了,人們養豬,潛意識或下意識都認為,豬就是豬,冷點熱點沒關系.而低溫已引起人們的的注意,但對于高溫豬舍的降溫,卻沒有足夠的認識.也就是說,對于氣溫高時,豬的采食量銳減,吃下去的能量很少,有時甚至尚不足以達到維持所需能量,生長大概也就停頓了,根本就認識不足.所以,忽視降溫也是養豬不賺錢或賺錢少的原因. 而我們還有許多注意不到的細節.比如夏天,有的豬場或養殖戶,會在豬舍內噴水,以求解暑降溫.而噴在豬身上的水,是要消耗熱量才能蒸發掉的.加上噴水降溫也增加了豬舍的濕度,而濕度過大,也會對豬只生長有害.也就是說,許多細節問題,都會影響料肉比. 12.濕度誤區 豬對濕度的適應性比較強,但是濕度太大對豬是有害的.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濕度太大,豬是很容易潮濕生癩(或其他皮膚病)的.而疥癬、豬虱、皮膚病對料肉比之影響,據不準確統計為3~5%. 二.春秋之交,特別是冬季.豬處于較濕的圈舍內,豬只要靠體溫來抗濕.也就是說,豬處于較濕的圈舍內,體溫蒸發就會比較大,而體溫蒸發是要耗料的. 養豬賺錢少甚至不賺錢的重大誤區是什么?是飼料. 所有的養殖戶都知道,飼料是養豬中花銷最多的,約占養豬總成本的70%.因此,飼料成本就是決定養豬能否賺錢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