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九部委開始聯手嚴管食品添加行為的大背景下,乳制品行業面臨著更為嚴格的監管,乳企使用添加劑的門檻也隨之提高。事實上,在乳品中添加各種新物質制造營養噱頭是乳企慣用的營銷手段。假如添加行為被嚴控甚至被叫停,乳品行業會受到什么樣的影響呢? 添加劑監管趨嚴 上周,廣東省質監局組織省內37家乳制品企業舉行了座談會,向與會乳企強調,要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要求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要保證嬰幼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成分,不得添加任何可能危害嬰幼兒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的物質。 質監部門相關負責人還提出,若乳企要推出新品,在嬰兒配方奶粉添加新物質,必須先向衛生部申報,由衛生部對該物質做風險評估并通過后,才允許添加。 對此,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介紹說,以往發生過為增加乳制品中蛋白質含量,添加三聚氰胺和皮革水解蛋白粉的事件,以及添加β-內酰胺酶類物質用做牛奶中抗生素的分解劑和添加未審批物質如造骨牛奶蛋白等惡性食品事件,使得乳制品行業的聲譽受到沖擊。 周思然表示,廣東省此舉不僅規范了乳制品尤其是嬰幼兒配方奶粉添加新物質的行業秩序,保證了所添加物質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安全性,而且也呼應了日前九部委嚴禁食品非法添加的舉措。 事實上,上月下旬,九部委已經聯合發布公告,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在食品生產經營中使用合法食品添加劑以外的任何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嚴禁在農產品種植、養殖、加工、收購、運輸過程中使用違禁藥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對于違反規定的一律嚴懲,隨后還公布了47種非法添加濫用物質名單。 乳品添加是普遍現象 據了解,嬰幼兒奶粉是在普通奶粉的基礎上添加一些新物質調配而成,一般會添加植物油、乳糖、礦物質、微量元素、維生素、氨基酸等,針對乳糖不耐受人群可添加乳糖酶,或針對早產兒群體可添加DHA和AA促進早產兒生長發育。 率先研發和添加新物質也會為企業發展帶來先機,比如,惠氏不僅率先在嬰幼兒配方奶粉中添加了與母乳含量相似的5種重要核苷酸,也是第一個在奶粉中添加葉黃素的國際奶粉廠商;雅培是第一個添加促進寶寶生長發育的牛磺酸的企業,而現在嬰幼兒配方奶粉中核苷酸、葉黃素、牛磺酸等物質的添加已經較為普遍,惠氏、雅培也已經占據了全球奶粉市場的領先優勢。 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添加了新物質之后,企業在對這一新品進行推廣過程中必定會將添加物作為賣點,打造營養概念,不僅展現在產品包裝上,還以此設計廣告,規避與競爭對手的同質化競爭。此舉不僅出現在配方奶粉領域,液態奶同樣如此。光明乳業因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較大,推出頻率也較快,其去年底推出的首款常溫酸奶莫斯利安,即宣稱添加了活性益生菌L99,能夠平衡腸道健康,保持身體活力,并以此作為宣傳的重點。 企業需先做好產品規劃 經衛生部檢測、審批后方可添加,無疑使得企業在研發新品時多了一道程序。周思然認為,這種風險評估過程一般較慢,可能會延緩產品的創新進程,甚至也可能會使企業失去細分市場的先機,但對行業治理和產品質量把控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此,貝因美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應說,此舉是針對整個行業的,所以對單一企業并不會產生太大影響。雅士利控股總裁助理張培喜則對政府空前嚴格的監管政策表示歡迎。他認為,新規定會凈化市場,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同時提高乳業新品的研發門檻,對于大企業而言反而能凸顯競爭力。 乳業專家馮啟早前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中小乳企在“乳業大限”過后,有兩個方法可以突圍,一是漲價,另一個就是推新品搶占細分市場。但是漲價是每個乳企都不敢輕易進行的,而推新品的成本也相當高,一旦失敗,將無力承擔損失,最終難逃破產后果。此時看來,如果國家在乳制品添加劑方面提高門檻,那么中小乳企推新品的難度將更大,未來中小乳企將愈加難熬。 對于乳企如何應對新政,尋求自身發展的問題,光明乳業公共事務總監龔妍奇向記者表示:“國家規定都是要執行的。在研發上要有先期效應,盡量提前申請;市場規劃上要把這個時間規劃進去。” 周思然也認為,企業應做好充分準備,收集、分析及篩選大量信息。對新物質的特性、毒理性危害等有詳細了解并通過臨床試驗加以證明。選擇與確定各種模式和方案,并在選擇新物質時,對影響該產品開發成功的各種因素做全面細致的考量和分析,將新物質的添加范圍局限在食品行業允許添加的物質上,減去一系列不必要的風險因素評估,縮短申請時間。 本文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