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指標檢測 1.6.1 肉雞成活率檢測 在試驗第21d和第40d分別統計各組試驗雞的成活率,檢測不同劑量的忍冬藤飼料添加劑和抗生素對肉雞成活率的影響 成活率=(成活雞數/試驗雞數)×100% 1.6.2 肉雞增重與飼料轉化率 試驗第21天,第40天進行稱重,分別計算每只試驗雞重量,統計飼料利用量,檢測和對比忍冬藤飼料添加劑和抗生素對增重和料肉比的影響。 1.6.3 肉雞免疫器官指數的檢測 選擇脾臟、法氏囊和胸腺作為免疫器官,試驗結束以后,從每個試驗組中隨機抽取5只雞,空腹稱重,屠宰后分離脾臟、法氏囊和胸腺,測定其重量,檢測忍冬藤飼料添加劑和抗生素對肉雞免疫器官指數(器官重g/活體重kg)的影響。 1.6.4 肉雞血清生化指標檢測 試驗雞40d齡時,分別在每個試驗組中隨機抽取5只,翅靜脈采血2mL,分離血清-20℃保存待測。檢測忍冬藤飼料添加劑和抗生素對肉雞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谷草轉氨 、谷丙轉氨 、球蛋白、總蛋白、尿素氮、甘油三酯、總膽固醇采用XL-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2]。 1.6.5 忍冬藤飼料添加劑和抗生素對小白鼠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影響試驗 為了驗證忍冬藤飼料添加劑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按照中草藥藥理研究方法學中的有關規定,采用小白鼠進行試驗。將30只小白鼠分為三組,每組10只。?組用忍冬藤飼料添加劑按每只2g/2mL/d劑量灌服;?組用西藥左旋咪唑按2mg/mL/d劑量灌服;?組作為空白對照組灌服等量蒸餾水0.5mL/d。連續給藥一周后,分別給小鼠腹腔注射1%蛋白 1mL;2h后分別注射5%雞紅細胞懸浮液0.5mL;10h后將小白鼠脫頸椎處死,仰位固定于鼠板,腹腔注射阿氏液2mL,充分轉動固定板,然后抽取腹腔巨噬細胞洗液,離心,去掉上清液,涂片,→固定→染色→晾干→鏡檢。在油鏡下每片計巨噬細胞數200個,然后按以下公式計算其吞噬指數與吞噬百分率[2]: 吞噬百分率=吞噬雞紅細胞的巨噬細胞數/200個巨噬細胞 ×100% 吞噬指數=被吞噬的雞紅細胞總數/200個巨噬細胞 將所觀察到的各組小白鼠的試驗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和對比。 1.7 藥物對小白鼠脾淋巴細胞玫瑰花結形成的影響試驗[2]。 淋巴細胞表面具有抗體,可與不同種動物的紅細胞結合,形成玫瑰花瓣樣的細胞團,稱為玫瑰花結(RFC),而形成率的高低,常可反映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的強弱,故可作為藥物影響免疫功能的指標之一。本試驗取小白鼠20只,隨機分成忍冬藤組和生理鹽水組,每組10只。每鼠腹腔注射5%綿羊紅細胞(SRBC)0.4mL(約4億個SRBC),1次免疫后,接著按組分別以0.4mL/20g量給予忍冬藤水煎劑及生理鹽水灌胃,每日1次,連續4次后,末次給藥后1h處死小白鼠,取出脾臟,按組稱重后剪碎,加入PH為7.6的Gey's液2mL混勻,磨碎后取上層液,以1000rpm離心后去上清液,加入Geys液2mL,進行細胞計數,加11%臺盼藍檢查活細胞數。將脾細胞懸液稀釋成8×106個細胞/mL,取0.1mL加入1%SRBC及經SRBC吸收過的滅活小牛血清0.1mL混勻,以1000 rpm 離心10min 后放入4 的冰箱2h, 然后每管加入 1% 甲苯藍 20 L染色,再將細胞懸液滴于血球計數盤上,蓋上玻片,在高倍鏡下計數特異玫瑰花結形成的百分率. 2 結果與分析 2.1 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方法 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中ANOVA模塊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s多重比較,以P<0.05為顯著水平。試驗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2.2 不同劑量的忍冬藤飼料添加劑和抗生素對肉雞成活率的影響 根據各組試驗雞的存活數量統計結果計算成活率,從表2可以看出,忍冬藤飼料添加劑組和添加抗生素組對肉雞成活率(%)的影響差異不顯著(P>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