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6332|回復: 8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現代養豬30論(本文作者劉德旺)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4-22 09:06: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養豬“洞”論提高養豬水平,享受快樂養豬的過程,也就是我們探究和解決養豬問題的過程。任何一個豬場,無論是生產規模大小、生產水平高低,不可能一個問題也沒有,也就是說多多少少總會存在那么一些“洞”。高水平的豬場存在的問題比較少,也比較小,低水平的豬場則存在的問題比較多,而且比較大 。

      我們提高養殖水平的過程就是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就是找“洞”補“洞”的過程。在養豬生產中如果豬舍地面上或者屋頂上出現了洞,養豬者都會很輕易的發現并及時修補,一般也會很明確的先補大洞后補小洞,讓大洞變小洞,小洞變無洞。但是,今天大部分豬場影響生產的主要不是那些地面上的洞也不是屋頂的洞,而是那些潛在的洞。

      對這些洞我們今天存在多少,找到了多少,補了多少呢?要想提高養豬水平,我們就是要善于查漏補缺,善于找洞、補洞,全方位、深層次的分析豬場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去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讓洞變少、變小。豬場問題少了,豬長好了,利潤多了,養豬人的心情快樂了。

      但是,目前一些豬場大洞怕補,小洞不想補,結果這些洞象病毒繁殖一樣,越來越多,象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最終整個豬場毀滅在這些洞里。 一些豬場生產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善于去發現切實存在的問題,怕去解決這些問題。有的是自我封閉缺乏交流,自我感覺良好,找不出問題;有的發現問題,目光短淺,重視腳下利益,對其危害長遠帶來的經濟損失缺乏清醒的認識,怕投資。其結果是問題越來越嚴重,解決起來更加困難棘手。讓我們養豬人攜手共進,不斷在交流中完善自我,提高生產水平,養豬業永遠是個艷陽天。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maple_niu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08-4-22 09:06:58 | 只看該作者
    2、高產豬群穩定論

    規模化豬場要想保持持續穩定生產,首先必須保證基礎母豬群的穩定,而基礎母豬群要保證較高的生產水平,就要不斷的淘汰那些產齡高繁殖性能已經下降的母豬,補充新的后備母豬維持母豬群合理的胎次結構,根據母豬的繁殖成績合理的安排老豬的淘汰和后備豬的補充,要善于淘汰、敢于淘汰。

    某些豬場為了追求短期內的經濟效益,將留做本場使用的后備豬也賣掉,造成基礎母豬群結構老齡化,生產成績不斷下降,繁殖性能低下的母豬想淘不敢淘。有些豬場,母豬已經分娩12胎以上,繁殖性能下降到了邊緣,但是沒有后備豬補充,或者是該豬有良好的繁殖記錄還舍不得淘汰,結果使得母豬群年齡、胎次比例嚴重失衡,短期內后備豬難以補給,豬群結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先是高胎次母豬比例過大,后是初產母豬比例過大,造成全群繁殖成績持續下滑,產仔少、出生重小、整齊度差、活力不強,在生長過程中死亡率和淘汰率自然上升,健康狀況也很差,相應的醫療費用增加,給豬場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一些豬場雖然比較注重豬群結構的穩定,但在后備豬的選育過程中,漏洞百出,或者根本意識不到后備豬在配種前的飼養管理精細化的重要性,導致有很好繁殖潛力的母豬不能在一生中未發揮應有的繁殖效力。有的豬場在選留后備豬的時候只注重乳頭對數,對后備豬的健康狀況和整體發育情況缺乏詳細了解,一些患病多次,甚至是嚴重的傳染性疾病的母豬,有些父母代有嚴重的遺傳疾病,由于缺乏嚴格的選育體系而進入后備行列。有些豬場在選留后備豬的時候根本不進行血檢,使得一些患有隱性豬瘟、圓環病毒、豬呼吸與繁殖障礙綜合癥等嚴重危害當前養豬業傳染病的豬進入后備豬群。有些豬場后備豬根本就沒有系譜可查,或者系譜不全虛假,在配種時往往發生近交。有些豬場,給后備豬吃育肥料,根本不符合后備豬生長發育的特殊需要,造成后備豬過肥不發情,或者增重過快,生殖器官發育遲緩,甚至退化。目前好多豬場把重點放在產房和仔豬保育上,卻忽視了母豬尤其是后備豬的飼養管理,其結果只能是生產水平仍然上不去,或者生產不穩定。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maple_niu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08-4-22 09:07:26 | 只看該作者
      3、出生乳豬活力論

