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粕發酵工藝
發酵豆粕屬于發酵飼料中的一種,所謂發酵飼料,就是利用微生物在飼料原料中的生長繁殖和新陳代謝,積累有用的菌體、酶和中間代謝產物來生產加工和調制的飼料,因此也稱為微生物飼料[17]。
發酵豆粕在1983年王厚德教授發現的扣囊擬內孢霉時就已有研究??勰覕M內孢霉 Endomycopsis Sp是從酒精廢醪中分離出的一株酵母菌,在固態基質上的好氧條件下可大量繁殖,并可達到較高的細胞數。用固體菌種地面蒲層發酵曬干,以豆粕為主作原料,無毒性問題,由于量小,產品質量易于控制,生物效價較高,只要適當平衡賴、蛋氨酸、鈣磷后,接近或超過秘魯魚粉,產品一度供不應求[18]。
豆類發酵一般流程:精選大豆—清洗—浸泡—脫皮—蒸煮—冷卻—調酸—接種混勻—發酵—成品 [19]
常規豆粕發酵工藝:常規豆粕發酵采用米粉作發酵基質生產根霉孢子作為發酵劑,發酵時間要48-72h。傳統發酵豆粕的發酵劑主要有三種: (1)前一批發酵豆粕飼料; (2) 以前豆粕發酵時使用的覆蓋物中霉菌殘留物; (3) 高熱過度生長真菌菌絲體。
而吳定等用少孢根霉RT-3菌絲作發酵劑發酵豆粕新工藝,使得發酵時間縮短了24~36 h。主要的步驟是先將豆粕置高壓鍋115℃、20 min ,取出加適量水,加10%麩皮,再用乳酸酸化基質,混勻,接種發酵劑,再混勻,置39℃培養。待菌絲將豆粕完全覆蓋,結成塊后,40~50℃真空干燥,粉碎成顆粒飼料。利用菌種對豆粕進行發酵,生產大豆異黃酮甙元,提高豆粕的經濟附加值[8]。
也有的采用多菌種作發酵劑對豆粕進行混合發酵,如姚曉紅等用酵母菌y-021、y-028 、乳酸菌Lc三種菌株共同作用于豆粕中[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