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5721|回復: 6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滿清毀于孔孟之道!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2-21 23:32: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滿清毀于孔孟之道!

    李洪濤



       滿清源于中國東北方一個游牧民族,古稱女真,后為滿人。努爾哈赤的子孫想過把皇帝癮,于是入主中原建立了大清國。

       努爾哈赤的子孫很聰明,因為他們很快發現中原文化比他們的游牧文化先進,于是東施效顰,儼然以孔孟的繼承者自居。從康熙開始,不僅恢復了科舉,并且恢復了儒文化在中國的主流地位。這本身或許并沒有錯,但滿清的眼光還是短淺了一些,他們不知道文藝復興后的歐洲文化,已經超越了兩千年前的孔孟之道;他們更不知道,隨著后來的工業革命,歐洲不僅在文化上優于中國,而且工業技術也開始逐漸優于中國。于是滿清覆亡的悲劇也就命中注定了!



       一、康乾盛世的錯誤:康乾盛世本身沒有錯,康熙皇帝復興孔孟之道更沒有錯。但這時的西方國家經過文藝復興,已經建立了比儒學更具先進性的西方文化。而康熙、乾隆們依舊認為中國是地球的中心,沉溺于儒文化的優越感之中,自高自大----這是滿清的致命病因!康乾盛世其實只是經濟繁榮與文化落后共生的歷史怪胎!而滿清統治者自己并不知道。

    康乾諸皇帝在學習中原文化的同時,還犯了一個小錯誤,即對于自己的游牧文化忽略太多,以至八旗子弟最終喪失努爾哈赤時代的戰斗精神,成為玩物喪志的一群。他們已無力充當整個中華民族的保護者了。君不見今天內地的滿族男子,多半都有三分破落少爺脾氣?和東北大地上的原生態滿人實無相似之處。

    二、林則徐的錯誤:林則徐比康乾諸先皇帝先進,他和魏源都是中國第一批睜眼看世界的有識之士,他們知道了世界之大、知道了中國不是地球的中心。但林則徐虎門銷煙后的首要抉擇,依舊是閉關鎖國,文化上自娛自樂。可惜列強的大炮太厲害,閉關鎖國再也鎖不住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最初是被列強大炮轟開的,而不是自己的主動選擇,所以中國人對于世界的開放一開始就沒有主動權,他是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副產物!大清帝國由此開始了賣血生涯!

    林則徐的錯誤在于,他知道世界之大,卻不知道中國的大門那時根本鎖不住了!至于說把文化上的自高自大,變成閉關鎖國式的自娛自樂,顯然沒有任何現實意義!

    三、曾國藩的錯誤:曾國藩號稱洋務派領袖,然而他那個所謂的洋務,只不過是把康乾盛世積攢下來的白銀,用于購買洋槍洋炮而已。曾國藩沒有從意識形態上、特別是沒有從教育上入手,改變中國文化落后的現狀;恰恰相反,曾國藩以近代大儒自居,在文化上頑固堅持孔孟之道,堅持已然腐朽的、以儒家思想為主流的科舉制度;提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保守口號,中國文化的主體部分沒有得到實質性改造,而所謂的西學為用,其實也僅以少數被科舉淘汰的知識分子充作工學人才,那個時代的科技人才,在官本位的科舉制度下自然成為二等臣民,這樣的教育制度,也當然只能催生大清的滅亡。

    洋務運動其實只是個購買運動,根本不具有文化上的先進性和原創性,沒有資格與西方的工業革命相提并論。而且西方列強自從有了中國這么大一個買方市場,不出20年就把康乾盛世的積蓄吞噬得差不多了,大清注定走進貧弱!

    四、康有為的錯誤:康有為比曾國藩先進,因為他畢竟想到了改革大清的意識形態。但康有為有個非常錯誤的出發點,即復興儒學的出發點!康有為認為,中國意識形態落后,不是孔孟之道的錯誤,而僅僅是后人把儒學歪曲了,于是他企圖按西方文藝復興的邏輯復興儒學,并以新儒學大師自居。殊不知文藝復興是西方在中世紀黑暗中,復興古希臘人本主義精神,是具有進步意義的;而儒家文化已經統治中國幾千年,其間并不存在另一個與儒學對立的黑暗文化占據主流地位,復興儒學從何談起呢?實質是那時的儒學已經垂垂老矣(不是外人摧殘他,而是他自己在慢慢變老,這是自然規律),所謂的新儒學,如同給一個八十歲老太太灌幾口維他命飲料,便期望她返老還童、重新變成純情少女,怎么可能呢?

