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0363|回復: 5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蚯蚓的養殖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6-5-27 12:57: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蚯蚓養殖作為一個行業已在我國蓬勃發展,其產品已被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醫藥、環保、畜牧、食品及輕工業等領域。2004年蚯蚓僅用于制藥一項就達1萬多噸,利用蚯蚓還可加工成抗病的高動物蛋白飼料。蚯蚓糞的利用也非常廣泛,現已開發出花卉專用肥、草坪專用肥、果樹專用肥、綠色蔬菜肥以及利用蚯蚓糞加工成畜禽及魚的飼料等。蚯蚓業作為一個朝陽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
      養殖技術蚯蚓是喜溫、喜濕、喜安靜、喜黑暗的穴居動物,一生均在土壤中度過。以腐爛的有機質廢物為食,喜食帶有酸甜味的食物,目前人工養殖蚯蚓主要采用牛糞,也有的利用糖渣、豬糞、雞糞、農作物秸稈及生活垃圾等。適合人工養殖的蚯蚓應選擇那些生長發育快、繁殖力強、適應性廣、壽命長、易馴化管理的種類。目前最優良的品種有大平二號、北星二號等,它們是赤子愛勝蚓經人工馴化的品種,其他還有環毛蚓、愛勝蚓、杜拉蚓等等。本公司養殖推廣的品種是大平二號。
      蚯蚓的生活習性蚯蚓是變溫動物,體溫隨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一般來說,蚯蚓的活動溫度在5℃-30℃范圍內,0℃-5℃進入休眠狀態,0℃以下死亡,最適宜溫度為15℃-25℃,在此溫度范圍內蚯蚓能最好的發育與繁殖,40℃以上死亡。蚯蚓卵最適宜的孵化溫度為20℃-25℃。以上溫度指的是基料溫度,如當空氣溫度為0℃時,基料溫度在12℃左右,當空氣溫度為38℃時,基料溫度卻只有28℃,這是因為基料中含有大量水分。基料的處理一般分通風干燥和發酵兩種方法,以發酵法處理基料效果最好。
      蚯蚓沒有特別的呼吸器官,它是利用皮膚進行呼吸的,所以蚯蚓體必須保持濕潤,一般基料濕度應保持在60%左右。蚯蚓對不同的濕度條件也有暫時的忍受能力,為了求得生存,它們有時轉移到適宜的環境里去,有時通過休眠、滯育、降低新陳代謝強度等,以減少水分消耗,但這將嚴重影響蚯蚓的生長和經濟效益。
      蚯蚓屬雌雄同體動物,無疫病,繁殖率極高,壽命一般1-3年。蚯蚓卵經21天孵化后,生長60天左右性成熟,成蟲交配5-8天開始產卵,之后每隔一天產一個卵。頭三個卵每卵孵化1-3條蚯蚓,之后的卵每卵孵化4-7條蚯蚓。蚯蚓生長到100天后生長減慢,因此我們在蚯蚓生長到90-100天時蚯蚓效益最高。
      養殖方式露天養殖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首先將土地整平,鎮壓,將處理好的基料,床1.1米寬、路l米寬做床,高度在15-20厘米之間,然后澆兩遍透水,將基料翻一遍,再澆—遍水,等到基料濕度到60%左右時就可以下種了。蚯蚓種下種最經濟的密度為每平方米3000—5000條。管理上要注意以下五點:一是下種后一個月左右要翻一次床,二是高溫季節注意保濕降溫,三是大雨天要注意排水,四是入冬前要及時利用塑料布及草簾覆蓋,保證蚯蚓安全越冬,五是要天天注意蚯蚓床的溫度、濕度、產卵、孵化、攝食情況、敵害侵擾及異常現象等。
      屋內或大棚養殖養殖管理方式基本和露天養殖一樣,主要注意通風和冬季保溫。只要保持好冬季屋內和大棚溫度,經濟收入要比露天養殖法高15%—30%。
      效益分析按一畝地計算第一年投資:用基料100方,40元/方,計4000元,蚯蚓種210公斤,20元/公斤,計4200元,占地費300元/畝,生產性費用1500元,合計每畝投資10000元。
      第一年收入:蚯蚓1500公斤,8元/公斤,計12000元,蚯蚓糞30立方米,120元/立方米,計3600元,合計每畝收入15600元。
      純利潤:15600元-10000元=5600元
      第二年之后,由于每畝地不再投入蚯蚓種費用,而每畝蚯蚓產量可達2000—2500公斤,某些生產資料還可重復利用,每畝純利潤可達15000—20000元。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6-5-28 08:07:55 | 只看該作者