      “斷奶決勝負,出生定乾坤”這是一句養豬名言,我們每一個養豬人都應該深刻領悟其內涵。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豬的生長也是如此,出生時沒有一個好的體重,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要想養好它很難,仔豬出生時的健康狀況和體重直接關系到仔豬在產房和保育舍的成活率,而這兩個階段又是養豬生產中死亡率最高的階段,也直接決定了豬一生的健康狀況和生長速度。如果豬場的產仔不好,出生重小、弱仔多、整齊度差,即使該豬場的產房管理多么到位,24小時護理,產房和保育舍的成活率肯定也不會高,一開始就看這些“病怏怏”的小豬,產房管理員也失去了工作激情。

      不但成活率很低,斷奶重和下網重也遠遠達不到標準,飼料轉化率低,出欄時間延長,使豬場不但賺不了錢還賠錢。因為母豬的飼料成本必須由后代來分擔;窩出欄數越少,則相應的飼料成本肯定增加,健康狀況不好,相應的醫療費用也會增加。要想提高仔豬的活力,自然要提高出生重,仔豬出生重和活力直接正相關。根據一份研究報告表明,出生重小于1公斤的仔豬在哺乳期的死亡率達到40%,體重在1.3——1.5公斤的死亡率只有5%-8%。體重小于0.9公斤的仔豬,哺乳期成活率顯著低于出生重較高的仔豬,而且死亡主要集中產后前5天。

      “出生差一兩,斷奶差一斤,出欄差十斤。”出生重和斷奶重、生長速度、飼料轉化率也是直接正相關,出生重越小,在生長過程中單位增重成本也越高。出生前幾天健康狀況不好,那么這個豬在生長過程中機體相應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也較弱,容易患病。出生重雖然和活力正相關但不是衡量活力高低的量化標準,在這里我們這樣定義仔豬活力的:一窩新生仔豬在分娩后,不通過人工斷臍、放奶、固定乳頭等輔助措施,在六分鐘內能夠自然吃到前三對乳汁比較好的乳頭的頭數占全窩仔豬的百分比。

      然而,我們要提高新生仔豬的活力,自然是要從其父母著手。首先,要建立嚴格的育種和選育體系,建立嚴格的系譜檔案,使小豬有個好父母。其次,給根據妊娠期母豬自身的營養需求和不同階段胎兒發育特點,供給營養全面的飼料,和適宜的采食量是十分重要的,據研究,妊娠母豬日糧里加入亞油酸,可以明顯提高新生仔豬的出生重和活力;根據豬妊娠期胎兒的發育特點,小豬快速發育主要在85天以后,如果前期妊娠豬過肥,造成后期采食量低或營養供給失調,使胎兒發育受到影響,反而出生重小、弱仔多、整齊度差、活力低。
    地毯
     樓主| 發表于 2008-4-22 09:07:51 | 只看該作者
      4、豬場人工授精論

      豬人工授精技術是以種豬的培育和商品豬的生產為目的而采用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進行科學養豬、實現養豬生產現代化的重要手段。

      (一)品種改良優勢

      1、人工授精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優秀公畜的種用價值,提高公畜的配種效能。

      2、豬場的豬種品質改良步伐會極大的加快,從中獲得更大的利潤。

      (二)生產管理優勢

      1、使得養豬生產管理更有計劃性,同時也更富有靈活性。。

      2、有效的提高現有豬場的母豬繁殖性能,可避免因公豬使用過多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公豬暫時精液質量不佳的問題出現。

