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堿替代蛋氨酸是目前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Virtanner等(1995)在肉雞玉米、豆粕型日糧中(仔雞和大雞粗蛋白、蛋氨酸、膽堿分別為21%、19%;0.37%、0.31%;1420 mg/kg、1440 mg/kg)分別添加0%、0.05%、0.1%、0.15%的甜菜堿和蛋氨酸。結論認為,添加甜菜堿肉雞的增重高于蛋氨酸組。羅納普郎克公司(1995)重復了Virtanner的試驗,除了添加膽堿(仔雞和大雞日糧分別添加600 mg/kg和500 mg/kg),所以日糧類型和其它營養成分基本相近。結果添加蛋氨酸肉雞的增重反而高于甜菜堿。Schutte等(1995)在肉雞玉米、豆粕型日糧中分別添加0%、0.05%、0.1%的蛋氨酸,在每一蛋氨酸水平下加入0.04%的甜菜堿,之后又加入255 mg/kg的膽堿。結論認為:加入甜菜堿并不能改善增重,在膽堿滿足的情況下,甜菜堿不能替代蛋氨酸。Schutte(1997)在肉雞玉米、豆粕型日糧中(仔雞和大雞TSAA分別為0.63%和0.51%)分別添加0%、0.06%、0.12%、0.18%的蛋氨酸,在前兩個水平下又分別加入0%、0.05%、0.10%的甜菜堿。結果表明,隨著蛋氨酸水平的增加,日增重提高而料肉比下降;添加甜菜堿對上述指標沒有明顯改善,甜菜堿有提高胸肉產量的效果,但不及蛋氨酸明顯。咼于明(1997)在肉雞玉米、豆粕型日糧中(對照組日糧前期和后期營養成分分別為代謝能12.97、13.18MJ//kg;粗蛋白22%、20%;總含硫氨基酸0.85%、0.84%)用甜菜堿替代蛋氨酸。結論認為,在日糧蛋氨酸滿足需要的88%或總含硫氨基酸滿足需要的90%以上,甜菜堿可以替代蛋氨酸,替代量以蛋氨酸添加量的1/2或1/3為宜。 五、膽堿、甜菜堿和蛋氨酸在日糧中的合理使用。 飼料原料中膽堿含量差異懸殊,生物利用率也各不相同。用雞生長測定法測得豆粕中膽堿的生物學效價變異較大Molitors and Baker(1976)測得為60%~70%;Fritz(1967)測得為85%~90%;Menten等(1997)測得為100%;王吉峰(1997)測得為46%。某些研究人員認為,玉米豆粕型日糧主要是甲基供體不足,基礎日糧中膽堿含量超過1000 mg/kg ,所有添加的膽堿可用甜菜堿替代(The Betafin Briefing,1995)。為了不使膽堿缺乏,再考慮利用率,必須保證滿足膽堿總需要量的75%,其余部分可以替代。如果考慮分子量、純度,轉換系數為:1kg甜菜堿相當于2.31kg 50%氯化膽堿、1.93kg60%氯化膽堿、1.65kg70%氯化膽堿或1.25kg99%蛋氨酸。 對于哺乳動物,添加蛋氨酸可減少膽堿的添加量。而在家禽(尤其是雛雞)過量的蛋氨酸節約膽堿的能力微小。相反,過量的蛋白質可能增加對膽堿的需要量(Lowry,1987)。盡管肉仔雞基礎日糧中含有豐富的膽堿,但對添加膽堿也有響應。減少腹脂和預防脛骨短粗癥比最大生長率和飼料效率需要更高的膽堿。一般,生長豬對添加膽堿無響應,懷孕母豬和高產奶牛需要添加膽堿。 甜菜堿的生物學利用率目前還沒有確定。對于玉米豆粕型日糧,甜菜堿替代蛋氨酸應保證下列前提:(1)基礎日糧中蛋氨酸不應少于蛋白質含量的1.8%,總含硫氨基酸不應少于蛋白質的3.5%;(2)甜菜堿只能替代蛋氨酸總需要量的20%~25%,或總含硫氨基酸的15%,以2:1(蛋氨酸:甜菜堿)比例替代為好(The Betafin ,1995);(3)雜粕型日糧替代比例應降低;(4)應激情況下添加甜菜堿有一定效果。 參考文獻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