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在第二屆中國奶業大會上表示,全國13503個奶站全部納入監管,比清理整頓前減少6890個,減幅達34%。 據合肥日報6月13日報道,昨天上午,第二屆中國奶業大會暨第九屆中國國際奶業展覽會在合肥開幕。農業部副部長、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省委常委、副省長余欣榮,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劉成果、副會長兼秘書長谷繼承,省政府副秘書長程中才,省農委主任張華建,市長吳存榮、副市長江洪以及國家發改委、農業部等有關司局領導出席了開幕式。 據了解,中國奶業大會是奶業行業代表性廣、層次高、影響面大的專業盛會,從2004年起,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前三屆名為中國奶牛業發展大會),分別在石家莊市、包頭市、上海市、青島市舉辦。本次大會由中國奶業協會主辦,安徽省農業委員會、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奶業協會協辦。 高鴻賓在開幕式上說,我國奶業發展是很不平凡的,既有大發展,也有大震蕩。經受了2008年嬰幼兒奶粉事件后,中央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幫助奶農和企業渡過難關,促進奶業的恢復和振興。目前中國奶業發展形勢總體良好,生產加快恢復,奶牛存欄穩定增加,生鮮乳價格持續回升,養牛效益不斷好轉,乳制品企業利潤明顯增加,奶業在恢復中發展,在整頓中提高,全國13503個奶站全部納入監管,比清理整頓前減少6890個,減幅達34%。他說,我國奶業站在新的起點上,需要大力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快奶牛品種改良,提高生產水平,發展優質牧草產業,調整優化奶牛飼料結構,切實加強生鮮乳監管,保證乳品質量安全,從而加快奶業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奶業健康發展。 余欣榮在致辭中說,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奶業的發展,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強奶牛業發展的意見”,在發展規模飼養,提高奶牛質量,加強飼草基地建設,積極開展招商引投,建立和完善服務體系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明確了優惠政策,極大地激發了安徽上下發展奶牛業的熱情和廣大農戶的積極性。截至2010年底,全省奶牛的飼養量達到了10萬頭,是2005年的2.45倍,牛奶總產量20萬噸,是2005年的兩倍。安徽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原料奶生產基地,同時乳品加工業蓬勃發展,蒙牛、伊利、新希望等全國著名的乳品加工連鎖企業陸續進駐安徽。位于肥東的現代牧業,正在走出一條在南方農村大規模發展奶牛養殖業的成功路子。 吳存榮表示,第二屆中國奶業大會暨第九屆中國國際奶業展覽會在合肥舉行,這是近年來合肥承辦的首個“國”字號奶業盛會,是合肥奶業發展難得的機遇,必將掀開合肥奶業發展嶄新的篇章。 來源:財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