      3、商品豬群體將更趨向整齊一致,便于飼養管理。

      (三)疾病和防疫優勢

      1、當需引入新的公豬血統時,人工授精會使新疾病引入和傳播的風險極大的降低。

      2、人工授精避免了公、母豬的直接接觸,因此可防止各種疾病,特別是生殖道傳染病的傳播。

      3、人工授精使用檢查合格的精液,可及時發現和治療不孕母畜,有助于消滅母畜不孕和提高受胎率。

      4、人工授精工作的開展,對廣大的母豬散養戶的防疫工作顯得格外重要。

      (四)效益優勢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由于減少了公豬飼養頭數,對公豬進行更嚴格的選擇或購買價值更高的優秀公豬。這樣就使商品豬的生產速度、屠宰率等指標有一個更大的提高,由此獲得更大的經濟收益。
    5
     樓主| 發表于 2008-4-22 09:08:16 | 只看該作者
      5、論“4212”

      這是一個不起眼的數字,但卻可以反映出一個豬場斷奶前后的生產水平,在42日齡時達到體重12公斤,以前人們不敢想的事情,現在已經變為現實。

      達到”4212”,不是說某一頭豬,而是一個豬群;達到這個目的,也不是一個地方做好就能辦到,而是每個環節都不允許出現差錯。

      斷奶后會出現減重現象,恢復到斷奶時體重需要時間,有的五天,有的七天,有的十天甚至更長。以28日齡斷奶體重達8公斤為例,達到“4212”,體重恢復時間與恢復后日增重的關系如下:如不減重,日增重需要286克;恢復時間需要三天,則生長時變為11天,日增重為364克;如時間為五天,日增重為444克;如時間為七天,日增重為570克;如為十天,則日增重為1000克。根據養豬的規律來說,在剛斷奶階段,日增重達到450克是可能的,也就是說,只要將斷奶減重縮小到五天之內,就有達到“4212”的可能。

      另外,達到“4212”需要以下條件:

      1、足夠的斷奶體重:需要在28天斷奶時達到8公斤。

      2、優質的飼料:優質飼料可以縮短斷奶減重時間,斷奶后減重縮短在五天以內。

      3、適宜的環境條件:斷奶轉群的應激是影響體重恢復的又一重要因素,溫度、濕度、混群等因素都會影響,所以消除應激、分散應激是達到“4212”的有效措施。

      4、有效的疾病預防措施:一旦發病,“4212”的目標是不會達到的,因為生病后的豬不增重,甚至是負增長;預防疾病,豬群健康才能達到這一目標。

      5、優良的品種:“4212”是以現在飼養最普遍的杜長大系列說的,如生產性能更好的斯格、托佩克等品種,會達到“4213”甚至更高。

      6、精細的管理: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環節,精細每一項工作,“4212”一定會達到。
    6
     樓主| 發表于 2008-4-22 09:08:36 | 只看該作者
      6、論“6526”

      讓仔豬65日齡體重達到26公斤,相對于初生時達1.5公斤和斷奶時達8公斤,以及42天達體重12公斤,難度更大,因為前面幾項都是它的前提。

      但65天達到26公斤是完全可能的,更是必要的,一旦達到這個標準,那以后的生長將會是一片坦途,因為最困難的時期已經渡過。

      “6526”是一個空洞的數據,但卻反映了豬場生產水平和管理水平,以下因素是這個指標完成的限制因素:

      1、高速生長與豬體不成熟的生理功能的不協調。

      2、低質飼料的使用導致豬消化系統的不適應。

      3、高密度容易出現空氣質量差,疾病傳播速度快。

      4、母源抗體的消失,豬抗病能力嚴重下降。

      5、飼養人員責任心降低,對細節開始忽視,問題的發現及解決不及時。

      如果上述問題解決不好,消化道病、呼吸道病等頻繁發生,死亡率提高。

      達到“6526”需要營養到位的飼料,需要溫度適宜,需要好的空氣質量,需要飼養人員不松懈的管理,需要在每一個細小環節上加以重視。
    7
     樓主| 發表于 2008-4-22 09:09:10 | 只看該作者
      7、論人才的需求

      近幾年,常聽到養豬老板說一個共同的問題“養豬人才太少了”。我們在思考人才奇缺的同時,也就想到另一個話題——豬場需要人才,人才需要什么?怎樣才能留住人才?

