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光照 采用弱光制度是內用仔雞飼養管理的一大特點。弱光照可降低雞的興奮性,使雞經常保持安靜狀態,這對肉仔雞的增重是很有益的。 1、 光照時間:大多數肉雞飼養者只在進雛后第1-2天實行24小時照明,以后每天23小時連續光照,和1小時黑暗以防停電引起雞群騷亂,造成損失。在全封閉雞舍,可實行1-2小時光照,2-4小時黑暗的間隙光照辦法,既可節省電費,也可明顯提高肉雞飼養效果。 2、光照強度 通常在育雛的前3天之間給予較強的光照,然后逐漸降低,第4周開始必須采用弱光照,即15瓦/20平方米即可。 實際上只要雞只能備到飼料和水,能正常采食和飲水就已夠了。 最好采用光照強弱調節器來控制光照強度,雞只在頭3-4天給予高強度光照以促使雛雞開始攝食飲水,然后逐漸降低。雞只到21-28日齡左右時能接受到不足30.48厘米燭光的地面光照強度,一般光照強度范圍在6.096-15.24厘米燭光之間。 因此對于有窗或開放式雞舍,要采用各種擋光方式,避免陽光直射和光照過強。具體光照要求見表5。 表5:仔雞光照強度標準
九、通風 通風的目的是減少舍內有害氣體,增加氧氣,保證雞體正常代謝;同時通風又能降低舍內的溫度,調節溫度,保持墊料干燥,減少病原繁殖。 為保證良好的通風換氣需注意以下事項: 1、避免賊風。 2、防止一氧化碳(CO)中毒。 3、防止氨氣(NH3)濃度過高。當氨氣濃度超過20PPM時,能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同時誘發其它疾病的產生,氨氣刺激雞只眼結膜,導致失明。 氨氣是細菌對墊料中尿酸的分解而產生,當墊料中水分超過30%,氨氣開始產生,溫度越高,氨氣也迅速增多,因此墊料管理非常重要,墊料中水分保侍21%-25%之間,一般不會產生氨氣。 測定肉雞舍內氨氣濃度的一般標準: 10-15PPM可嗅出氨氣味; 25-35PPM開始刺激眼睛和流鼻涕; 50PPM雞只眼睛流淚發炎; 75PPM雞只頭部抽動,表現出極不舒服的病態。 4、防止缺氧。空氣缺氧會使肉仔雞腹水癥發生率大大提高,對雞的生長速度和成活率等都受影響。 5、防止舍內濕度過高或過低。舍內空氣濕度過高,促進有害氣體的產生,夏天不易降溫;濕度低則空氣中塵埃過多,導致嚴重的呼吸道疾病,氣囊炎等病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