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配合北京市11月1日起實施水產品的準入制度,關注水產品質量安全,9月29日,通威魚在北京隆重上市,通威集團同時正式與“譚魚頭”“眉州東坡”等京城10余家餐飲名店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通威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劉漢元對記者表示,復制成都模式的通威魚將“游”向全國,北京則是第一站。未來三年內,通威將推廣成都市場經驗,擬投巨資在北京、廣州等地建生產經營配送物流中心。
強勢出川,北京走高端路線
今年3月,通威魚就已在北京上市做籌劃,8月18日正式開始進入各大賣場試銷,并與京城的10余家餐飲名店開始戰略合作,其產品以加工品為主,鮮活品為輔。在鮮活魚的品種上,目前已推出草魚、鳙魚、鯽魚等產品;在初加工產品上,推出了冰鮮魚頭、嘉佑魚丸、冰鮮魚片等,馬上還將推出三文魚等。
“平均每斤魚比成都市場要貴好幾元,甚至5元以上。”通威高層透露,此次在北京上市,通威魚將走高端路線。“相對成都而言,北京通威魚的成本較高。一旦‘量’上去后,利潤也是非常可觀的。”業內人士坦言。
今年十月,“游”進上海廣州
下月,通威魚還將陸續在上海、廣州上市。目前,通威已在北京、廣州、武漢、上海等四大區域建成了數十萬畝無公害水產品標準化養殖基地。北京之行,只是出川第一站。
劉漢元透露,隨著今年春節通威位于上海的10萬畝標準化水產養殖基地建設的全面鋪開,目前通威已在北京、廣州、武漢、上海四大區域建成了數十萬畝無公害水產品標準化養殖基地,這四大區域都將建成完善的銷售網絡。
據了解,新建的四大養殖基地面積均在10萬畝以上,供應草魚、鯽魚、鰱魚、鳙魚、鯉魚、云斑鮰、團頭魴、大口鯰、中華倒刺鲃等15個產品,并主要負責對各自區域市場供應通威魚,北京基地負責以北京為中心的京(北京)、津(天津)、唐(唐山)區域;上海基地負責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區域;武漢基地負責湖南、湖北兩湖區域;廣州基地則負責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區域。這四大區域內,每個片區都將建成完善的銷售網絡。屆時,在當地各大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渠道都能看到通威魚。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