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生質量安全問題,“可以適當罵一下政府,但是主要的應該是罵企業。”昨日,在廣東省畜牧獸醫工作會議上,廣州市農業局總畜牧獸醫師王弈青“吐苦水”稱,廣州市生豬等產品自給不足,主要依賴外地供給,豬源千家萬戶,部門監管卻遭遇人力太少難題。“只要國家還是以散戶供應生豬為主的話,說100%安全是談不上的。”
豬耳標易冒牌 追查成難題
近日,上海死豬事件引發熱議。而在昨日的廣東省畜牧獸醫工作會議上,廣東省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羅展光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稱,上海死豬事件“養殖戶把死豬拋出去,又查不出是誰的,這是不負責任,對社會危害很大”。
羅展光說,廣東對死豬的無害化處理有補貼,具有一定規模的養殖戶,在向政府部門申報且有備案的,都具備無害化處理的設備。無害化處理一般的方式是填埋,也有使用焚燒的方式。
羅展光稱,廣東省的農戶死豬處理比較規范,但也存在隨意棄置的現象。“比較規范的廠亂丟死豬的現象估計不會發生,估計是那些不合法的,亂搭亂建,用潲水養殖的不規范的散戶。”而且,羅展光說,死豬丟棄后追查起來最頭疼。“一丟就丟到河里,小河流到大河。”因此,要追溯起來就成難題。
廣州市農業局總畜牧獸醫師王弈青舉例,“豬販挎包里可以備著很多的(耳)標,江門的人可以打廣州的(耳)標,冒牌的,這如何溯源呢?”
穗生豬來源多 監管人力少
昨日,談及廣州市畜牧產品監管的情況,王弈青“直吐苦水”。王弈青說,廣州市每年生豬批發市場交易量有400多萬頭,但每年本地出欄生豬僅約230萬頭,生豬等產品自給不足,依賴本省、廣西、湖南等的近百個縣市,形成了豬源千家萬戶的特有現象。“我們日常直接要監管的生產企業有5000多家,這還不包括那些規模小的。”
而對比之下,“廣州市在執法第一線,鎮一級的人員,46個鎮,編內有232個。”王弈青稱,“我們獸醫站的人還不夠馬路一個十字路口站崗的人多,你說要我怎么把工作做得非常細呢?”
王弈青認為,消費者的期望與政府資源存在矛盾。“如果每個企業都給我配備一個執法人員,我肯定管得好,但是現在做不到。”王弈青說,畜牧產品發生質量問題的第一責任人是企業,“發生問題的時候可以適當罵一下政府,但是主要的應該是罵企業。”
王弈青也表示,畜產品質量安全情況與規模化養殖相關。“我覺得在中國也好,廣東也好,規模化養殖沒有達到一定水平,畜產品安全永遠是一個比較難堪的話題。”“只要我們國家是以分散的農戶供應生豬為主的話,說100%安全是談不上的。”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