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我幫你整理一下!題目就叫:我見飼料營銷...
我幫你整理一下!題目就叫:我見飼料營銷<br>
<br>
幾乎所有國內飼料的企業都有打造品牌的想法,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沒有形成真正的品牌威懾力。這種狀況在浙江的企業最為突出,浙江的工業最強,但是有多少真正的品牌?可是,山東就不同,山東的所有企業在海爾和海信的成功模式帶領下,都有了打造品牌的想法。那些將資金忙于應付客戶所謂的各種要求而產生的服務行為,一定是短命的。如同,小孩子,你能一生給他穿衣喂飯嗎?這個,說道根本上,是中國人的因循守舊和中庸之道分不開的,因為你不能放手。<br>
<br>
飼料企業,現在要成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東三省,京津冀豫主要的養殖區,任何一個省會的周邊,都有不低于300家飼料企業。我們看看成功者的表現:<br>
<br>
高投入高產出;建廠資金不低于1000萬!客觀要問,用得了這么多錢嗎?現在又不用賒欠,也不需要大量囤積原料。<br>
的確,建廠設備好的在200萬絕對能搞定,土建也就在400萬,還有400萬。這400萬,就是日后能賺4000萬的本錢。<br>
<br>
<br>
營銷的理論天下之多,差不多同維生素的種類和衍生物的總數目一樣。但是,無論營銷怎樣玩,創新也好,渠道也罷,區隔是更文明,還是細節決定成敗等等一大堆說法,本質上就是組合人、錢、產品。<br>
<br>
<br>
那么,實現這個完美結合的就是,就是,日復一日的拜訪,拜訪,再拜訪。產品的銷售量是靠人做出來的。人又是靠相當的拜訪量成功的。產品的知名度同樣是人去反復強調“訴求”無論是廣告還是拜訪,還是現場促銷。原一平和喬·吉拉德都擁有超過萬以上的客戶群;三株的年80億是15萬銷售大軍合計年3000萬的拜訪量住就的;可口可樂是全球品牌,可是也使用全球定位系統看著業務員拜訪!<br>
<br>
<br>
咱們行業的希望集團,你看看有多少業務員?<br>
山東的六和,幾乎是靠業務人員筑起的圍堰擋住了普瑞納、希杰、還有統一等外企的虎狼隊伍。<br>
同樣,在東北,月銷售700噸豬濃縮的廠家需要40人以上的銷售隊伍。青禾的專業銷售隊伍不低于150人<br>
北農大呢?年1.5億的銷售水平,480人的專業銷售隊伍,120人的專業服務隊伍。<br>
<br>
中國的飼料營銷,幾乎都在以“歪”出牌。這里面,絕對透露出中國人固有的“投機”心理。結果,很多產品都是曇花一現。到現在,大家做比較不還是用20年前的“551"或者是“2218”等說嗎?我不反對創新,但是,前提是你的基本功到了。你總不能練了幾天長拳,回頭改成什么“火星拳”就干到少林寺比劃吧?偏偏有很多人,在營銷上,做的都是掩耳盜鈴的事情,居然在大會上“侃侃而談”。你的企業剛做了幾年?最多的內企,希望不過30年光景。你見過什么叫真正的資本運作嗎?你知道市場上“貼身緊逼”的威力嗎?中國人嗎,一定要給足面子,別人不給,自己貼吧。<br>
<br>
很多時候,中國人的跟風心理和比較急功近利的性格(因為窮怕了)決定了企業的短視行為。所以,尤其是飼料行業,直接同最“顧及眼前利益的”消費群體打交道,時間一長,自己都被“短視化”了。綜觀國內外,“農民的較低的素質”就決定了在經濟面前的弱勢,在政治面前,更不用說,而真正的企業管理,絕對是經濟化了“政治玩法”只不過,前提是政治的方向別錯了。否則,又是一個文化大革命!<br>
<br>以上說了這么多,我現在開始把自己凌亂的觀點總結一下:<br>
<br>
<br>
1.必須承認,在飼料企業“平穩”發展的今天,資本將決定你能否晉級決賽。<br>
