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母豬產奶量調節機制的認識是養豬人做好泌乳期管理的關鍵。

哺乳仔豬吮奶是乳腺發育和母豬持續泌乳的關鍵因素之一。乳房發育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發育大部分發生在懷孕的最后三分之一時期,之后在哺乳期繼續發育,再到斷奶期,乳腺就開始衰退,然后在下一輪妊娠時再開始發育。 在乳房退化時,乳腺經歷了快速和巨大的實質組織衰退變化,如果哺乳期乳房沒有定期泌乳的話,也會發生衰退變化。事實上,衰退的模式相似于斷奶期或泌乳期的乳房退化。產后12-14h內哺乳是不足以維持泌乳和衰退過程的,早期泌乳中第一天哺乳發生衰退是可逆過程,如果乳房已經使用了3天發生衰退,這個過程則是不可逆的。 然而,一個乳房的奶產量在頭24h產的屬于“挽救性”的,它在整個泌乳期內產量一直保持較低水平。哺乳不僅僅會影響泌乳期的產奶量,也似乎會影響到下一個泌乳期。的確,第一胎次的非泌乳乳腺將會減少第二胎次的乳腺發育和產奶量。 泌乳早期仔豬的護理行為也會受到影響,這個變化表現在乳腺沒有使用的話,第二胎的仔豬會吃不飽。然而,熟不知同樣的狀況會發生在第二和第三次泌乳之間。 此外,大家所不知道的指標是:為了確保下次泌乳期達到最大產奶量,本次泌乳期所必須的最低泌乳量。 來源:pigprogress 譯者:IRIS 新聞發布日期:2013年8月29日
該貼已經同步到 007畜牧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