      現實情況是,豬場里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很少,能在豬場連續干上三年以上的很少,能固定在一個豬場工作三年以上的就更少,原因是什么呢?綜合長期在生產一線工作過的專業人員的情況,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人才需要提高

      人才不同于普通人,他們明白只有能力不斷提高,才會受到更多的尊重,也才能獲取更高的待遇。如果長期生活在豬場,缺乏與外界的交流,能力的提高會受到限制。一些老板為防止場內技術人員與外界交流而產生跳槽的想法,嚴格限制技術人員出入,阻斷他們與外界的聯系,往往更不利于人員的穩定。希望老板們給他們一些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從感激心里出發,他們會更加努力工作的。

      二、人才需要好環境

      豬場環境差人所共知,沒有娛樂,沒有可口的飯菜,而且實行封閉式管理后,還得長期住在場里,缺乏與親朋好友的勾通,特別是適齡青年搞對象是一大難題。他們甘愿吃苦,不怕臟,不怕累,是因為他們有一個想干出一番事業的信念。但如果長時間生存在這樣的環境里,再堅強的人也會動搖。所以建議我們的老板在努力改善豬環境條件的同時,也想一想我們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

      三、人才需要尊重

      所有的人才都需要得到尊重,他們的勞動需要尊重,他們的人格更需要尊重。一些老板在場內生產不景氣時會把責任推到管理人員頭上,將他們的功勞一筆勾銷,對他們的辛苦無動于衷,這些都會讓他們寒心的。現在許多豬場對待人才,往往是請到場后,幾年不給長工資,有的是工資長期拖欠,甚至有的卻以抵押工資或有效證件,象防賊一樣。這樣的人才還會是人才嗎?

      四、人才需要理解

      豬場的工作是非常費心的,一位作過生產場長的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生產場長的工作時間是一天二十四小時”。是的,豬一天二十四小時都需要照顧,每時每刻都有可能出現問題,生產場長就要時刻準備應對。特別是出現疫情時,想盡辦法卻無助于問題的解決,這時他們的壓力相當大,他們的精神幾乎崩潰,他們最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責難和奚落。

      五、人才需要金錢


      養豬業是微利行業,養豬場的職工工資相對要低,所以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工資也相應較低。人才也是人,也要養家糊口,也明白錢多好辦事的道理,再加上養豬場的工作相當艱苦,如果沒有高的工資,有能力的人很快會有跳槽的想法。

      在豬場工作的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才,他們也有缺點,所以要想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就要允許他們有缺點,也要允許他們犯錯誤,讓他們放下包袱,給他們創造足夠的空間,發揮其最大潛能。
    8
     樓主| 發表于 2008-4-22 09:09:38 | 只看該作者
      8、三條管道論

      一位教授說過:“人和豬是最接近的,如果將一個五十公斤的人和一頭五十公斤的豬同時解剖,去掉四肢,剖開胸腹,并列放在一個手術臺上,只看內臟,那么很少有人能分清哪個是人,哪個是豬,因為能看到的只是人和豬的三條管道——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

      豬對于我們養豬人來說,是幫助我們賺錢的運輸工具,我們如何讓它幫助我們更好的賺錢、賺更多的錢?抓住以下三方面十分關鍵。

      第一、提高母豬的繁殖能力,延長高產母豬的使用壽命,多產仔,產健仔。

      第二、提高飼料轉化率,降低增重成本。

      第三、保證豬群健康,減少死亡率,降低醫療費用。我們知道,豬有三條管道,即消化道、呼吸道和生殖道。豬正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攝入機體需要的營養物質,通過生殖道為我們創造更多賺錢的運輸工具,通過消化道使采食的飼料增值來幫助我們獲取利潤的。所以,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運輸工具,必須保護好豬的這三條管道。俗話說“病從口入”,大多數疾病都是通過豬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侵襲豬體,有的直接造成呼吸和消化器官的病變,有的則通過這兩條管道侵襲其他組織器官。