    康有為的文化悲劇注定了他的政治悲劇!康有為的改革,也注定了就像魯迅先生說的:一個人拔著自己的頭發想上天!至于此人晚年參與張勛復辟,那更是為世人所不齒。

    五、慈禧的悲劇:慈禧老太后原本不是改革派,充其量是個崽賣爺田的洋務派,但八國聯軍的強大攻勢逼著她不得不改革。于是以慈禧為首的清末改革,在根本不懂得改革的前提下,撿起其政敵康有為、梁啟超們留下的廢紙,就匆匆宣布變法了。而1904年的大清,已經不是6年前康梁變法時的大清了,經過八國聯軍一番蹂躪,再來個4億5千萬的庚子賠款,大清已經到了真正油盡燈枯的時候,任何變法都挽救不了垂死的大清了,更何況此次變法乃剽竊之作呢?



    滿清滅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文化上的非先進性是根本原因!努爾哈赤的子孫曾非常勇敢地背叛自己的文化(這首先需要極大的勇氣),舉起孔孟之道的大旗,并建立了自娛自樂式的文化自豪,最后又覆滅在這桿大旗之下,這或許是游牧時代的努爾哈赤本人萬萬想不到的!

    我們只能說,中國封建文化這潭水太深、太渾!滿人原本乃一游牧民族,文化單純,卻偏要入主中原,在中國封建文化已然沒落的年代里,不知天高地厚地去趟這潭渾水,結果自己陷在其中不能自拔,直至滅亡,這樣的命運太富有戲劇性了!可惜我們很多的辮子戲,都沒能深刻揭示出這種戲劇性,非常可惜!

    更具戲劇性的是:滿清當年氣勢洶洶地入關,用武力統治了中國,最后卻意外地成為已然沒落的中國封建文化的殉葬品;而漢人創造的儒家文化,在其本已沒落的年代里,巧妙借助滿清作為自己的替罪羊,躲過了難逃的歷史一劫,蛻皮變身之后,繼續冠冕堂皇地合理存在著。那些尊孔者們似乎應該慶幸,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竟然不是漢人建立的,否則后來的革命者恐怕無從反滿興漢、反清復明了,而再后來的尊孔派們,更是無從復古了。

    由于滿清這只意外的替罪羊,非常意外地插入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進程,因此,孔孟文化非先進性的實質被掩蓋了!不少人把滿清的失敗當做異族的失敗,其實大錯特錯!滿清的失敗,只是和儒文化的共同失敗,這和滿族本身沒有太大關系,君不見滿清覆滅后,東北大地上那些原生的滿族同胞照樣種田、照樣放牧嗎?滿清失敗和他們有多大關系呢?

    北京大街上的八旗子弟早就不是滿族了,他們是通古斯血統加地地道道的漢文化!他們甚至比漢人更像漢人,比漢人更有漢文化,曹雪芹、老舍和啟功不就是這樣的典型嗎?

    滿清滅亡,中國的封建君主制也就壽終正寢了,中國人民所拋棄的不僅僅是滿清,而是長達兩千年的封建制度!袁世凱無法改朝換代,任何人都無法改朝換代,因為歷史不再需要!即便這個封建王朝是漢人或他民族建立的,我們同樣有不二的理由需要推翻他!

    7年后的五四運動,覺醒的中國人民不僅拋棄君主制,也開始拋棄以儒家為主流的中國封建文化。

    然而,近一個世紀過去了,滿清文化的遺毒猶在;中國封建文化的遺毒猶在;儒文化又開始死灰復燃!善良的人們,警惕啊!

    亡清者,儒也!

    然儒能亡清,如何不能亡他或者亡汝乎?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20 收起 理由
    穆然 + 2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2-21 23:41:09 | 只看該作者









    呵呵呵。。。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辨證的來看問題會更好些,其實無論哪種文化都有著優點和不足,也正因如此才使得文化得以進步,社會得以發展吧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0-2-22 13:22:06 | 只看該作者
    是的,真的是需要辯證的觀點看問題,儒家文化有其精華的地方,也不能完全舍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10-2-27 10:04:58 | 只看該作者
    可能社會發展就是要經歷這些吧,想想現在全世界都在為溫室效應發愁,國家嘶聲裂肺地喊可持續發展。可現實都看到了,地震、海嘯、冰山融化、干旱、洪水......我們是否曾想到,我們現在追求的生活目標是否在古代中國早已形成,而在清朝已經達到了頂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于 2010-2-27 16:05:38 | 只看該作者








