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645|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國產大豆迎寒冬:進口豆價格低出油率高受青睞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4-1-27 08:21: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金融記者 馮錦浩
      大豆進口量仍在逐年遞增,2013年國內大豆進口再創新高。近期官方稱,我國2014年將繼續增加進口,大豆產業正在步入寒冬,產業鏈整體經營慘淡。
      進口豆“壓垮”國產豆
      近年來,中國大豆進口量上升趨勢非常明顯。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013年大豆進口量為6340萬噸,令中國進口大豆規模進入“6”時代。2012年中國進口大豆5838萬噸,進口均價為每噸599.3美元。這一數量相比2004年增長了189%,比10年前增長了4倍。
      進口量的快速增加令國內大豆產業對外依存度驟增。截至2013年年底,進口大豆已占國內供給總量80%以上,進口量連續三年創歷史新高。盡管如此,大多數的業內人士還是預計,2014年進口量將進一步增長至6500萬噸左右。
      對于備受沖擊的國內大豆產業鏈,生產和加工業近年來持續萎縮。從產業鏈上游的種植層面來看,進口規模連續多年激增,嚴重影響了我國大豆產業的生存。
      數據顯示,作為國內大豆種植面積最大的省份,黑龍江省大豆種植面積已從2005年最高峰的6323萬畝下降到2013年的3105萬畝,種植面積被“腰斬”。
      不僅種植環節受到沖擊,國內大豆壓榨企業也瀕臨虧損。10年前,國內正值油脂企業的籌建高峰,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油脂消費高速增長,豆油(6606, -54.00, -0.81%)壓榨行業成為朝陽行業。
      由于進口大豆成本遠低于國產非轉基因大豆,出油率高出國產大豆15%,幾乎所有的油脂企業均選擇從北美、南美大豆主產區進口。在國內進行壓榨后,利用鐵路和汽運分銷至國內市場。市面上的豆油幾乎95%以上用轉基因大豆壓榨。
      國產大豆則囿于成本較高,市場需求量逐漸下降。經過10多年的“侵蝕”,國內大豆產業已經喪失價格主導權,導致中國大豆產業直接受國際大豆市場價格波動影響。
      雖然國家實施了臨儲收購政策,期貨市場豆一品種(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的收購價格在4600元/噸,國產大豆能相對保持在較高的價格水平,但這也令進口大豆的成本優勢更加明顯。在非臨儲收購時間,國產大豆絲毫沒有定價權和話語權。
      2014年1月中旬進口轉基因大豆國內港口分銷價格為每噸4200元,較之前一個月下降了100元/噸。受此影響,黑龍江產區油廠的大豆收購價格也相應下調100-200元/噸。目前的狀況是進口大豆價格下跌,國內大豆購銷也隨之低迷,國內大豆的生產和銷售完全“看外盤臉色”。
      在進口低價大豆沖擊之下,國產大豆主產區農民種植的積極性持續降低。以東北三省為例,水稻和玉米(2358, -3.00, -0.13%)收益的比較優勢逐年增強。據統計,東北大豆種植面積每年以20%的幅度遞減,從2009年的6000萬畝減少到4000萬畝以下,農戶開始改種收益更高的玉米和水稻?,F在國內大豆單產約為每畝230斤計算,照比計算,進口6000萬噸大豆相當于替代了國內約4億多畝耕地的產量。
      糧食安全“忽視”大豆
      中央一號文件公布后,糧食安全問題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業內曾期望政府加強對大豆產業的扶持力度,但這個期盼落空了。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在解讀中央一號文件時,將大豆排在了“糧食”外,并提出大豆進口仍應增加。
      陳錫文稱,國際上并不把大豆統計在糧食里,相比國際統計方法,中國將大豆和薯類也看做糧食。如果剔除大豆,中國每年從國外進口的谷物并不多。
      數據顯示,2013年進口糧食在9000萬噸以上,其中大豆約6300萬噸。剔除大豆進口后,我國每年進口谷物不足國內生產谷物的2.7%。而口糧的絕對安全主要是指小麥和大米,與大豆并無關聯。由此,國內可能將繼續增加玉米和大豆的進口。
      對此,一德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曉威認為,目前國內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維持原有糧食生產已經不現實,所以必須“放棄”大豆和玉米在國內的產量,轉而依靠從國外進口。
      在改革收儲制度方面,監管部門也想用大豆這個飽受進口低價與國內收儲價“折磨”的品種來做試點。而收儲在大豆種植和銷售環節,起到價格保護的作用。一旦收儲制度取消,國產大豆的價格將脫離這層“保護網”,完全被外盤主導。
      李曉威認為,2014年國內取消棉花(19850, 65.00, 0.33%)和大豆的收儲政策的概率非常大。對外依存度較高的后果,是國際大豆價格巨幅波動令國內壓榨企業難以應付。這樣的價格波動,在過去數年間,給國內油脂企業帶來莫大風險。
      過去10年,國際大豆價格“1年之內上漲100%后又下跌50%”的過山車行情出現四次以上。每一次大幅波動都令大豆壓榨企業疲于應付,企業往往在價格高位采購了過多大豆,而后大豆價格暴跌,行業利潤率直線下降。
      2012年,國內大豆壓榨行業陷入全行業虧損。2013年,該行業再次出現大面積虧損。傳統東北地區豆油壓榨廠經過10多年洗禮,許多企業迫于壓榨虧損而無奈停產,目前僅剩20余個。
      沿海壓榨企業乘虛而入,通過進口低價大豆,比東北加工企業每噸節省成本70至80元。2014年,國內沿海地區油廠幾乎全部使用進口大豆壓榨,令國內大豆種植業面臨進一步淪陷的境地。( 選自新金融觀察報 )


    該貼已經同步到 007畜牧的微博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4-2-8 12:04:07 | 只看該作者
    成也大豆,敗也大豆。這是糧食政策的不穩定和戰略短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11:4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港市| 遂川县| 西藏| 司法| 宜昌市| 太谷县| 扶沟县| 安远县| 丰台区| 双江| 沙雅县| 尼木县| 客服| 壤塘县| 万安县| 比如县| 南丹县| 唐山市| 凤阳县| 沂水县| 方正县| 福鼎市| 临潭县| 牡丹江市| 石楼县| 高州市| 河曲县| 上饶县| 平凉市| 平乡县| 稷山县| 屏边| 汉源县| 丹棱县| 崇义县| 台州市| 揭阳市| 鹤山市| 连州市| 涪陵区| 通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