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淡水魚病毒病:草魚出血病病毒 斑點叉尾鮰病毒病 鱖爆發性傳染病
(一)
草魚出血病病毒
病原體呼腸弧病毒。
癥狀
病魚的體色發黑,體表及內臟各器官組織都不同程度地充血、出血,嚴重時全身肌肉呈鮮紅色,病魚嚴重貧血,鰓常呈“白鰓”。
流行情況
草魚出血病,是草魚魚種培育階段一種廣泛流行病毒病,對一、二齡魚危害最大。流行季節長,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往往造成大批草魚魚種死亡;1足齡青魚也受害。流行于水溫20~33℃,最適流行水溫為27~30℃;但當水質惡化、水溫變化大、魚體抵抗力低、病毒數量多及毒力強時,在水溫低至12℃及高至少34.5℃也有發病。
注意
以腸出血為主的草魚出血病和細菌性腸炎病的區別:活檢時前者的腸壁彈性較好,腸腔內粘液較少,嚴重時腸腔內有大量紅細胞及成片脫落的上皮細胞;而后者的腸壁彈性較差,腸腔內粘液較多,嚴重時腸腔內有大量粘液和壞死脫落的上皮細胞,紅細胞較少。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