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池水的顏色是由水中溶解物質、懸浮顆粒、浮游生物、天空和池底色彩反射因素綜合形成的。其中由于各類浮游植物細胞內含有不同的色素,當浮游植物繁生的種類和數量不同時,就會使池水呈現不同的顏色。有經驗的養魚者可以根據水色來判斷水質的好壞。 一、黃綠而清爽 這種水質濃淡適中,浮游生物組成以硅藻為主,綠藻和裸藻也比較多。 二、草綠而清爽 這種水質較濃,以綠藻、裸藻為主。 三、油青色 這是一種施用有機肥比較適中的肥水水質,浮游植物中硅藻、綠藻和甲藻的數量比較平衡。 四、茶褐色 這也是一種施有機肥比較適中的肥水水質,腐殖質濃度較高,浮游植物以硅藻、隱藻為主,裸藻、甲藻、綠藻也比較多。 以上4種水色有利于魚類生長,屬于好水。 還有幾種壞水是藍綠棗灰綠而渾濁、灰黃棗橙黃而渾濁、灰白色、黑褐色、淡紅色的水。這幾種水色的水中多含有魚類難以消化的浮游植物,水中懸浮物質和死亡生物過多,不利于魚類生長發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