    re:估計應該是干的 真的這個價 我懷疑[em...

    估計應該是干的 真的這個價 我懷疑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06-5-27 12:59:11 | 只看該作者

    re:[COLOR=red][B]如何讓蚯蚓高...

    如何讓蚯蚓高產
    分期飼養 按蚯蚓個體的發育階段而給予不同的養殖管理,是蚯蚓人工養殖能否取得高產的關鍵。傳統的“幾世同堂”混養法,由于在采收利用上無法分別大小:超過最佳收獲期的成蚓,來不及采收,浪費餌料和養殖設備;未到最佳收獲期的幼蚓,采收了則降低產量,人工分揀又增加勞動強度。人工養殖時,須建立專門的種蚓池與生產蚓池。
    薄飼勤除 成蚓每月投料兩次,除蚓糞、取蚓繭或倒翻飼育床三四次,每次給料厚度為15厘米至20厘米,始終保持餌料新鮮透氣,創造蚯蚓最佳生態環境。 適時采收 在以往的資料中,介紹年收獲蚯蚓3次至5次。但在生產中發現,在飼料充足的情況下,利用蚯蚓生長繁殖的優勢期(性成熟前后,以蚓體出現環節為標志)實行短期(一般以1個月為宜)高密度養殖,而又增加采收次數,及時調節和降低種群密度,保持生長量和采收量的動態平衡,是奪取蚯蚓高產的關鍵。
    輪換更新 通過種蚓的不斷更新和養殖床的周期輪換,不僅保證了種群的旺盛,而且也避免了在同一床位長期養殖同一蚓群而形成的種群自然衰退。種蚓宜每三四月更新一次。
    養殖管理 蚯蚓養殖分種蚓、蚓繭孵化、前期幼蚓、后期幼蚓和成蚓等幾個時期。不同時期的管理要求如下: (1)種蚓管理。養殖密度宜控制在每平方米2公斤至2.5公斤或每平方米1萬條至1.5萬條,每隔六七天清除一次蚓糞,采收的蚓繭投入孵化床保濕孵化,同時翻倒種蚓床,用側投法補料,以改善飼育床生態條件,以利繁殖。 (2)孵化床的管理。孵化基厚度以10厘米至15厘米為宜,孵化基要保持碎細和濕潤,每平方米可孵蚓繭5萬至6萬個,孵化基每月用鐵叉松動一兩次,以利通氣與幼蚓成活。 (3)前期幼蚓管理。待孵化基大部分糞化時,要及時除糞,用下投法補料并及時擴床,以降低幼蚓密度。 (4)后期幼蚓和成蚓管理。后期幼蚓生長迅速,要增加除糞補料次數,用下投法補料并及時擴床養殖;當性成熟進入繁殖期后,要發揮蚯蚓生產和產繭優勢,不失時機地降低養殖密度或及時采收利用,或取代舊的種蚓。 養殖密度的控制 蚯蚓養殖的最佳密度,以每平方米2.8公斤至3.1公斤或每平方米2萬條為宜,在此范圍內,投種少、產量高。前期幼蚓養殖密度可稍大于每平米3萬條或每平方米2.5公斤;后期幼蚓至成蚓養殖密度可逐漸降至每平方米2萬條左右。進行密度控制應與輪換更新結合起來,將種蚓床、孵化床、前期幼蚓床、后期幼蚓床按1:1:2:4的面積比建造,結合擴床養殖,即可達到控制密度的要求。
    地毯
     樓主| 發表于 2006-5-27 13:00:33 | 只看該作者

    re:[COLOR=red][B]蚯蚓養殖—蚯...

