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644|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豬] 中國古代的奇葩忌諱:明朝禁止養豬 差點讓豬絕種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5-9-6 10:08:06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忌諱這個詞,小編百度了一下,含有以下兩層意思:“封建迷信,①因風俗習慣或個人理由等,對某些言語或舉動有所顧忌,積久成為禁忌:過年過節忌諱說不吉利的話。②對某些可能產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在學習上,最忌諱的是有始無終。”主要的意思還是說人的見識問題,導致了迷信。然而,也有的是處于對父母的尊重,或是因權勢脅迫的忌諱等等。

      這種迷信的忌諱,給世人造成了多少痛苦和災難。我國古代也是迷信的重災區,因為迷信、忌諱而鬧出的悲劇更是多得數不勝數。

      我們先從盛唐時代開始說起,自從李唐替代隋楊以來,李姓掌握了天下。朝代雖然更替了,但是世界觀還是那個樣子,該迷信的還得繼續迷信,因此,朝廷特頒布一條不許吃鯉魚的禁令。當時有學者叫段成式的在著作《鱗介篇》中曾這樣寫道:唐代律條規定,鯉魚叫赤鱘(草魚)公,禁食之;若捕獲后,應疾放水中;出售者打60大板。

      這是什么意思呢?翻譯一下,意思是說:“不準吃鯉魚,如果逮著鯉魚了,必須馬上放掉,否則打60個大板子。”那么為什么要頒布這么一條法律呢?很簡單,是因為“鯉”與“李”是同音。吃鯉魚的意思就等于吃李氏家族,那李氏家族可是皇族啊,是能隨便吃掉的么?所以,必須得禁止屁民吃鯉魚。自從這條法律出臺以后,唐朝的人民群眾害怕挨板子,自然不敢吃鯉魚了,要吃也只能偷偷吃,就算吃了還不敢說出去,否則60板子打下來,可是要打死人的。自然而然的,唐朝時期,有關鯉魚的菜肴就銷聲匿跡了,鯉魚這個種群當然也是十分興旺發達了,估計比現在美國的鯉魚族群更加興旺發達(前段時間不是有新聞說美國鯉魚成災么,敢情也是因為迷信?)

     

      無獨有偶:明朝時代,朱家掌權,明武宗朱厚照也是因忌諱的原因,下令禁止民間養豬。他的理由更加奇葩了。朱厚照禁止養豬的“理由”有兩個:一,“豬”與皇帝姓氏是同音;二,朱厚照生于豬年。

      史書上曾經記載:“正德十四年十月乙卯,上至儀真。時上巡幸所至,禁民間畜豬,遠近屠殺殆盡;田家有產者,悉投諸水。是歲,儀真丁祀,有司以羊代之。”

      因此,老百姓養豬、殺豬統統視為把矛頭指向皇帝。這一禁令的發布,差一點讓全國的豬類絕種。次年清明節時,要用整豬祭祀,竟無豬可尋。后來,由于群臣冒死婉言勸諫,皇帝才不得不廢除不許養豬的禁令。

      更加悲劇的是,在古代有的因忌諱竟使無辜的良民慘遭殺身之禍。

     
      朱元璋畫像

      封建社會女人都是纏足,以小腳為美。但朱元璋的老婆馬氏是一個不纏足的大腳女人。因此,他最忌諱畫家將婦女畫成大腳的圖像。有一年在元宵節的晚上,朱元璋微服觀燈,因見一家花燈上畫著一大腳女人,于是忌諱之心大發,認為是對馬皇后的諷刺,對皇帝的大不敬。第二天,竟將畫大腳女人的民間畫家滅九族,300余口全部殺掉,連鄰居都發配充軍。

      這里還有一個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曾當過和尚,后來又當過義軍的首領。因此,他最忌諱與“禿”字和“賊”字有關的語言文字。當他慶壽時,有人寫了“作則垂憲”四個大字,因古音“則”與“賊”同音,竟將作者砍頭示眾。另一幅賀章寫著“體乾法坤”本意是吹捧朱元璋能體察天地萬物。沒料到朱元璋卻曲解其意,誤認為“法坤”和“發髡”(kūn,古代剃光頭的刑罰)同音,懷疑作者有意諷刺他當過和尚,于是作者竟被砍頭示眾。

