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市安仁鎮王子付奶牛養殖小區的自動化擠奶現場。 陽信鑫農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解除了養殖戶的后顧之憂。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給中國乳制品行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乳制品行業一直風波不斷,2010年的“性早熟”事件和2011年的“中毒門”事件等一次次地影響了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的信心,乳制品的誠信和安全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乳制品業一定程度已成為食品安全的“標志”行業和“高危”行業。在6月1日“世界牛奶日”即將到來之際,本報記者經過廣泛調查,推出特別報道。 探訪奶源:消失的散養戶 5月21日,陽信縣陽信鎮家豪奶牛養殖有限公司養殖場,800多頭澳洲奶牛伴隨著輕音樂在悠閑地散步、曬太陽。 中午12點,一頭頭奶牛被趕著排著隊走進擠奶大廳,然后齊刷刷地排在兩旁欄桿前,擠奶大廳的徐傳祥一邊工作一邊介紹說,奶牛擠奶前,要進行前藥浴乳頭工作,然后人工擠三下奶并放進觀察杯,看是否有絮狀物,以此判斷是否有炎癥,有炎癥奶牛的奶是不要的。頭三下奶的細菌數高,所以觀察杯里的奶也是不要的。牛奶擠完后要進行后藥浴乳頭工作,以防止乳頭細菌感染。每頭牛的奶有各自的計量杯,分為高、中、低,一天產奶量低于8公斤的奶牛就要進行觀測治療、增加營養了。一會兒,白花花的牛奶開始在透明的制冷奶罐內汩汩涌動著,自動計數器上鮮紅的數字飛快跳躍。擠出的奶統一放在自動制冷灌里,24小時內,用奶泵輸入運輸車罐,直接送到定點乳品企業。 徐傳祥其實也曾是一個奶牛散養戶,三鹿奶粉事件后,牛奶價格急劇下滑,散戶基本上陷入虧損,被迫大量退出,其中一部分變成了奶業工人。他告訴記者,目前在陽信,散戶已經不多見,因為個人養奶牛風險實在太大,賠不起。 家豪奶牛養殖有限公司2008年11月注冊成立,公司董事長王玉才曾經做過十幾年某品牌牛奶代理商,其奶牛養殖場被農業部評為國家級奶牛養殖標準化示范園區。王玉才介紹,擠奶、制冷、防疫、化驗等先進設備設施全是從德國進口的,價值120多萬元,當時政府補貼了30%。每天擠三次奶,早上4點半、中午12點、下午6點,幾十頭牛同時擠奶,一頭牛擠奶用時5分鐘。傳統的人工擠奶被先進的機械擠奶方式取代,使奶牛飼養區和擠奶區完全分開,奶牛在衛生舒適的環境下產奶,牛奶在全封閉系統中收集,即增加了牛奶產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保證了牛奶的衛生質量。 “個人飼養奶牛風險的確大。比如我在購買奶牛時一定會帶上專業獸醫,在選好品種的前提下,要先看奶牛的體型、胎齡再抽血、化驗,為的是避免買回老牛、病牛。”王玉才深有感觸地說,“這也是汲取的教訓。當初不懂行,買的牛不健康,牛奶質量不過關不說,還死了不少牛。后來到北京、上海等大的奶牛養殖場學習,自己也買書自學,交了不少學費。” 一種模式:合作社“托牛所” 三鹿奶粉事件后,很多具備一定眼光的投資者“逢低”介入了奶牛養殖行業,陽信縣翟王鎮鑫農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也是在這種情況下成立的,鑫農奶牛養殖合作社以“托牛所”和奶牛養殖基地為先鋒,把散養奶牛集中起來,實行規模養殖的“六統三分”模式(即:統一生產、統一購牛、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飼料、統一防疫、統一銷售,分戶管理、分戶飼養、分戶核算)。目前,已有東北、天津、濱州、德州等地的50多個奶農戶加入合作社,簽約奶牛1000余頭。合作社統一進購高品種奶牛,并聘請專家免費技術指導和防疫,推廣科技養殖知識,免費為奶農提供奶牛棚、擠奶大廳,水電費也全免,還為奶農義務提供了宿舍。