    蚯蚓養殖—蚯蚓的生活習性
    養殖任何一種動物,都必須先了解它的生活習性,然后跟據它的生活習性進行恰當的日常管理,就可得到較好的經濟效益。如果不了解它的生活習性,盲目的飼養就不可能得到良好的效益。有時可能適得其反,所以養殖之前,必須了解所養動物的生活習性,養殖蚯蚓也是一樣,要想養好蚯蚓,并收到良好的效益,就必須首先了解蚯蚓的生活習性,再根據蚯蚓的生活習性搞好日常管理。 由于蚯蚓品種較多,生活環境和喜食飼料也各不相同,所以它們的生活習性也略有差別,但是喜溫、喜濕、喜暗、喜透氣、怕光、怕鹽、怕震、怕辣食卻是共同的,在此逐一介紹,供養殖者參考。
    1、喜溫怕冷熱性
    蚯蚓喜歡生活在溫暖的環境中,它怕冷也怕熱。在0℃—5℃休眠,32℃以上停止生長,在40℃以上死亡,適宜溫度為15℃—30℃,最佳溫度是20℃—25℃,我們要想獲得良好的養殖效益,那就要常年保持最佳溫度為20℃—25℃的養殖環境。
    2、喜濕怕浸性
    蚯蚓喜歡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不能過于干燥,但也不能過于潮濕,不能浸泡(水蚯蚓除外)。這里所說的喜濕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飼養基土的濕度,二是空氣濕度,一般飼養基土的濕度要求在40%—60%,(手握基土指縫見水而不流下為好),空氣的相對濕度調節到60%—80%為好。
    3、喜暗怕光性
    蚯蚓喜歡生活在黑暗處,一般是鉆在土層下覓食或鉆在基料中覓食,黑夜時也有爬出地面覓食的。因怕光所以養成了晝伏夜出的習性。蚯蚓雖然沒有眼睛,看不到光,但全身布滿了感光器官,強光對蚯蚓的生長、繁殖極為不利,所以蚯蚓總在黑暗處活動,養殖環境應選在陰暗處。
    4、喜甜怕辣性
    蚯蚓喜吃酸、甜、腥食料,如爛西紅柿、西瓜皮、爛水果、洗魚水等。最怕吃辣味食料,如大蔥、大蒜、辣椒等,用城市的生活垃圾喂蚯蚓應把辣味食料挑出再喂。
    5、喜靜怕震性
    蚯蚓喜歡生活在安靜的環境中,最怕震動。養殖場應選在安靜的處所。不要震動或經常上下翻動基料土。經常震動將會對蚯蚓的生長繁殖造成不良的影響。
    6、喜酸怕鹽性
    蚯蚓喜歡生活在偏酸或中性的土壤中,或有水源的環境中,最怕接近鹽、堿性土壤,或鹽堿性水源。如遇到鹽堿性土壤或水源,要調整酸堿度。過堿要用磷酸二氫銨調整,還可用2%的石炭水調整,否則蚯蚓不能生存。
    5
     樓主| 發表于 2006-5-27 13:01:34 | 只看該作者

    re:[COLOR=red][B]簡便易行的水...

    簡便易行的水蚯蚓坑養法
      養殖名特優水產品,飼料是其重要的物質基礎與制約因素,它關系著飼養品種的成敗與效益好壞。水蚯蚓繁殖快、營養價值高(干物質中含粗蛋白62%,必需氨基酸總和達35%,氮回收率達98%),是許多水生動物苗種期喜食的開口餌料,更是鱘、魚危、鯉、鯽、鰍、娃娃魚及黃鱔等底棲魚的主要食糧。水生蚯蚓中適于養殖的種類有:蘇氏尾鰓蚓和霍氏水蚓。養好水蚯蚓,可為養殖水產品提供長期穩定的優質動物飼料,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和養成品質。這里介紹一種簡便易行的水蚯蚓坑養法。