      目前豬病越來越多,越復雜,但其感染途徑主要都是通過這三條管道來侵襲豬體的。我們要降低發病率,首先應該保護豬的這三條管道的健康,才能有效的減少各種疾病乘虛而入感染豬體的機會。豬的傳染性萎縮性鼻炎、豬傳染性胸膜炎、豬肺疫、豬喘氣病等都目前造成豬呼吸道病變,嚴重危害豬群健康的高發病。

      仔豬紅痢、仔豬黃白痢、豬痢疾、豬流行性腹瀉、豬傳染性胃腸炎等都是直接造成消化道病變的常發病;目前造成豬生殖道病變,引起母豬繁殖障礙的疾病也是日趨增多,給養豬業帶了巨大的損失,如豬繁殖障礙與呼吸系統綜合癥、豬圓環病毒、豬細小病毒、子宮炎、子宮脫出等,而通過感染這三條管道造成其他組織器官病變或綜合感染的疾病更多更復雜,有的危害也更大。
    9
     樓主| 發表于 2008-4-22 09:10:09 | 只看該作者
      9、早期斷奶隔離論

      SEW技術的理論基礎是,母豬乃是最危險的疾病傳播源。研究表明,絕大多數成年母豬和進入配種年齡的后備母豬對許多傳染病血清學檢驗陽性,但母豬本身對許多疾病是安全的、有免疫力的。仔豬在2~3周齡前可憑借從初乳母源抗體獲得的被動免疫抵抗病原,在5周齡后則可憑借自身產生的主動免疫抵抗病原,而在2~5周齡之間處于免疫力薄弱期,此期如與母豬共處極易遭受感染并遷延終身。SEW的關鍵技術即在此免疫薄弱期到來之前(14日齡左右,具體與需要凈化的疾病種類有關)即實現仔豬超早期斷奶并遠離母豬隔離飼養以切斷病原從母豬到仔豬的垂直感染,并在以后的保育期及生長肥育全過程中,不同批次豬群始終處于彼此隔離和相對潔凈的環境中,以阻斷豬群間水平感染。

      不同疫病母源抗體為仔豬提供的被動免疫保護能力持續時間不同。只有在母源抗體的有效保護時間內斷奶并隔離飼養,才能切斷病原的垂直傳播。由于不同疾病病原微生物的傳播途徑和能力存在很大差異,為切斷傳播所需安全隔離距離也不同。

      SEW的基本內容和技術要點

      A、摸清疫情、全面免疫

      B、吮好初乳,早期斷奶

      C、嚴格隔離、分段飼養

      D、生物學安全措施

      關鍵技術--早期斷奶

      A 斷奶日齡

      斷奶日齡主要是根據所需凈化的疫病及飼養單位的技術水平而定。斷奶越早,切斷病原體垂直傳播的機會越高。14~17天的斷奶日齡范圍對大部分豬場是最理想的。母豬大腦、子宮和卵巢均需要時間從分娩中康復,這三個器官通常在分娩后14~15天就可復原。斷奶日齡太小(7~10 日齡),會嚴重影響斷奶至再次發情的間隔時間。

      B 環境控制

      斷奶仔豬對環境溫度的要求主要與采食水平有關。由于采食量低,活動量大,仔豬在斷奶后4~6 天呈負能量平衡,臨界溫度下限高。一旦仔豬能正常采食且不發生腹瀉,斷奶仔豬舍的環境溫度可迅速降低。體重為4.0~4.5kg的豬斷奶時,豬舍溫度應保持在30.6~32.2℃,以后每周溫度下降1.7~2.2℃,直至達到育成舍溫度。研究表明,仔豬斷奶1~2周正常采食后夜間舍溫比白天降低5.6℃,可以提高日增重和采食量,降低取暖保溫費用。早期斷奶仔豬欄的大小以每圈容納15~20頭為宜。

