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產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傳統治療奶牛乳房炎的方法是注射抗生素,此法雖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也帶來了奶中易殘留抗生素和病原易產生抗藥性等弊端。下面介紹幾種無藥殘治療奶牛乳房炎的方法,供參考。———編者 封閉療法 封閉療法是將不同濃度和劑量的普魯卡因、利多卡因等傳導麻醉藥物注射于動物神經干或其周圍組織,以減弱或阻斷病理性沖動的傳導,阻止病灶對神經組織的刺激,減輕疼痛,調節血管機能,改善組織營養,促進炎癥的修復。乳房基部封閉 奶牛前區乳房發炎時,從患側前區乳房基部與腹壁之間進針,向對側膝關節方向刺入8~10厘米,邊退針邊注射2%~3%普魯卡因溶液20毫升。后區乳房發炎時,術者位于牛的后方,在患側乳房基部離乳房中線1~2厘米處進針,向同側腕關節方向刺入8~10厘米,邊退針邊注射2%~3%普魯卡因溶液20毫升,每天1次,連續2~3次。 碘制劑療法 碘制劑溶解于水后,釋放出活性碘,活性碘容易通過病原微生物的細胞壁,并同細胞膜和原生質的蛋白質結合,使之變性。碘制劑抗菌譜廣泛,且微生物對該制劑不產生抗藥性。俄羅斯學者已研制并應用新型碘制劑———拉津治療牛乳房炎,有效率為94%%~99%%。應用左旋咪唑 左旋咪唑具有免疫調節特性,能提高機體的防衛能力。患隱性乳房炎奶牛的免疫機能低下是發生乳房炎的誘因。另外,隱性乳房炎的發病不僅取決于病原體,更取決于機體的防衛能力,即奶牛乳房的天然抵抗因子(乳吞噬細胞、T淋巴細胞等)。應用左旋咪唑后,可使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等天然抵抗因子的吞噬作用、抗菌能力恢復正常,從而對隱性乳房炎起防治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