      一、水蚯蚓的生活繁殖習性

      水蚯蚓個體不大,長約100毫米,但群體產量較高。尾鰓蚓和水絲蚓的區別是前者有尾鰓,尾部常露出泥外,隨水擺動呼吸,缺氧時顫動加快;后者沒有尾鰓。水蚯蚓喜生活在有機質豐富的微泥水域的淤泥中,一般潛伏在泥面下10厘米~25厘米處,低溫時深藏于泥中。水蚯蚓喜暗畏光,不能在陽光下曝曬,以食泥土吸取其中的有機腐植質、細菌、藻類為生。水蚯蚓2個月左右性成熟,雌雄同體,異體受精,卵粒包藏在透明膠質膜構成的囊狀蚓繭中。一般一個蚓繭內含卵1~4粒,多則7粒。生殖期每一成體可排出蚓繭2~6個。水溫在22~32℃時,孵化期一般為10~15天,人工培養的壽命約3個月。

      二、坑養方法

      1.坑池條件

      建造一個適于水生蚯蚓生活的生態環境,要求微流水、土質疏松、腐植質豐富、避光等。坑池可以新掘或利用與溝渠相通的水坑改建,面積視需要而定,3~5平方米(長寬比為3∶1~5∶1)為宜,水深20~25厘米,底部用保水性好的黃土或三合土筑底,并設進排水口。一般進排口應分開,一端進水一端排水。在引種入坑前,還要培養好底泥,最好是挖肥沃的魚池淤泥,鋪在坑底,厚10厘米,然后每平方米加入畜禽糞或農家肥7.5~10公斤,最后加入經發酵后的餅、麩、糠糟等。

      2.引種入坑

      引種量視水質、泥質、糞肥來源與季節而定。肥源、混合飼料源等充足,引種量大,產量高。一般每平方米放種蚓0.25~0.5公斤。培養30~45天后,每畝日采收量可達10~15公斤,最高可達48公斤。

      3.管理

      保持微流水,以使水質清新,溶氧量較高,加速代謝產物的散逸,增加蚯蚓的攝食生長。一般水流的流速以2~8厘米/秒為度。速度不能太快,如太快水流會沖走營養物質和蚓繭,影響產出。蚯蚓引種后,應每隔2~3天投飼一次。若投入的是精飼料,餌料系數為2.6左右;若用豬、牛糞,餌料系數為7.8~10.4。

      4.采收

      可在晚上減少水流量或斷水,造成第二天早上或上午坑內缺氧,水蚯蚓就會被迫群聚成團浮于泥表或上浮至水面,用撈子撈取即可。

    6
     樓主| 發表于 2006-5-27 13:04:51 | 只看該作者

    re:[COLOR=red][B]為什么蚯蚓斷...

    為什么蚯蚓斷成兩節后還能再生
    在自然界里,一般的動物,如果把它們的身體切成兩段,肯定很快就會死去。

    但是蚯蚓卻不一樣,它有特殊的再生本領,如果你把一條蚯蚓攔腰切斷,它不但不會死去,反而會變成兩條完整的蚯蚓。這是為什么呢?蚯蚓是一種低等的環節動物,雖然它也有頭、有尾、有口腔、腸胃和肛門。但它的整個身體就像由兩條兩頭尖的“管子”套在一起組成的,外面一層是一不一環連起來的體壁,其中有由中胚層細胞組成的肌肉系統,體內便是一條消化道,從頭到尾貫穿在一層層的隔膜中間。在內外兩條“管子”之間,被體腔液充滿著。

    當蚯蚓被切成兩段時,它斷面上的肌肉組織立即收縮,一部分肌肉便迅速自己溶解,形成新的細胞團,同時白血球聚集在切面上,形成栓塞,使傷口迅速閉合。位于體腔中隔里的原生細胞迅速遷移到切面上來與自己溶解的肌肉細胞一起,在切面上形成結節狀的再生芽。與此同時體內的消化道、神經系統、血管等組織的細胞,通過大量的有絲分裂,迅速地向再生芽里生長。就這樣,隨著細胞的不斷增生,缺少頭的一段的切面上,會長出一個新的頭來;缺少尾巴那一段的切面上,會長出一條尾巴來。這樣一條蚯蚓就變成了兩條完整的蚯蚓。
    7
     樓主| 發表于 2006-5-27 13:16:33 | 只看該作者

    re:[COLOR=red][B]適合人工養殖...

