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70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鵝副粘病毒病的流行原因及防制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6-11-16 10:27: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l 鵝副粘病毒病的危害
    鵝副粘病毒病的發生、流行無明顯
    的季節性。四川I白鵝、皖西白鵝、太湖
    鵝、獅頭鵝、揚州鵝、朗德鵝以及其它品
    種的鵝均易感染本病。各種日齡的鵝對
    本病均有易感性,但發病率和死亡率與
    鵝群日齡有一定關系,日齡越小發病率
    和死亡率越高。據對300余群不同日齡
    的鵝群的調查統計。其發病率為40% ~
    l00% ,平均為60%左右;死亡率為30%
    ~ l00%,平均40%左右。發病日齡最小為
    3日齡,最大為300 日齡以上,兩周齡以
    內雛鵝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高達
    l00%,其危害程度已超過小鵝瘟,因為
    小鵝瘟僅發生于1月齡內的雛鵝?;疾?br> 鵝群內飼養的雞在鵝群發病后2~3d也
    會感染發病,雞的死亡率達80%以上,
    其癥狀及病變與鵝基本一致,而同群鴨
    未見發病。
    2 鵝副粘病毒病的流行原因
    2.1 病鵝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是本病的
    主要傳染源 鵝副粘病毒的抵抗力不
    強,容易被日光、干燥及腐敗所殺死.但
    在陰暗、潮濕、寒冷的環境中。病毒能夠
    生存很久,組織器官和絨尿液中的病毒
    在0℃環境中,至少可以存活1年以上,
    在土壤中,病毒能夠存活1個月?;疾?br> 鵝的肝臟、脾臟、心臟、腎臟、法氏囊、胰
    腺、胸腺、肺、氣管、血液、血液、肌肉、腦
    組織、食道、腸道等組織器官均含有大
    量病毒,此外患鵝咳嗽及打噴嚏時排出
    的飛沫和排泄物及羽毛等也含有大量
    病毒。被病鵝唾液、鼻涕、眼淚、糞便污
    染的飼料、墊料、飲水、用具和孵化器等
    是重要傳染源。本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和
    呼吸道感染。當易感鵝吸入病毒或食入
    病毒之后就會感染,感染會從一個鵝群
    傳到另一個鵝群,從而引起大流行。病
    毒在被感染而未出現癥狀的鵝體內迅
    收稿日期:2005—05—09
    本版編輯:徐海鷹
    速復制,通常在鵝出現癥狀之前24h,病
    毒已大量地從口鼻分泌物和糞便中排 j
    出?;疾※Z在癥狀消失后5~7d才停止
    排毒,有的甚至14d還有病毒排出,因
    此康復鵝應隔離2周后才入舍,否則將
    成為傳染源。
    2.2 被污染的炕坊是重要傳染源 鵝
    副枯病毒可通過鵝蛋傳播?;践Z副粘病
    毒病的種鵝所產的蛋含有病毒,且蛋殼
    外也帶有大量副粘病毒及其它微生物。
    許多孵化鵝蛋的炕坊長期以來沒有或
    很少進行消毒,此外,對死胚、臭蛋等沒
    有進行無害化處理,因此被污染的炕坊
    是鵝副粘病毒病的重要傳染源。
    2.3 不當的飼養管理易誘發鵝副粘病
    毒病 一是許多飼養戶習慣于在鵝群
    內或飼養場內飼養數量不等的雞,鵝和
    雞的副粘病毒均屬于禽副粘病毒I型F
    基因血型,相互間有高致病性,因此,雞
    發生新城疫時對鵝群有很大的威脅;二
    是種鵝飼養戶習慣從市場購買一家或 }
    數家的后備種鵝作種用,但飼養戶因不
    了解鵝群周圍疫情以及疫苗免疫情況
    等,故常在鵝群引進后l~3d內引起發
    ??;三是鵝群之間靠得太近,一旦發病,
    勢必引起鄰近鵝發病,尤其是鵝群飼養
    水環境受到污染時,一般在3~5d內暴
    發本病,日齡小的雛鵝在l~2 d大量發
    病死亡。 }
    2.4 鵝群未得到有效免疫是鵝副粘病
    毒病流行的關鍵 本病是近年發現的
    新傳染病。由于鵝副粘病毒和雞副粘病
    毒均屬于禽副粘病毒I型,常被認為是
    鵝的新城疫.但鵝副粘病毒屬于F基因
    Ⅶ 型毒株,而雞新城疫病毒屬于F基因
    Ⅱ型毒株,二者的抗原性存在差異,因
    此用新城疫疫苗免疫鵝群難以達到預
    防和控制鵝副粘病毒的目的。目前預防
    鵝副粘病毒病的生物制劑有滅活苗和
    抗體兩種,但滅活苗的質量與毒株鑒定 .
