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3850_095840_1.png (238.99 KB, 下載次數: 15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8-1 09:02 上傳
據美國農業部(USDA)海外農業局稱,在2010-2015年間,印度豬肉進口年均增長11%。2015年,印度對豬肉的進口量年比飆升28%。
美國農業部海外農業局稱,近年來,印度的主要供應商包括比利時、斯里蘭卡、西班牙、意大利和荷蘭。2015年也有部分豬肉產品來自英國和德國。豬肉及豬肉產品的基本進口關稅是30%。
印度的限制性衛生進口協議有效地阻止了美國的豬肉出口,但在2016年初,加拿大政府的豬肉及豬肉產品打開了印度市場。
印度豬肉市場的驅動因素
由于在印度穆斯林信徒和素食主義者人口比例很高,因此豬肉的人均消費水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去年酒店、餐館、機構部門以及高端零售商的需求促使豬肉的進口增加到527公噸。進口的產品包括豬腩肉、排骨、腰肉、里脊肉、豬頸、豬肩、小排骨、培根肉、火腿、和香腸。
國內的豬肉消費
雖然高端酒店、餐館和零售商的需求促進了印度的豬肉產品進口,但是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那加蘭、阿魯納恰爾、曼尼普爾、梅加拉亞、米佐拉姆、錫金和特里普拉等幾個邦以及比哈爾、恰爾肯德、西孟加拉、果阿和喀拉拉邦也有當地的豬肉生產,有著巨大的獨立市場。
這些市場有對鮮豬肉的傾向性需求,這些豬肉主要來自當地的豬品種,它們生長得較慢,繁殖能力比現代的品種要低。對這些豬只主要飼喂的是農業副產品和餐廚垃圾,豬只活體重達到40千克左右在濕貨市場屠宰。
在政府的支持下,印度通過進口遺傳種質,建立豬繁育場和養殖場以及推行疾病控制計劃等提高生產效率。
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組的數字顯示,2013年印度的豬肉產量不到35.36萬公噸,較10年前的46.96萬公噸下滑顯著。
來源:國際畜牧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