    適合人工養殖的蚯蚓品種
    1、威廉環毛蚓。一般長90-250毫米,寬5-10毫米,背面青黃、灰綠或灰青色,背中線青灰色,環帶14-16節。目前在江蘇、上海一帶養殖較多,在自然界中常棲于樹林草地較深土層和村莊周圍肥土中。
    2、湖北環毛蚓。體細長,有70-220毫米長,寬3-6毫米,體節110-1338節,全身草綠色,背中線紫綠或深綠色,常見一紅色的背血管。腹面灰色,尾部體腔液中常有寶藍色瑩光。環帶3節,乳黃或棕黃色,是繁殖率較高和適應性較廣的品種,常棲于溫度較大的溝渠近水處和山溝陰溫處,較耐低溫,秋后可在落水的綠肥田中放養。
    3、參環毛蚓。個體較大,長120-400毫米,寬6-12毫米,背面紫灰色,后部顏色較深,剛毛圈稍白,為中藥材常用蚯蚓,分布于湖南、廣東、廣西、福建等地,較難定居,在優質土壤的草地和灌溉條件較好的果園和苗圃中養較好。
    4、白頸環毛蚓。長80-150毫米,寬2.5-5毫米,背色中灰色或栗色,后部淡綠色。環帶3節(位于第14-16節),腹面無剛毛。分布于長江中下游一帶,具有分布較廣、定居性較好的特點,宜在菜地、紅薯等作物地里養殖。
    5、愛勝屬蚯蚓。本屬近20種,在歐洲、北美分布較廣,在我國各省區都有發現。目前世界上養殖最普遍的就是本屬的赤子愛勝蚓和紅色愛勝蚓。
    6、赤子愛勝蚓。長60-130毫米,寬3-5毫米,成熟體重0.4-1.2元,全身80-110個環節,環節帶位于第25-33節。背孔自4、5節開始,背面及側面橙紅或栗紅色,節間溝無色,外觀有明顯條紋,尾部兩側姜黃色,愈老愈深,體扁而尾略成鷹嘴鉤,喜在廄肥、爛草堆、污泥、垃圾場生活,具有趨肥性強、繁殖率高、定居性好、肉質肥厚及營養價值高等優點
    8
     樓主| 發表于 2006-5-27 13:18:20 | 只看該作者

    re:[COLOR=red][B]蚯蚓的高產措...

    蚯蚓的高產措施
     一、分期飼養
      按蚯蚓個體的發育階段而給予不同的養殖管理,是蚯蚓人工養殖能否取得高產的關鍵。傳統的“幾世同堂”混養法,由于在采收利用上無法分別大小:超過最佳收獲期的成蚓,來不及采收,浪費餌料和養殖設備;未到最佳收獲期的幼蚓,采收了則降低產量,人工分揀又增加勞動強度。人工養殖時,須建立專門的種蚓池與生產蚓池。

      二、薄飼勤除

      成蚓每月投料兩次,除蚓糞、取蚓繭或倒翻飼育床三四次,每次給料厚度為15厘米至20厘米,始終保持餌料新鮮透氣,創造蚯蚓最佳生態環境。 適時采收 在以往的資料中,介紹年收獲蚯蚓3次至5次。但在生產中發現,在飼料充足的情況下,利用蚯蚓生長繁殖的優勢期(性成熟前后,以蚓體出現環節為標志)實行短期(一般以1個月為宜)高密度養殖,而又增加采收次數,及時調節和降低種群密度,保持生長量和采收量的動態平衡,是奪取蚯蚓高產的關鍵。