合作社與國內幾大乳業公司簽約,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為他們提供質量合格、奶源穩定的牛奶。這樣,奶農不用擔心奶牛防疫、疾病、飼料,而且不愁牛奶的銷路和價格,利益得到一定保障,真正解決了長期困擾散養戶奶農的奶牛防疫難、鮮奶品質低、牛奶賣給誰的“三愁”問題。 合作社理事長樊洪田介紹,近兩年牛奶價格相對偏低。2010年鮮牛奶基礎價格是3500―3600元/噸,現在是3600元/噸。由于各類成本大幅提高,中小公司、合作社養殖奶牛的積極性并不高,他不得不在牛糞上大做文章。翟王鎮是當地有名的蔬菜生產基地,樊洪田計劃投資80多萬元,在翟王鎮建一個有機蔬菜示范基地,用自己加工出來的沼渣、沼氣替代蔬菜肥料,培育出新的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讓菜農們賣出更好的價格。而且,當地農民土地里的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秸稈還可以賣給合作社當奶牛的飼料用,既不再焚燒污染環境,又可增加收入。 該合作社現已建成沼氣池600立方米,年產沼氣48萬立方米,不僅供應本合作社使用,還可供應周邊村莊600多戶的居民生活使用。合作社已與50多戶菜農和30多戶花農簽訂了1000多畝的綠色蔬菜、花卉種養基地合同,為他們長期供應沼渣、沼液肥料。通過循環經濟就增加了奶牛養殖業的盈利空間。 樊洪田告訴記者,現在大家已經認識到,散養奶牛是沒有前途的,必須走合作社或公司化道路。他認為,目前鮮奶雖然利潤薄,但更怕奶牛疫病等突發事件,還需要各個有關方面出臺更有力的扶持政策,例如,優質后備母牛飼養補貼,業務部門的防病防疫、良種繁育等技術指導,大型沼氣項目建設幫扶等;銀行提供低息、貼息優惠貸款;政府部門和保險公司能對奶牛進行政策性保險,最大限度地降低養殖奶牛的風險與成本。 乳企洗牌:奶農依然脆弱 截至3月底,全國乳制品及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生產許可重新審核工作已全部結束。據國家質檢總局公布,全國1176家乳制品企業中(其中,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145家),有643家企業通過了生產許可重新審核(其中,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114家),107家企業停產整改,426家企業未通過審核,整改的通過率僅為54.68%,未通過審核和停產整改的企業將一律停止生產乳制品。 此次重審,大批不能達到生產條件的小型乳企被淘汰出局,無異于一次行業重生。 大量的中小乳企遭淘汰后,勢必會對與之配套的眾多養殖小區和散養奶農造成沖擊。這已經在我省部分地區初顯端倪。 一見到記者,臨朐縣奶業協會會長秦貞福就說,當地生奶收購價格已出現回落,每公斤降低了大約0.1元左右,同時散奶銷售幾乎沒有了市場,加工企業對于生奶質量更變得嚴格而挑剔。 東營市奶業協會會長朱和田認為,當前并不存在奶源“過?!?真正的優質奶源遠遠不能滿足生產和消費的需要。東營市盛大奶牛場場長耿惠蘭告訴記者,這次新政實施以后,有利于協調奶業內部關系,重塑奶業一體化發展模式,實現價格上的優質優價,整體上提升規模牧場的經營效益,從而促進奶牛養殖向規?;?、標準化、現代化發展。 山東高速服務區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敏認為,一方面隨著近年原材料、物流、人力等成本不斷上漲,乳品企業利潤急速降低,另一方面傳統低端奶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價格透明化。在內憂外患的經營壓力下,各大乳企將在高端乳品上展開新一輪競爭。 本文來源:大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