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th C. Behnke教授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谷物科學和谷物工業系 秦崇德 譯
前言
二十五年前,我們中間很多打算進入飼料業的人都被告知制作顆粒料是一條死路。這是由于當時籠罩著西方世界的能源危機。當時只是認為未來的能源價格會過于昂貴因而制作顆粒料簡直是浪費。如今我們每年的顆粒料產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顆粒料在飼料總產量中所占的比例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能源的相對價格下降了,但主要還是因為畜禽飼養者認識到了飼喂顆粒日糧對畜禽的性能有很多好處。隨著畜禽飼養業綜合經營程度的提高,飼養業都必然地轉為使用顆粒料,他們認為顆粒料制作是一種有活力的加工方法,可用以提高飼料的營養價值。但是,在許多情況下,顆粒料都制作得非常差,不過這一加工方法仍然在普遍采用。 據文獻報道,最近許多研究都證明了,飼料的性能可隨顆粒料質量的改善而得到提高。此外,我們中間很多與飼料加工商合作的人都感到,顆粒料的質量是非常重要的問題,飼料公司也愿意花費時間和資金來解決這一問題。然而,關于影響顆粒料質量的各種因素有著什么樣的重要性,在人們中間卻存在著大量的誤解。影響顆粒料質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飼料配方(40%)、研磨(20%)、調質(20%)、壓模選用(15%)以及冷卻和干燥(5%);寫在前述每一個因素后的百分數代表了該因素在顆粒料總體質量中所起作用的相對大小。重要的是要看到,配方加上研磨,可在粉料到達制粒機之前就已經決定了顆粒料質量的60%。因此,許多顆粒料質量問題不可能通過改進調質方法和選用適當的壓模而得到解決。這決不會阻止我們進行改進質量的努力,也決不會使顆粒料加工系統和操作人員不因出廠顆粒料質量太差而受到責難。 本文的目的不是對每一個影響顆粒料質量的因素進行詳述,而只是集中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調質。雖然調質遠比壓模或壓輥表面的選用更為重要,但這一過程常常受到忽視,業內多數人士對其的理解都很差,無論是設備供應商還是飼料加工者都一樣。 近年來發生的大量變化影響著我們對于調質問題的感覺。比如,當前的許多日糧與前幾年相比,其中谷物的用量都比較少,而是用了較多的副產品。許多副產品,比如動物蛋白質粉、玉米面筋粉、面包房下腳,等等,甚至劣質全棉籽,都已被用到了當前的日糧之中。調質對許多這類原料所起的作用,都沒有對谷物粉和大豆粕的作用那么有效,因此我們常常見到機器負擔過重、生產率下降以及/或者顆粒料質量太差。 此外,營養師經常在日糧中添加高水平(>1.5%)的油脂,但卻幾乎毫不了解這會對顆粒料的質量產生什么樣的影響。許多飼料廠都被迫使顆粒料的生產量增加到大大超過加工設施的額定設計能力,以滿足銷售量增長的需要以及動物飼喂的要求(對大型綜合性企業而言)。在有些情況下,粉料中的油脂量常會超過動物的營養需要量卻只不過是為了增大顆粒料生產系統的生產量。這種做法對顆粒料質量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但卻不得不就用這樣的顆粒料去喂豬和喂雞。 重要的是,我們的許多投入都會對顆粒料的質量產生負面影響,但我們生產的顆粒料卻應該是能夠耐受任何惡劣條件而在到達動物面前時仍能保持原樣。要對于調質過程具有良好的理解從而能按要求的生產率生產出質量最優的顆粒料,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調質”的定義 調質,至少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包括對離開了攪拌機而到達制粒機壓模室之前的粉料所施加任何加工措施或所施用任何添加成分。因此,調質,就包括了添加水和/或蒸汽、膨化、壓榨、預制粒、“熟化”,等等。對前述的每一種措施,都將在后文中加以討論,但我們應該知道,在調質期間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應該是為了對粉料進行準備使其適宜于接受最終的加工(制粒)。所采用的無論是哪一種調質措施都必須以最優的方式執行,以便能以最合理的生產率生產出質量最優的顆粒料而不顯著破壞日糧中已有的養分。從以上的討論中可以看出,這是一項困難的任務。 盡管有了各種各樣調質方法,我們還應該認識到,這些方法中每一種都有其優點,同時每一種也都有其應加以注意的缺點或負面影響。下文將對每一種調質法進行討論,討論其優點和缺點,并就如何適當地對這些方法加以利用,以便生產出質量最佳的顆粒料而提出我們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