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46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商務部調查大豆進口違約 實際違約僅10多萬噸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4-5-15 08:53: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記者近日獲悉,大豆違約風波已引起監管部門的關注,商務部日前赴山東調查大豆進口違約情況,并約談了包括山東晨曦在內多家大豆進口貿易企業。
      “晨曦方面沒有承認出現實質性違約,也表示不存在開不出信用證的問題,企業運轉一切良好。”5月10日,接近商務部調查組并了解相關情況的消息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
      據該人士稱,調查發現,違約面積并未像風傳的那樣有200萬噸,實際上只有10多萬噸進口大豆出現違約。在這次危機中,一些進口貿易商以及大豆產業鏈條的上下游客戶受到一定沖擊。
      在被約談企業看來,此次危機的根源在于中國在大豆方面缺乏話語權。他們向商務部提出包括向大豆進口商提供補貼,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加強國內企業的聯合和建立自己的大豆期貨交易機構,抱團與美國爭奪大豆定價權等建議。
      調查
      事實上,這次商務部對大豆進口違約的調查,在一個多月前已有征兆。
      3月23日,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以下簡稱商會)召集來自全國各地的重點壓榨企業代表商討如何改善進口大豆合約等問題。據商會介紹,因禽流感暴發打壓了國內的需求,而3、4月進口量又有所增加,國內豆粕供應和需求嚴重失衡,行業正遭受巨大損失,并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
      在此次會議上,大豆壓榨企業同意削減進口量、減少大豆加工量,以避免供過于求。據與會人士透露,商會將向其主管單位商務部匯報磋商會的情況。
      但在過去的一個多月里,中國大豆買家集體違約的消息仍傳得沸沸揚揚,有消息稱違約面積可能會達到200萬噸。當時中國買家在30宗進口合同上違約,損失接近7億美元。
      “商務部非常重視此次違約事件,到底違約面積是不是像傳聞所說的那么多,只有親自去企業調查才知道。”上述消息人士稱。
      據介紹,4月下旬以來,商務部奔赴山東調查,并約談了包括山東晨曦在內的多家進口商。其中山東晨曦集團去年全年進口748萬噸,位列第一。
      一位被約談企業的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親自來到山東,可見對此事非常重視。商務部調查的情況,包括進口大豆的違約數量、信用證是否暫停開立等。
      在此次調查過程中,被約談的企業均否認出現實質性違約,并且拿出了與進口大豆合作方開具的公函,以證明違約的傳聞不實,至于信用證問題,企業也都表示并未暫停,目前能夠正常開具。
      本報記者向多家商業銀行求證,得到的答復是,監管部門沒有下發政策限制為大豆進口企業開立信用證。但也有銀行相關人士稱,一些企業開不出來信用證可能是因為他們的授信額度不夠。
      “集團并未出現授信問題,晨曦去年營業收入逾700億,銀行授信額度遠高于這一波大豆行情中可能遭受的損失。”山東晨曦相關負責人稱。
      該負責人稱,受此次大豆違約風波影響,包括中國銀行在內的7家商業銀行近期密集到訪山東晨曦。該負責人表示,晨曦不會違約,也沒有必要違約。
      “誰都不愿意主動承認違約,畢竟這涉及到企業的信譽和信用評級。”一油脂企業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
      更重要的是,企業一旦違約,就面臨著“出局”的危險。因為違約就會被上游供應商列入黑名單,同時也會破壞與下游客戶的合作關系。
      轉機
      事情起因源自于4月中旬,國內多家大豆進口商出現集體違約的消息突然傳來,據傳業內多家大豆進口商因無法從銀行獲得信用證,導致到港的大豆無錢支付,已有50萬噸大豆合同違約,涉及金額3億美元,而后可能還有更多違約浮現。
      有意思的是,媒體披露涉嫌違約的企業均位于山東,他們包括山東晨曦集團、日照昌華集團、匯福糧油集團、山東光大日月集團和得利斯等。據上述消息人士透露,此次被商務部約談的企業均來自其中。
      盡管山東晨曦一直否認存在實質性違約,不過,此前山東晨曦總經理邵國瑞曾透露,3月中旬,山東晨曦已將三批巴西大豆船貨轉售給美國壓榨商,目前正為另外三批船貨尋求美國買家。這種行為叫作“洗船”。
      至于為什么要“洗船”,邵國瑞坦言,“賣給美國買家,每噸虧損約100元,但如果運至中國,那么每噸可能會虧損800元?!?br />   據媒體報道,山東晨曦的違約才剛剛開始,晨曦有14條船(巴拿馬型貨輪)面臨違約,其中6-8條船沒開信用證,另有6-8條船還在海上漂著,后面有二三十條船計劃違約。一艘巴拿馬貨輪通常能運5萬-6萬噸的大豆,這些船加在一起運貨量在200萬噸。
      “一個月前確實存在大面積違約的可能,因為今年美國需要進口1800萬噸大豆才能達到供需平衡,這個缺口只能從加拿大或巴西進口大豆來補,或者是中國大豆買家將從巴西進口的大豆轉賣給美國。”5月10日,一位投行的資深人士在2014年油粕產業鏈投資研討會上透露。
      據該人士介紹,一個月之前,中國大豆買家違約的觸發因素存在,一方面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貨價格不斷走高,另一方面,人民幣對美元持續貶值,而國內豆油豆粕終端銷售需求和價格雙降,兩方面因素導致利用信用證等手段融資的貿易商大幅虧損。
      因此,中國一些進口大豆買家選擇了將從巴西進口的大豆轉賣給美國,或者直接違約。
      “但這也招致輿論上的譴責,國外說中國買家沒有契約精神,并擔心像2004年那樣的集體違約會再次出現,不僅是進口大豆的貿易企業,就連中國政府也感受到了壓力。”上述消息人士稱。
      但調查發現,違約面積并未像風傳的那樣有200萬噸之多,實際上只有10多萬噸進口大豆出現違約。
      轉機也是在最近一個月內出現的,CBOT大豆期貨價格出現了回調,同時國內豆粕也開始漲價。山東晨曦相關負責人甚至表示,目前大豆行情已經開始回暖,盈利空間還在。
      不過,暫時躲過危機的中國買家還是希望通過制度完善規避風險。被約談的企業向商務部提出建議,希望能夠提高補貼或減稅的力度,以提高國內大豆貿易商的競爭力。
      “國內已經有條件與CBOT競爭大豆定價權了,應該在上海自貿區或國內其它地區建立一個類似于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機構,以競爭大豆的定價權?!币患冶患s談企業稱。(選自華夏時報))


    該貼已經同步到 007畜牧的微博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14:0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州市| 呼和浩特市| 贵溪市| 大冶市| 台山市| 夏河县| 曲水县| 灌阳县| 措美县| 抚宁县| 望城县| 太湖县| 卫辉市| 无极县| 德清县| 华池县| 边坝县| 清徐县| 儋州市| 兴化市| 景洪市| 博乐市| 瑞金市| 金山区| 乡宁县| 南和县| 磐石市| 台东县| 永顺县| 曲周县| 吴旗县| 区。| 齐河县| 卢氏县| 石家庄市| 班玛县| 鄂托克前旗| 台南市| 甘南县| 深州市| 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