    和篩選以及抗原含量、制備工藝等有密
    切的關系,而且鵝副粘病毒滅活苗免疫
    期短(僅有2個月左右),如不按免疫程
    序免疫就很難使鵝群得到保護:抗體作
    為緊急預防和治療有一定效果,但被動
    免疫期很短,一般不作預防用。
    3 預防和撲滅鵝副粘病毒病的措施
    3.1 正確使用疫苗 對鵝副粘病毒病
    目前沒有活苗供使用,僅有滅活苗。鵝副
    粘病毒病滅活苗有I號和Ⅱ號二種劑
    型,使用時應根據不同地區的疫病流行
    情況以及鵝群的用途等選用,才能有效
    地預防和撲滅本病的發生流行。
    3.2 種鵝群免疫 種鵝群至少應經4
    次滅活苗免疫。第一次免疫,在7—15日
    齡用I號劑型,每雛皮下注射0.5mL;第
    二次免疫,在第一次免疫后2個月內用
    I號劑型,每鵝皮下或肌肉注射0.5mL;
    第三次免疫,在產蛋前15d左右用I號
    劑型,每鵝肌肉注射1.0 mL;第四次免
    疫,在第三次免疫2個月后用Ⅱ號劑型,
    每鵝肌肉注射1.0mL。經四次滅活苗免
    疫后,種鵝群在整個飼養期內能比較有
    效地抵抗本病。
    3.3 雛鵝群免疫 種鵝經免疫且母源
    抗體川為2 的雛鵝群,第一次免疫。在
    15日齡左右用I號劑型滅活苗免疫,每
    雛皮下注射0.5mI ;第二次免疫,在第一
    次免疫后2個月內進行,每鵝肌肉注射
    0.5mL。種鵝未經免疫或無母源抗體的
    雛鵝群,第一次免疫應在2~7日齡或
    l0~15日齡時用I號劑型滅活苗免疫,
    每雛皮下注射0.5 mi ;第二次免疫,在第
    一次免疫后2個月內進行,每鵝肌肉注
    射0.5mL。
    3.4 緊急預防接種 當鵝群周圍已發
    生鵝副粘病毒病時,對健康鵝群除采取
    消毒、封鎖等措施外,應立即注射Ⅱ號劑
    型滅活苗:因I號劑型滅活苗免疫后需
    要15d左右才能產生免疫力,而Ⅱ號劑型滅活苗免疫后5~7d即能產生較強免 注射,但6~7d后應注射l號劑型滅活
    疫力。每鵝皮下或肌肉注射0.5mL,種鵝 苗。在應用疫苗或抗體免疫時可適量應
    1.0mL。在Ⅱ號劑型滅活苗免疫后1個 用廣譜抗菌素和抗病毒藥物
    月再用l號劑型滅活苗免疫。 3.6 炕坊要求 種鵝蛋應來自健康無
    3.5 控制、撲滅措施 鵝群一旦發生鵝 病的鵝群,本病流行場的鵝蛋禁止作種
    副粘病毒病首先應確診。在確診后,立 蛋用:鵝群必須在康復15d后其蛋才能
    即將未出現癥狀的鵝隔離于清潔無污 作種蛋用。種蛋入孵前應先清理蛋殼表
    染的場地。除了淘汰、無害化處理死鵝, 面的污物, 然后經消毒處理后再入炕。
    徹底消毒飼養場地及用具外,可采取以 炕坊內的孵化設備、用具以及屋內地面
    下措施:仔鵝、青年鵝、成年鵝,每鵝肌 應定期消毒。
    肉或皮下注射Ⅱ號劑型滅活苗1.0m1 3.7 免疫程序 科學的免疫程序對防
    一般在注射疫苗后5-7d左右可控制發 制鵝副粘病毒病極為重要,但它受到很
    病和死亡。在注射疫苗~'tb2常換針頭, 多因素的影響,如疫苗的質量、鵝群免
    防止交叉感染引起發病。在注射Ⅱ號劑 疫應答基礎、母源抗體水平、個體差異、
    型滅活苗1個月左右用I號劑型滅活 干擾免疫的疾病,以及飼養場的衛生防
    苗免疫。鵝群可用抗血清或卵黃液緊急 疫條件等,所以.免疫稗序不能干篇一
    Http:,一 WWW xbxm sy ct
    第二個情期),畜主將牛牽到九鄉種畜場
    作第二次檢 。檢查結果依然是子宮頸
    僅有筷子頭大??;兩側子宮角細小,粘連
    在一起,直腸檢查未檢到卵巢。
    3.2 第二次檢查結果
    3.2.1 該黑白花母牛生殖系統發育不完
    全,能夠發情,但發情癥狀沒有正常牛明

    3.2.2 該??赡苁钱愋噪p胎牛(龍風胎
    牛),不適合作種用。
    4 結論
    4.1 該牛是異性雙胎牛(龍風胎牛),不
    適合種用
    4.2 該牛的子宮頸、子宮體、子宮角發
    育不完全,卵巢可能移位
    4.3 該牛能發情,發情周期準確,發情
    癥狀不明顯一律,關鍵是要做好鵝群的免疫監測,定期檢測鵝群的鵝副粘病毒抗體(HI抗
    體)的消長和水平,一旦發現鵝群的HI
    抗體水平下降(通常以Hl抗體效價l:
    l6作為臨界點),就必須進行加強免疫
    3.8 綜合措施 采取綜合防制措施,以
    控制本病的發生和流行。有計劃地做好
    鵝群的免疫監測和接種工作, 使鵝群保
    持較高的抗體水平;新引進的鵝必須嚴
    格隔離飼養, 同時接種鵝副粘病毒病滅
    活疫苗,經過兩個星期確認無病時,才能
    與健康鵝混養;鵝場要嚴格執行衛生防
    疫制度,人員進出要消毒:除做好防制
    外.鵝群必須與雞群嚴格分開飼養,避免
    相互傳播疾病。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05:0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信县| 博白县| 海阳市| 河津市| 深州市| 黔西县| 镇安县| 新化县| 镇康县| 安庆市| 博爱县| 沙湾县| 宝兴县| 昭平县| 浦东新区| 偏关县| 三亚市| 内丘县| 门头沟区| 新田县| 肃北| 湘潭县| 苏尼特右旗| 曲阜市| 青河县| 三门峡市| 宣恩县| 台东市| 台中市| 永仁县| 江阴市| 缙云县| 五家渠市| 抚远县| 历史| 上虞市| 泸定县| 屯留县| 丹凤县| 伊春市| 文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