我們必須承認,當飼料企業過了高速發展的階段后,必然要走向成本競爭的方向。現在 ,差異化競爭已經不是非常有效了。因此,一個企業,能否在短時期內做到集團化,做到規模化,這才是關鍵!否則,將會出現“新中新”那樣的飼料公司所面臨的問題。看看我們周圍,還有多少小賣店?見識到超市的厲害了吧?也就是說,中國飼料行業的2~3年內,將出現至少3個以上目前“希望”規模的集團。標志就是,占據總部周邊20%以上的市場。再有,飼料的硬件投入將高端化,由于藥物的限制,飼料顆粒化,膨化將是大勢所趨。濃縮料不會消失,但是,濃縮料的營銷體系將會重整,企業將逐漸在資本的運作下,蠶食經銷商的市場,或者說“職員化”經銷商。將來,大部分的業務人員,將轉為做經銷商的業務人員。“密集化。時效化,p2p的營銷方式,將在大量信息系統支持下,快速展開。人員的每天的拜訪用的交通時間,將被高度利用。而非現在。<br><br>
<br>2.飼料企業的發展,基本上已經脫離了“推銷”的營銷初始狀態。<br>
為什么這么說,有很多人不同意,估計跟各自的所在單位有關。在相對小的中小企業,業務員要身兼數職。因此,業務的開展更趨向于從產品的特性來打開銷路,飼料行業中最為著名的“FABE”就是如此。從營銷的角度看,這就是典型的“推銷”,也是大數飼料企業走入所謂管理門檻的最終原因。所有成功的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其品牌為產品銷售所提供的貢獻比例,將在一定時間內,必須有所爆發。也就是說,每個企業雖然都在喊營銷的重要,真正重要的原因是創造更多的附加值。有人說“創新”的重要性!創新的基礎是什么?是所謂的“頭腦風暴”是所謂的更有特色如“雙胞胎”那樣的“形狀”產品?我認為不是!那是什么呢?實際上,是對已存在的營銷體制的困惑,是想打破它。卻沒有好辦法。重新回到MBA.有時間,多多看看4P,若有足夠閱歷,更應該預習4C,至于目前盛行的4R,飼料行業還遠著呢?<br><br>
<br>
3.飼料企業,必須將企業的信息處理能力體現出來。<br>
<br>
很多企業,銷量很大。可是,從來就沒有進行系統的分析過:那個產品好賣?哪個產品賺錢?都是個“估計數”!這樣的企業,在中國是主流。那么,你的銷售激勵怎樣執行?你的產品研發如何下手?這個時候,個人的經驗主義就上來了,于是,企業又走入了老路子上。那么上設呢沒呢?個人認為企業應該在CRM及ERP上想想。<br>
<br>
說道這里,我依稀聽見有礦泉水瓶子丟過來的聲音,會有相當多的人說我只會空講。那么,當我向你要每個業務人員的APRU時,能能做到嗎?管理是出自科學的,只有主觀的東西是經不住多問幾個為什么的!<br><br>
<br>
<br>
斑竹,相信您是一位研究營銷很深的高人阿!我現在還在看4P,您已經熟練掌握了4C`4R了!看來落后了!您都APRU了,我還在想以顧客為導向呢?<br>
不禁想到一個笑話:農民說城里人,俺們吃窩頭時,你們吃白面了;俺們吃白面了,你們有吃窩頭了;俺們上廁用土塊,您們用手紙了;俺們用手紙了,你們用手紙擦嘴了!<br>
<br>
飼料企業或者說很多民營企業在中國大都沒有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其實真正的管理模式也不是搬那些所謂理論就能行的!海爾,海信那一家不是在摸索中形成的呢?世界500強就是天生就有自己的管理模式的嗎/?不見得!<br>
我們還在慢慢摸索,尋找!也聽說,有很多的企業請高人打造,到現在真正見效的卻沒有幾個!所謂高人,我想就要向您一樣由實踐中摸索啊!<br>
您的大作對飼料企業的營銷與管理分析的很透徹,但飼料企業的發展也不是僅憑4~4~4~就能飛躍的!您對飼料企業的現狀的擔心,是值得我們感謝的!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