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7日(星期二)上午10時,農業部在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媒體介紹2017年三季度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形勢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由農業部辦公廳副主任雷劉功主持。雷劉功介紹到,本次發布會主要是發布第三季度重點農產品的運行情況。邀請到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唐珂司長發布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向大家通報三季度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他講到,三季度,我國農產品市場供求關系進一步改善,不論是糧棉油等大宗產品,還是肉蛋菜等鮮活產品,總體都企穩回暖。 “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均值為96.56(以2015年為100),環比下降1.13個點,同比低0.22個點。“菜籃子”產品200指數為95.79,環比下降1.27個點,同比低0.3個點。
從市場關注度較高的幾個品種看:豬肉供需維持緊平衡,價格止跌回升。隨著生豬生產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生豬產業應對市場風險的回旋余地和調控能力增強,雖然三季度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逐月下降,但由于生產性能提高、出欄活重增加,豬肉供應得到了保障。
三季度,豬肉批發均價為每公斤20.14元,環比跌3.6%,同比低20.2%。市場也有所回暖,8月份豬肉價格結束了長達半年的下跌后開始回升,月均批發價每公斤為20.16元,環比漲2.0%;9月份豬肉批發價格每公斤20.49元,環比漲1.6%。
在提問環節,農事網記者問到,豬肉市場一直受到各方社會的高度關注,請問今年前三季度豬肉市場的形勢如何,后期走勢會怎樣?
唐珂回答到,今年以來,豬肉價格呈持續下跌態勢,從8月份開始才出現止跌回升,價格總體水平明顯低于上年。據農業部監測,今年1-9月豬肉集貿市場均價每公斤26.0元,同比跌12.6%;生豬每公斤15.6元,同比跌18.5%;仔豬每公斤39.0元,同比跌12.7%。豬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場供給有所恢復,2017年1-8月,規模以上生豬屠宰企業屠宰量累計為14065萬頭,同比增6.7%。
從后期走勢看,9月份生豬存欄同比下降6.1%,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5%,生豬產能仍處于相對低位,同時受環保政策影響,山東、河南等生豬主產省大批養殖場面臨拆遷和關閉,生豬產能恢復速度趨緩,將對四季度豬價形成有力支撐。目前豬糧比價穩定在8:1之上,生豬養殖盈利水平較好,有利于刺激養殖戶補欄,再加上生豬生產性能提高、出欄活重增加,明年豬肉市場供應有保障,豬價預期穩中略降,整體波動幅度不大。
來源:農業部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