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營與管理的協調
豬場的經營決定管理形式,二者必須協調。生產種豬為主和生產育肥豬為主的場管理不同,提供仔豬的場與全程飼養的管理方式也不同,“公司+農戶”模式與單純飼養方式也不同。
管理與技術的協調
現在中國養豬業,管理往往落后于技術。技術措施的執行需要嚴格的管理予以保證,否則技術會達不到效果。如消毒時是不完全按操作規程執行,溫度的掌握是否符合技術要求等。
畜牧人員與獸醫人員的協調
畜牧人員與獸醫人員,因為行業觀念不同,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同。如畜牧人員注重引起應激的因素,獸醫人員注重病原控制,在仔豬斷奶環節上容易產生分歧。對待腹瀉問題上,畜牧人員注重從飼料和溫度角度找原因,而獸醫人員注重從疾病角度找原因。如果協調不好,容易產生問題,讓職工無所適從,不利于生產。其實,二者只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看似都有道理,其實都犯了以偏蓋全的錯誤。
操作水平與職工素質的協調
一些高新方法在生產中往往不能轉變成生產力,其中主要原因是職工素質低,不能正確理解進而實施這些高新技術,特別一些技術管理人員的素質影響更大。
防、治、養的協調
有人重防,有人重治,如果二者不能協調好,不能有效地防治疾病的發生。只因重預防的人會對出現的疾病不在意,忽視治療,會加劇疾病的蔓延,單純地預防將不起作用。而重治輕防,重病治愈后,病情加重病,且易循環往復,使豬群經常處于疾病的狀態之下。人們在重視防與治的同時不可忽視養的重要性,病豬更需要優越的環境條件及易消化的飼料,因這些條件可以增強豬的抗病能力,有利于早日康復。
獎罰制度與管理團隊的協調
有些豬場為提高職工生產積極性,各豬場都在實施獎罰制度(或稱效益工資).雖情況不同,獎罰制度也不同,但都存在漏洞。各豬場的獎罰制度越來越細,肴似很合理,但實際上,由于職工能力有限,或統計人員工作拖延,不能及時計算結果,造成工資發放時間推遲,最后反而降低了職工的積極性。所以任何制度的制訂,都要考慮到職工的接受程度和工作中的可操作性www.powerpigs.net。
生產與后勤的協調
生產的提高需要強有力的后勤保障,如供水、供電、供料、供藥、供暖等。如果夏天斷水,冬天斷煤,晚上斷電,飼料供應不上,對生產有影響,而且影響生產人員的工作熱情。當然,出現這個問題時,生產人員把責任推到后勤人員身上。其實,這是生產人員和后勤人員出現不協調造成。如果生產人員提前作好計劃,或經常提醒后勤人員,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
工作與休息的協調
現在的豬場,很少為職工安排休息時間。這樣看似職工每天都在工作,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每個人長期干某項工作都會有厭煩心理,效率很低,忙于應付,消磨時間。如果每星期給職工安排l天休息時間,會把工作做得更好。
各生產環節的協調
要定期做好近階段的工作計劃。計劃可以是每星期1次,也可以每月1次。計劃改變后及時通知各部門。做計劃時要考慮到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如氣候條件,疾病發生,銷路不暢等,否則會造成很大的被動。
產與銷的協調
有時生產人員只重產量,銷售人員只重價格。為考慮價格因素,可能壓欄推遲銷售,或提早出欄,給生產的計劃性及人員協調帶來不便。所以雙方要提前進行協調,盡可能減少損失。
本篇文章來源于 豬場動力網(http://www.powerpigs.net) 轉載請以鏈接形式注明出處 網址:http://www.powerpigs.net/pigfarm/201207/62607.html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