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因素導致臺州豬肉跌價
據國家統計局(浙江)臺州調查隊調查數據顯示,6月臺州市區豬肉價格環比下降0.4%,是今年以來豬肉價格首次環比下降,本輪“豬周期”或將進入拐點。
今年6月開始,臺州大豬存欄比例上升,出欄肥豬增加,但豬肉需求低迷,階段性的生豬供應緊張局面得到緩解,給豬肉價格下調提供了基礎。隨著CPI重回“1時代”,豬肉價格在連漲數月后,逐漸回落進入調整期。從全國各地來看,都出現這一趨勢。
從臺州情況分析,豬肉價格下降有三方面因素。一是環境治理力度加大。為迎接G20峰會的到來,我市加大了對生豬養殖污染企業的整治力度,部分生豬養殖場面臨關閉,大量生豬被迫集中出欄。二是育肥飼料價格上漲。從5月開始,飼料添加劑及玉米、豆粨等大宗原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飼料轉化率較低的牛豬育肥成本上升,養殖戶恐慌拋售打壓了價格。三是豬肉消費需求減少。進入6月,天氣轉熱,加上各大中院校陸續進入假期后集中采購量減少,導致豬肉需求低迷。(臺州晚報 羅文彬 通訊員 裘曉潔)
受南方天氣影響,長春豬價止跌企穩
11日,筆者從吉林長春市價格監測中心獲悉,豬肉價格目前已經連續多周出現下跌。
“6月中旬以來,豬肉消費受制于高肉價,需求減弱,其間生豬出欄增加,供應充足,造成目前豬價不斷下降。”市價格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本地市場豬肉價格雖降,但南方極端天氣將牽連北方市場,預計本地豬肉價格會止跌企穩。
對于豬肉價格未來走勢如何?卓創資訊分析師姬光欣認為,近期國內受南方洪災影響,供應減少,屠宰企業收購困難,近期豬價呈現穩中伴漲態勢。但東北市場卻獨獨呈現連續下跌態勢,僅用三天時間,東三省豬價基本跌破9元大關,主流價格在8.8元-8.9元/500克。周末黑龍江、吉林部分企業結算價出現0.1元/500克的回漲。
據卓創資訊了解,養殖戶抵觸情緒恐有滋生,規模場可出欄生豬量下降,屠宰企業調價開始謹慎,預計短期穩定可能性較大。
市價格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豬肉零售價格小幅下降,主要受南方極端天氣對豬價的影響,一方面造成了養豬戶受到損失,很多豬場被淹,另一方面也使得交通受阻,影響生豬出欄與供應,最近兩湖地區豬價反彈的行情較為明顯,南方生豬價格變化會影響北方地區行情走勢,預計本地豬肉價格會止跌企穩。
來源:長春晚報 祝微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