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禽料小破碎料,銷量較低,對飼料含粉要求較高(分級篩 底篩10目);每次生產量在4-8T,但是為了達到合理的投入產出比,就要反復制粒分級篩 篩下物(回粉);回粉需經過兩次制粒(最后一次大概1T左右的料是經過了3次高溫調質、制粒);
但是3次化驗測得的結果是最后1T不同產品(經過了3次調質、制粒)蛋白含量比前面成品低1%左右(以驗證無串倉、配錯料等情況的發生);
請問在多次高溫調質后有沒有可能出現什么變化使得蛋白含量降低,
網絡查得資料(變性蛋白質和天然蛋白質最明顯的區別是溶解度降低,同時蛋白質的粘度增加,結晶性破壞,生物學活性喪失,易被蛋白酶分解).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