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呼吁理智對待“紅心蛋”市民不必對“紅心蛋”過敏
昨日,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教授張聲華就“蘇丹紅鴨蛋”事件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張教授表示,現在媒體的報道讓公眾產生了一個誤解,即“紅心鴨蛋”=“蘇丹紅鴨蛋”,同時,不少市民也對所謂的“紅心雞蛋”產生了懷疑,這些誤解非常可怕,因為它將對湖北的禽蛋產業產生非常不利的深遠影響,自己對此感到非常擔憂。
應理智對待“紅心鴨蛋”
張教授說,根據自己多年的研究,“紅心鴨蛋”蛋黃接近為紅色是有科學依據的。天然的“紅心鴨蛋”,其蛋黃顏色鮮艷奪目,紅度可以高達18-20度,而且口感也很好、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
而生成這種天然的、鮮艷奪目的紅色,其奧秘在于在湖泊中散養的鴨子采食了一種名為“菹草”的植物。張教授介紹說,在“菹草”這種植物當中,含有一種類胡蘿卜素,這正是產生“紅心鴨蛋”的奧秘所在。張教授告訴記者,類胡蘿卜素不但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而且還是一種純天然的色素。
但是,張教授同時強調,“紅心鴨蛋”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不是一年四季都有。這是因為,“菹草”一般在秋季發芽,冬春生長,4-5月開花結果,6月以后就衰退腐爛了,因此,紅心鴨蛋也就有了季節性,一般在當年11月到次年5月才能產出,因此,天然的“紅心鴨蛋”,蛋黃的顏色應該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有所變化,如果一年四季都是鮮紅色的,那么就很有可能是問題鴨蛋。
市民不必對“紅心雞蛋”過敏
蘇丹紅“紅心鴨蛋”還引發了市民對“紅心雞蛋”的擔憂,最近,也有不少市民致電本報熱線,反映購買的雞蛋蛋黃顏色也很深,接近于紅色,因此不敢食用。
就此問題,記者也咨詢了張教授,張教授告訴記者,認為雞蛋蛋黃的顏色淺才安全這又是一個誤解。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說,天然環境下產出的雞蛋,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土雞蛋”,其蛋黃的顏色要比機械化養殖產出的雞蛋蛋黃顏色要深一些,這同樣是因為“類胡蘿卜素”起了作用。
客觀上來說,天然放養的雞產出的顏色深的蛋黃,營養價值會更高。(長江商報)
文章來源: 中國農業網 日期:2006-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