      在封建帝王時代,帝王被尊為天子,其名字全國諱之,謂之國諱或公諱;祖先或父母之名全家諱之,

      謂之家諱或私諱。具體避諱之法,改用同義、同音之字,或就原字缺筆書寫,譬如,秦始皇名政,寫作“正”,正月讀作“征月”,寫作“端月”。漢呂后名雉,雉雞改名為“野雞”。唐太宗名世民,唐人為避其名諱,在行文時用“代”字代替世字,用“人”字代替民字。

      封建社會由于忌諱的束縛,不知給世人帶來了多少麻煩,造成多少笑話。甚至有的為了忌諱長輩的名

      字竟不惜犧牲自己的前程,放棄理想的事業。

      在歷史上最著名的為文反對避諱的,大概就是唐代韓愈的那篇《諱辯》了。話說唐代鄭王后人李賀,字長吉,7歲能詩,文名轟動一時,韓愈因而勸他去考進士。但等李賀中了進士后,其他人卻毀謗他說李賀之父名為“晉肅”,因為犯了“進士”的諱,李賀因此不該去考進士,韓愈就以《諱辯》一文為他申辯。其實早在《禮記疐曲禮》上便有“二名不偏諱”的說法,意即避諱只要兩個字不要完全一樣即可,更何況“晉肅”與“進士”僅是聲近而已。

      到了清朝,發生了一個更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在清朝末年,有一位名叫張鴻文的秀才。不幸妻子患有經絡不通的婦女病,經醫生診斷,非用雪蓮一味中藥治療不可。這位秀才跑了遠近藥房,并無此藥。后經醫生指點,此藥產在西北和西南高山一帶,若托人寄來實乃上策。于是他便急忙給離家多年的一位表弟寫信,懇求急迅寄回。可惜的是其母名亦叫雪蓮,為了避諱改用“血斂”二字代替,誰知這一改寫卻出了笑話。當表弟接到書信,對急寄“血斂”一詞,深感納悶,因為“血”字是血液之意,“斂”字是收斂。他想,若收斂點血液,隨便殺只雞或宰只羊就行了,為什么非要這地方的血不可?他又想到,既然表兄催促如此之急,一定有他的道理,可能血液因水土不同,效果而異,于是他便馬上宰了一只山羊,將血密封于桶內,寄于表兄。當鴻文收到寄件后,并不是潔白的雪蓮,而是污穢不堪的一桶羊血,急得他抓耳撓腮的手足無措。醫生斥責他說:藥名絕對不能用別字代替,輕則誤病,重則傷身。當鴻文忍痛書雪蓮給表弟去第二封信時,因時間的拖延,妻子的病情日趨惡化,當雪蓮寄回,其妻已一命嗚呼。鴻文捶胸頓足地哭泣著對親友說:這都是因為避諱母名,葬送了妻子的性命。

      但忌諱也不是中國人所獨有,世界上的其他各個國家,幾乎都有自己的忌諱。對一些數字的忌諱,更是世界各國的普遍習俗。就拿中國民間傳統習慣來說,有月忌和年忌之分:每月陰歷初五、十四、二十三為月忌。每年陰歷臘月十九是全年最不吉利的一天,而且每月初一、十五又是忌諱看病人和走親的日子。在歐美一些國家,特別忌諱“十三”這個數字。比如,旅館里沒有十三號房間,沒有十三層樓這個數,考場里忌坐十三號座位,人們不喜歡十三人同桌聚餐等等。

      這些忌諱,實際上并沒有什么道理,也并沒有什么卵用!大多都是人的主觀想法錯誤,迷信罷了!

      忌諱一詞,必將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和人類社會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妨礙人們自由的忌諱雜質將愈來愈削弱。

      來源: 歲月流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15-9-6 10:11:30 | 只看該作者
    不讓養豬,那要吃肉怎么辦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5-9-7 10:41:37 | 只看該作者
    自己割大腿、后臀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00:1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军事| 华坪县| 长白| 长治市| 汉阴县| 天柱县| 浑源县| 丹江口市| 唐海县| 金湖县| 崇阳县| 庐江县| 峨边| 昌平区| 潮安县| 鄂伦春自治旗| 南召县| 伊川县| 曲麻莱县| 丹阳市| 商都县| 易门县| 天津市| 泸溪县| 浏阳市| 延津县| 苏尼特左旗| 栾城县| 定安县| 安龙县| 绥中县| 三穗县| 乌兰浩特市| 阿勒泰市| 南郑县| 虞城县| 红河县| 宁蒗| 图们市| 吉木萨尔县| 法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