      三、輪換更新

      通過種蚓的不斷更新和養殖床的周期輪換,不僅保證了種群的旺盛,而且也避免了在同一床位長期養殖同一蚓群而形成的種群自然衰退。種蚓宜每三四月更新一次。

      四、養殖管理

      蚯蚓養殖分種蚓、蚓繭孵化、前期幼蚓、后期幼蚓和成蚓等幾個時期。不同時期的管理要求如下:

      1、種蚓管理。養殖密度宜控制在每平方米2公斤至2.5公斤或每平方米1萬條至1.5萬條,每隔六七天清除一次蚓糞,采收的蚓繭投入孵化床保濕孵化,同時翻倒種蚓床,用側投法補料,以改善飼育床生態條件,以利繁殖。

      2、孵化床的管理。孵化基厚度以10厘米至15厘米為宜,孵化基要保持碎細和濕潤,每平方米可孵蚓繭5萬至6萬個,孵化基每月用鐵叉松動一兩次,以利通氣與幼蚓成活。

      3、前期幼蚓管理。待孵化基大部分糞化時,要及時除糞,用下投法補料并及時擴床,以降低幼蚓密度。

      4、后期幼蚓和成蚓管理。后期幼蚓生長迅速,要增加除糞補料次數,用下投法補料并及時擴床養殖;當性成熟進入繁殖期后,要發揮蚯蚓生產和產繭優勢,不失時機地降低養殖密度或及時采收利用,或取代舊的種蚓。

      五、養殖密度的控制

      蚯蚓養殖的最佳密度,以每平方米2.8公斤至3.1公斤或每平方米2萬條為宜,在此范圍內,投種少、產量高。前期幼蚓養殖密度可稍大于每平米3萬條或每平方米2.5公斤;后期幼蚓至成蚓養殖密度可逐漸降至每平方米2萬條左右。進行密度控制應與輪換更新結合起來,將種蚓床、孵化床、前期幼蚓床、后期幼蚓床按1∶1∶2:4的面積比建造,結合擴床養殖,即可達到控制密度的要求。

    9
     樓主| 發表于 2006-5-27 13:19:18 | 只看該作者

    re:[COLOR=red][B]不同的用途蚯...

    不同的用途蚯蚓品種
     在蚯蚓養殖中,要根據所需蚯蚓用途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蚯蚓品種,才能收到預期的養殖效益。介紹幾種不同用途的蚯蚓:

      1、作中藥材

      適宜養殖的蚯蚓品種主要是參環毛蚓,又名廣地龍。該品種個體較大,長120毫米~400毫米,直徑6毫米~12毫米,背面紫灰色,后部顏色較深,剛毛圈稍白,喜南方氣候,食肥沃土壤。

      2、產糞肥農田 

      這種用途的蚯蚓品種主要有白莖環毛蚓,體長80毫米~150毫米,直徑2.5毫米~5毫米,背部中灰色或栗色,后部淡綠色,腹面無剛毛,喜南方氣候和在肥沃的菜地、紅薯田中生活,松土、產糞,肥田效果較好。

      3、作水產餌料

      代表品種有湖北環毛蚓等。該品種長70毫米~220毫米,直徑3毫米~6毫米,全身草綠色,背中線紫綠或深綠色,常見一紅色的背血管,腹面灰色,尾部體腔中常有寶藍色瑩光。環帶三節,乳黃或棕黃色,喜潮濕環境,宜在池、塘、河邊濕度較大的泥土中生活,在水中存活時間長,不污染水質。

      4、林業用蚯蚓

      該類蚯蚓主要有威廉環毛蚓,長90毫米~250毫米,直徑5毫米~10毫米,背面青灰、灰綠或灰黃色,背中線青灰色,喜在林、草、花圃地下生活,產糞肥田。

      5、生產蚯蚓肉、蚯蚓糞

      這種蚯蚓為愛勝屬類,較常見的是赤子愛勝蚓,全身80個~110個環節,環帶位于第25節~33節。自4節~5節開始,背面及側面橙紅或栗紅色,節間溝無色,外觀有明顯條紋,尾部兩側姜黃色,愈老愈深,體扁而尾略成鉤狀,適宜我國多地區養殖,喜吃垃圾和畜禽糞。

    10
     樓主| 發表于 2006-5-27 13:20:13 | 只看該作者

    re:[COLOR=red][B]蚯蚓的春季管...

