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經過去。回首這一年,生豬存欄延續下滑之勢、生產績效提升,受非洲豬瘟影響豬價高低起伏,生豬規模化集中度快速提升,母豬結構不斷優化、存欄底部盤桓,中美貿易摩擦境況致豬肉進口國份額更迭。2018年是中國養豬業跌宕起伏的一年,我們將持續用數據呈現2018年養豬業的全貌。 1、2016-2018年各月生豬存欄變化 生豬存欄:萬頭 圖1 2016-2018年各月生豬存欄變化 (資料來源:根據政府網數據整理) 從圖1可以看出,2016-2018年,全年生豬平均存欄分別為37345、34717和32010萬頭。2017年與2016年相比存欄下降7.04%,2018年與2017年相比下降7.80%。 2、2016-2018年各月能繁母豬存欄變化 能繁母豬存欄:萬頭 圖2 2016-2018年各月能繁母豬變化 (資料來源:根據政府網數據整理) 從圖2可以看出,2016-2018年,全年能繁母豬平均存欄分別為3737、3558和3215萬頭。2017年與2016年相比能繁母豬存欄下降4.79%,2018年與2017年相比下降9.64%。 圖3 2016-2018年存欄和能繁母豬變化 (資料來源:根據政府網數據整理) 3、2005-2018年全國生豬存欄變化 生豬存欄:萬頭 圖4 2005-2018年全國生豬年底存欄量變化 (資料來源:根據歷年國家統計公報) 從圖4可以看出,2005年到2018年間,前幾年生豬存欄數較高,至2015年出現較大幅度降低,之后逐年降低,說明養殖戶養殖數量下降。 4、2005-2018年全國能繁母豬存欄變化 能繁母豬存欄:萬頭 圖5 2005-2018年全國能繁母豬年底存欄量變化 (資料來源:根據歷年國家統計公報) 從圖5可以看出,2005年到2018年這13年間,前10年,2006年年底能繁母豬存欄為最低,2014年之后,能繁母豬數量逐漸減少。 5、總結 2018年6月份開始,生豬存欄打破歷年季節性上升的規律出現下滑。受前期豬價低迷影響,生豬存欄持續下降,養殖戶補欄積極性偏低,后期受非洲豬瘟影響,活豬跨省調運受限,養殖量偏大省份輸出受困,養殖戶被迫壓欄待售,生豬存欄量有所回升,但整體來看,2018年生豬存欄延續下滑之勢。 2018年能繁母豬存欄量繼續向下筑底,隨著養殖規模的變遷,散戶加速退出養殖圈,家庭養殖農場以及規模化養殖企業集中度提升,能繁母豬存欄數進一步清洗;進入養殖周期的下行通道后,生豬養殖端在不斷地更新母豬繁殖能力,以“去其槽粕,留其精華”為核心,積極淘汰胎齡偏老,產仔數量偏低,且存在明顯疾病的經產母豬,對于選留和選購母豬的標準提高,保證產能穩定輸出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減少成本浪費。 原創: 甄夢瑩 轉自:種豬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