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畜牧業司根據《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和《全國畜牧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制定了《全國節糧型畜牧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從政策層面為節糧型畜牧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未來我國的糧食需求將呈現剛性增長的趨勢,由于受耕地減少、資源短缺等因素的制約,我國糧食的供求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發展節糧型畜牧業是保障畜產品有效供給、緩解糧食供求矛盾、豐富居民膳食結構的重要舉措。 我國已熟練掌握了包括肉種雞、商品雞飼養技術、孵化技術、飼料營養和飼料產品加工技術、疾病預防與控制、生物安全措施等肉雞養殖環節所必需的技術,雞肉生產效率逐步提高。就飼料轉化率來說,雞肉生產比豬肉更具優勢,特別是隨著白羽快大型肉雞生產性能的不斷提高,生產單位雞肉所消耗的飼料呈下降趨勢,符合節糧型畜牧業的發展方向。 雞肉在肉品中的消費比重逐年遞增 我國白羽肉雞產業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步,經過近30年的努力,已成為農業產業化中發展最迅速的行業。肉雞存欄量從1985年的13億只增加到2011年的近90億只,雞肉產量從1985年的110萬噸增加到2011年的1300余萬噸,年增長率在5%左右。 以雞肉為代表的白肉消費比重逐年遞增,從1980年的11.25%持續上升到目前的21.04%,并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持續增長。目前國內雞肉消費仍存在城鄉及東西部地區之間的不平衡,但是隨著我國人口數量增加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預計今后我國雞肉消費量將出現較快的增長。 白羽肉雞的產能擴張勢頭明顯 相對于黃羽肉雞,白羽肉雞的養殖、屠宰分割、雞肉制品深加工、冷凍冷藏、物流配送、批發零售等環節更具優勢,并涌現出一批規模較大的白羽肉雞養殖加工龍頭企業,這些龍頭企業的發展如火如荼。山東益生公司2012年計劃在江蘇省睢寧縣投資90萬套父母代肉種雞飼養項目,總投資預計2.2億~2.5億元,項目建設周期18個月。福建圣農公司2012年將在福建省浦城縣建設“年產12000萬羽白羽肉雞工程及配套項目”,預計在上半年完成前期所有工作事項,并在下半年正式進入建設階段。山東民和公司2012年將繼續推進商品肉雞養殖與肉雞屠宰加工項目建設,促使商品代肉雞養殖及肉雞屠宰加工環節產能得到較大幅度的提升。 白羽肉雞產品以分割為主,一只2.5公斤的商品肉雞可以精細分割并加工出多達300個品種規格,提供給麥當勞、肯德基等大型快餐企業、超市及其他食品加工與零售環節,消費群體為工廠、學校、航空等集團消費以及加工成熟制品出口,市場空間大。而黃羽肉雞受傳統消費習慣的影響,以鮮活產品的消費為主,加之家庭消費受制于上市毛雞體重的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終端消費市場的快速擴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