    蚯蚓的春季管理與病害防治
    立春過后,氣溫開始回升,當溫度穩定在10℃以上時,蚯蚓開始活動覓食。在此期間的飼養管理主要應做好兩點。
      一、飼養管理

    1、將新備好的飼料添加在新床上面或埋在下面。如果新床較多,從老床分過來的陳料有限,可在新床里設幾個點,使蚯蚓在接觸新料前有一個緩沖時期。越冬床在分出大量陳料和蚯蚓以后,也應及時添加新料,以適應蚯蚓生長的需要。

    2、由于春天溫度適宜,蚯蚓繁殖很快,要盡量擴大養殖床面,投足飼料。可以開挖正規的養殖坑,也可能采用季節性的堆肥式、土溝式等進行簡易養殖,只要飼料和種蚓供應充足,應盡量擴大養殖面積。需要注意的是:春季雨水多,養殖場地周圍要做好開溝排水工作,料堆要呈龜背形,上置覆蓋物,使雨水流到坑外。由于雨水多造成料床濕度大時,要及時通氣排濕。陰天,可減少覆蓋物,特別是露水濃重的夜晚,可揭開覆蓋物,使蚯蚓大部分爬到料床表面,享受露水的潤澤,對交配、產卵和生長都有促進作用。另外,還須防止蚯蚓密度過大,每平方米成蚓達到10000條時,要選擇晴天及時進行分離或提取。

      二、蚯蚓常見病害的防治。

    1、蚯蚓全部或局部急速癱瘓,北部排出黃色或草綠色體液,并成堆死亡。這是飼料中含有毒素或毒氣所致,應迅速減薄料床,清除有毒飼料,疏松料床,加入蚯蚓糞吸附毒氣,讓蚯蚓潛到底層休整,以期慢慢適應。

    2、蚯蚓體出志植靠萁梗?

    3、飼料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碳水化合物,或是含鹽分過高時,經細菌作用容易引起酸化,可導致蚯蚓發生胃酸過多癥,全身出現痙攣狀結節,環帶紅腫,身體變粗變短,全身分泌粘液增多,在養殖床轉圈爬行,或鉆到床底層不吃不動,最后全身變白而死亡。有的病蚓死亡前還出現體節斷裂現象。此時,應盡快掀開覆蓋物,讓蚓床通氣,并噴灑蘇打水、石膏粉等進行中和。

    4、當蚓床濕度過大,飼料PH值過高時,會使蚯蚓體水腫膨大,精神呆滯,拼命向外爬,背部冒出體液,停食而亡。也可引起蚓繭破裂,或使新產下的蚓繭兩端不能收口而染菌霉爛。發現這種情況后,要開溝瀝水,將爬到表層的蚯蚓清理到另外的池中。同時要在原料中添加過磷酸鈣粉或醋渣、酒精渣進行中和,過一段時間再用一次,以保證效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16:3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 库车县| 中西区| 奎屯市| 嵩明县| 胶南市| 肥乡县| 远安县| 广宁县| 乡宁县| 抚州市| 伊金霍洛旗| 江阴市| 汾阳市| 视频| 绥中县| 鸡西市| 南溪县| 延寿县| 石林| 兰西县| 漳州市| 安宁市| 尉犁县| 临清市| 会理县| 阿勒泰市| 进贤县| 宁阳县| 河北区| 改则县| 莱西市| 南城县| 苍梧县| 屏南县| 石林| 勃利县| 米林县| 泸定县| 黎平县|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