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NT color=red>?。ㄎ恼聛碓从谥袊┛驼搲?lt;/FONT><BR> 當我高三的時候,我發現高一退學學電腦的同學已經在上海拿著高薪,當我大一的時候聽說我的小學同學已經在上海當了老板,當我大三的時候驚聞我隔壁小學沒畢業的大我兩歲的鄰家姐姐已經在省城變成了百萬富婆,當我大四的時候發現瓦工的工資已經達到2000多一個月了,當我畢業的時候卻發現我馬上就要失業了...... <BR><BR> 于是我很郁悶,當初我那樣拼命考上大學是為了什么?難道象是一些政府官員所說的為提高中國人口素質作貢獻嗎?可是我馬上就要失業了,“衣食足而知禮節,倉稟足而知榮辱”,我飯都吃不上了還提高素質干什么?官員說了,中國大學生就業難主要是因為將近一半的大學生都一窩哄的到北京和東南沿海地區去就業,所以導致局部人才過剩,可是你們怎么就不想想這些地區占中國的GDP何止一半?主要的制造業服務業金融業等行業都在這些地區,不來這里就業難道都跑到西部去種地嗎?又有官員說了,主要是大學生對工作要求太高,苦的累的不干,工資低了不做,我想問一下,難道要大學生去拉人力車你才滿意嗎?我見過許多大學生和初中生一起去跑推銷,送貨,他們并不象你們說的那樣嬌氣。<BR><BR> 我也不想要多高的工資,可是現在連個1000/月的工資本科生都搶著做,很多單位都開價800,甚至更低,那我想問問各位大人,我花了將近10萬元去讀大學然后拿個幾百元一個月的工資我是不是腦子壞了?我什么時候才能把本錢掙上來,什么時候才能有錢買房子?不說在上海買房子吧,就說一般的城市,一般的房子至少也要20萬-30萬一套吧,就算我不吃不喝也要好幾十年吧? <BR><BR> 現在又有政府大人和所謂專家學者說了,大學生專業素質低,很多用人單位不滿意。那我想問問這是誰造成的呢?中國的教育制度和腐敗問題我就不說了,這大家都知道。就光說說英語吧,所有的大學幾乎都成了英語培訓班,不過四級不給學位,英語不好考研你想都別想。于是許多英語不好的學生幾乎天天看英語,整天想的事就是怎么過四級,根本無心去看專業課??佳杏⒄Z也是大頭,只要英語搞定,那你基本上就沒問題了,很多英語系的學生幾乎眼閉著就考上復旦大學,南京大學這樣重點大學的中文系,管理學,社會工作等等。那些英語本來就不錯的學生呢,就期望著更上一層樓了,于是過六級,即使不出國也去考托福,考雅思。<BR><BR> 中國這些年一直都在宣傳英語萬能論,據說學好English走遍天下都不怕,還很酷斃。其實深層次原因是利益問題,英語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了,專家教授編書賺錢,出版社賣書賺錢,名師講課開輔導班賺錢......只有我們學生在不斷的掏錢。去書店看看就知道了,著名作家的作品印數一次也不過1萬冊左右(象韓寒這樣特紅的作家除外),而英語輔導資料動輒幾萬冊,十幾萬冊,出版社富的流油了,教授腰包鼓起來了,地方GDP上去了,教育部編書專家們微笑了,而我們學生卻流下了被強奸的悲傷淚水......大學生專業素質差,根本就不能怪學生,要怪要只能怪教育部的那些大老爺們。也許是被抗議的煩了,也許是他們錢賺夠了,也許是他們不怕學生不考,最近他們終于說四級不和學位證書掛鉤了,但是用人單位一時轉變不過來,找工作還是先看四六級證書,于是學生還得考。 <BR><BR> 大學生就業是越來越難,因為高校還在不斷擴招。可是上次兩會上還有代表說中國的大學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特別是和西方相比較占人口的比例偏低。什么都和西方比,連學費也和西方看齊,結果學費狂漲,學生上不起學,銀行也不貸款,即使被政府逼急了也就做做樣子。其實西方的大學學費是按人均收入的比例來算是很低的,比如說美國,他們人均收入是22000多美元,可是公立大學學費才9000多美元(以前更低),這在西方國家中已經算很貴的了,法國加拿大英國等普遍是2000美元左右,而他們的人均收入都是2000萬美元左右,貧困學生可以申請免費和助學金,而且比例是很大的。中國年人均收入8000元人民幣(有多大水分還值得懷疑),一般學校的學費卻達到5000-6000元,好點的專業達到10000元。這樣高的學費造成的后果是經常是一家人供應一個孩子上學都供不起,于是出現許多感人的悲劇。而中國高校的亂收費都出了名的,連清華北大都參與,教育部也不例外,和高校一起發了橫財。高校的瘋狂擴招造成高校的瘋狂擴建,于是又造成教育成本的瘋狂上漲,兩會上又有教育界的代表說了,如果不擴招那將造成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最終受損害的是國家。<BR><BR> 那我們不禁要問,難道你讓大家都上大學,然后再失業?你到是把成本收回來了,為國家挽回了損失,卻害苦了普通百姓和他們的孩子。最近出現某地區大規模的學生拒絕參加高考的現象,也說明中國大學擴招已經走入了死胡同了。而那些賣淫的女生,的確大部分都是被學費和生活費所逼,助學貸款根本是個安慰大眾的騙局,只有那些有關系的極少數人能搞到。他們也知道大學畢業不好就業,但是已經花了那么多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半途而費又太可惜,真是雞肋噢,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BR><BR> 教育部還在吹噓2005年本科就業率達到90%以上,其實根本就是屁話,因為現在大學的招生計劃直接和就業率掛鉤,就業率低就意味著不能招那么多的學生,于是許多學校造假,學生找不到工作不發畢業證,學生被逼無奈只好和用人單位簽訂假合同或自己偽造,真實就業率大概在60%左右。那中國大學到底要怎么辦?怎么擴大就業?其實這個問題真的很難辦,就算大學現在全部都不擴招了(這是不可能的)維持現有規模,中國每年也容納不了那么多的人就業,各個行業已經飽和。唯一的辦法是進行行業調整,發展和開放一些新的行業和領域,特別是發展服務業,開放金融業等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已經成為過去。 <BR><BR> 教育部,你就不要再害人了好不好?我代表全國的大學生跪下來求你了,我現在是被害了,我不希望再有人被害,因為我很善良。<BR>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