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葡聚糖酶在畜禽生產中的應用 在家禽日糧中的應用 β-葡聚糖酶最具有意義的方面是消除不同來源、不同品種的大麥在家禽日糧中應用的差異性。在大麥、黑麥、燕麥、小麥為基礎的日糧中,添加β-葡聚糖酶等并觀察它們的使用效果,結果表明,加入這些酶制劑提高了大麥、燕麥、小麥的代謝能、飼料轉化率以及提高了飼料干物質、脂肪和蛋白質的利用率,降低了畜禽腸道內容物的黏度和排泄物中的水分,減少了腸道中的微生物,增加了豆科植物的營養價值,減少了胃腸道消化器官的相對重量。其作用大小與家禽的日齡有關,對雞而言。以雛雞(0周齡~4周齡)的效果最為明顯,4周齡以后影響不大。 研究者用β-葡聚糖酶喂蛋用雛雞,大麥型加酶日糧組雞生產性能顯著優于大麥型日糧對照組雞,而與玉米型日糧對照組雞相當。在大麥、燕麥和小麥為主的飼糧中添加β-葡聚糖酶,提高了青年雞的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在以小麥或燕麥為基礎的雞飼糧中添加β-葡聚糖酶,飼料轉化率分別提高了6.20%和23%。對肉鴨,研究者研究了大麥日糧中添加粗酶制劑(主要成分是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對肉鴨增重和消化代謝的影響,證明了加酶可以顯著提高雛鴨血液中胰島素樣生長因子水平。對肉鴨的研究還發現,粗酶制劑加到大麥為基礎的日糧中,能使胸肌率顯著提高,腿肌率顯著降低,肝臟體重比和心臟體重比均顯著提高(P<0.05)。 在豬日糧中的應用 β-葡聚糖酶在以大麥、燕麥、黑麥為基礎的家禽日糧中,應用的效果比較一致,但在以麥類為基礎的豬日糧中,應用效果卻很不一致。研究者將β-葡聚糖酶加到以大麥為基礎的小豬日糧中,發現小豬對日糧粗蛋白質和能量的利用率沒有影響。添加β-葡聚糖酶于大麥、小麥、黑麥為基礎的子豬日糧中,加酶0.2%的大麥日糧組,粗蛋白質(81.6%~88.5%)、能量物質(85.2%~89.5%)、干物質的消化率都有顯著提高,但對小麥、黑麥日糧卻沒有影響。研究者以屠宰方式研究添加β-葡聚糖酶對子豬大麥日糧的影響,結果表明β-葡聚糖酶顯著提高了結腸和小腸后3/4段蛋白質消化率和子豬增重率,對淀粉消化率沒有影響。總之,添加β-葡聚糖酶對小豬以大麥為基礎的日糧是有益的。但是添加酶于生長育肥豬日糧中的結果很不一致。研究表明,以燕麥為基礎的日糧中,加酶不僅沒有效果,而且豬小腸內容物黏性更大。但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加酶能提高粗蛋白質和能量的消化利用率,β-葡聚糖酶對生長育肥豬日糧消化率的影響尚難作出定論。 不同生長階段豬對β-葡聚糖酶反應不一致,普遍認為是豬的生長前期腸道微生物區系未發育完全,而生長后期腸道中存在的乳酸桿菌可以降解混合連接的β-葡聚糖。許多學者研究了30千克~50千克重的豬十二指腸和回腸內容物,發現其中含有大量能分解β-葡聚糖的細菌,豬回腸β-葡聚糖消化率范圍在95.7%~97.l%之間。研究者在80千克豬中也發現類似情況。研究顯示β-葡聚糖能被豬大腸微生物完全降解。 研究應用前景 總的來說,添加β-葡聚糖酶可以提高麥類日糧中各種養分的消化率,且多項試驗證明,β-葡聚糖酶能改進日增重和飼料效率。利用β-葡聚糖酶不失為改善麥類原料的飼用價值,提高現有飼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徑之一。但β-葡聚糖酶在生產應用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豬對β-葡聚糖酶的反應程度低且沒有規律。β-葡聚糖酶主要依靠微生物發酵而得,還不能得到穩定性高、活力好、適用于工業化生產的酶。β-葡聚糖酶的活性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穩定性不夠。對β-葡聚精酶的研究應用,今后應側重于采用基因工程等生物技術來生產酶。提高酶的穩定化技術和β-葡聚糖酶的工業化生產研究。同時,需進一步認識不同日糧配比與β-葡聚糖酶的交互作用性質、酶的作用模式以及建立簡單的預測酶效應的模型。隨著這些方面研究的深入,β-葡聚糖酶作為添加劑將在畜牧生產中產生更大的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