      C 飼料

      早期斷奶仔豬由于消化道發育不成熟并經歷多重應激,對飼料要求較高。飼料首先應膨化處理,同時添加免疫蛋白和酶制劑、酸制劑等,提高飼料利用率和仔豬免疫力。

      SEW是凈化或控制豬場疫病的經濟有效的技術途徑,而疫病問題的解決,是實現養豬效益和實現綠色豬肉生產的基礎和前提。因此,SEW是健康養豬產業化發展的戰略選擇。
    10
     樓主| 發表于 2008-4-22 09:10:48 | 只看該作者
    11、精細養豬美女論 北農大以實習多而著稱。86年6月我們一行五人去湖南大庸市南山牧場進行“草山草坡載畜量”實習。大庸以張家界而聞名。院里給我們每人700元做為兩個月的生活費用,且安排我們乘坐北京→長沙的1次臥鋪,我們五人都是第一次坐臥鋪,也是第一次有700元錢。晚上8點多鐘,我們五人上了火車,很興奮,我是組長睡下鋪,其他人分別是中、上鋪,而對面下鋪是一位年輕的母親帶一個小女孩。我們五人議論著臥鋪是如何新鮮,人類真是偉大,可睡著覺去旅行。這時火車走道里乘務員推著售貨車過來,“花生、瓜子、健力寶……”乘務員用粗啞的聲音吆喝著。健力寶當時很盛行,號稱東方“魔水”,我從沒喝過。作為組長的我從700元中掏出錢來買了五罐,每人發了一罐。我拿著健力寶覺得很精致,上下左右看了個遍,卻不知道如何打開,眼光逐漸落到罐頂端的拉環上,估計此處應是開口,馬上從包里拿出刀子對準拉環處捅了起來,捅了幾下沒捅開。這時我抬頭看了看其他同學,他們正盯著我,等我的刀子一用。這時一個非常美麗的聲音從對面發出來。“寶寶,給媽媽拿一罐健力寶來!”我抬起頭,只見小女孩飛快地從放在鋪位一端的包里拿出一罐和我們一樣的健力寶,媽媽拿起健力寶,很自然地看著小女孩,輕快地拉開拉環,輕輕喝了一口,就把健力寶給了小女孩。我們五人一看這么簡單,便一個接一個地拉開拉環盡情地喝了起來;我偷偷地看了幾眼年輕的媽媽,臉上很干凈,衣服得體,手很美正在給女兒認真地哼著歌曲,心中油然一股敬意。不知不覺第二天天亮了,我發現對面的媽媽和小女孩不知什么時候已經下車了!我坐在鋪上,眼睛看看對面空空的鋪,心里美美的。有三點讓我感動,一是為提醒我們所特意做的提示,讓小女孩拿健力寶;二是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如何打開,給我們留了點面子;三是我們隨手丟棄在地上的拉環,不知不覺中從地板上轉移到了垃圾盤里,我想肯定是那個媽媽。 我心里突然想到一句話:“天空未留痕跡,鳥兒已輕輕飛過”。 人和人之間的幫助,無聲的才是最美的。 人對豬的關照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4 20:4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勤县| 南和县| 南部县| 鄄城县| 华阴市| 眉山市| 溧水县| 策勒县| 察哈| 卫辉市| 布拖县| 无棣县| 岑溪市| 承德市| 襄汾县| 时尚| 资阳市| 广汉市| 武义县| 南郑县| 西和县| 大渡口区| 迁安市| 丰城市| 清丰县| 西贡区| 繁峙县| 新泰市| 县级市| 成都市| 永新县| 明溪县| 化隆| 昌吉市| 崇州市| 嘉义县| 宁乡县| 休宁县| 三亚市| 公安县| 东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