    所以選擇這篇帖子,是因為提出了封建文化是否先進。


    事實上是中國封建王朝毀于孔孟之道。


    孔孟之道的核心就是“三綱五常”,絕不容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孔孟之道控制了中國人的思想,阻滯了中國社會前進的步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0-2-27 16:52:43 | 只看該作者
    有道理   不過一個時代一個做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于 2010-2-27 23:57:43 | 只看該作者










    封建王朝被孔孟之道所毀滅,蔣總統的中華民國何嘗不是被孔孟之道所毀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10-3-3 17:50:35 | 只看該作者
    我的理解三綱五常實際上指的
    就是人與人之間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和差別
    上級與下級,親人與親人,長輩與小輩等,實際上就是規范人與人之間在
    社會上的定位,
    現在我們感覺到社會的混亂,就是這種秩序被打亂,而讓人出現找不到
    方向的感覺,比如23歲剛畢業的大學生就當副局長,為什么?很多人在問,如果用樓上
    的人來回答: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就不會有一點疑問!但是社會的質疑
    此起彼伏,為什么?說明在中國社會里,這種等級認同永遠存在!不僅僅是中國,整個
    人類社會依然……
    我們再來看看三綱五常:“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五常”是指“仁、義、禮、智、信”
    君是誰?我可以認為君是人民,臣是誰,是公仆,如果君的話臣不聽,反而罔上,必定要失敗。
    夫妻是家庭,是構成社會的最小的細胞家庭不穩定,社會就會動蕩,不安定
    同時擔負育人教育后代的重要作用,如果家庭都不和諧,很明顯,社會平衡就無法建立了
    至于五常,我反問一句:仁、義、禮、智、信難道不該講么?!?!

    點評

    瞎說些什么呀? “君是誰?我可以認為君是人民,臣是誰,是公仆”,只有天真的人才會說這種話,還“三綱五常”,丟不丟人啦! 世界之大,“綱”“常”多著呢,何止三五呢  發表于 2010-3-4 09:17
    瞎說些什么呀? “君是誰?我可以認為君是人民,臣是誰,是公仆”,只有天真的人才會說這種話,還“三綱五常”,丟不丟人啦! 世界之大,“綱”“常”多著呢,何止三五呢  發表于 2010-3-4 09:17
    瞎說些什么呀? “君是誰?我可以認為君是人民,臣是誰,是公仆”,只有天真的人才會說這種話,還“三綱五常”,丟不丟人啦! 世界之大,“綱”“常”多著呢,何止三五呢  發表于 2010-3-4 09:17
    瞎說些什么呀? “君是誰?我可以認為君是人民,臣是誰,是公仆”,只有天真的人才會說這種話,還“三綱五常”,丟不丟人啦! 世界之大,“綱”“常”多著呢,何止三五呢  發表于 2010-3-4 09:17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于 2010-3-4 00:31: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矮子 于 2010-3-4 00:33 編輯

    我們再來看看三綱五常:“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五常”是指“仁、義、禮、智、信”www.www12347.com: F* z. b$ k5 ~3 f- Z- T
    君是誰?我可以認為君是人民,臣是誰,是公仆,如果君的話臣不聽,反而罔上,必定要失敗。
    夫妻是家庭,是構成社會的最小的細胞家庭不穩定,社會就會動蕩,不安定
    同時擔負育人教育后代的重要作用,如果家庭都不和諧,很明顯,社會平衡就無法建立了
    至于五常,我反問一句:仁、義、禮、智、信難道不該講么?!?!







    好搞笑,這樣的和諧話居然能說出口?


    君是人民,臣是公仆。無數人會為當公仆而折腰的!!!


    為什么人民窮,公仆富???


    有兩條金條擺在面前,誰能說哪個有仁、義、禮、智、信,哪個沒有?


    發展是硬道理,生存也是硬道理!


    要學會合法生存,國家是,人民也是!


    切莫做道貌岸然的偽君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于 2010-3-4 03:26:53 | 只看該作者
    孔孟之道,之乎者也,驕傲自大,缺乏競爭精神。亡國,亡我,亡汝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13:2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林县| 灵川县| 比如县| 铜山县| 天祝| 奇台县| 大同市| 南昌县| 绿春县| 镇平县| 措美县| 达孜县| 崇信县| 佛学| 盐津县| 太白县| 成都市| 广东省| 北宁市| 建平县| 白朗县| 南安市| 佛坪县| 微山县| 叙永县| 喀喇| 宿迁市| 双峰县| 万州区| 曲周县| 惠州市| 遂溪县| 贵港市| 南川市| 抚州市| 辽中县| 康乐县| 富阳市| 鹤庆县| 深州市| 兰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