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 別
理論上,育肥是豬生長的最后階段,每2.2kg飼料可以生長1kg豬。而母豬呢?她理論上每年可以提供30頭仔豬。養母豬的人是怎么做的,他們的生產成績接近理論值,而養肥豬的人則要差不少呢?養母豬的固定(欄舍)成本較高,生產出大量的仔豬確保了每頭仔豬的固定成本比重較低。而在育肥豬生產中,變動成本(飼料和仔豬)是最重要的。因此,養肥豬的人經常按照每頭育肥豬來計算飼料利潤:飼料轉化率具有最高的優先性。但是這種計算方式沒有考慮實際的日增重。一個更好的指標是按照每一個育肥欄位計算飼料利潤,這樣除了日增重外還考慮了飼養密度。
另外,母豬生產(育種)專業化生產了好多年,肥豬生產以前是,現在仍然是作為次要的收入來源,最關注的是輕松地生產一批豬。養母豬的人(育種者)多采用指標進行生產,因此持續提高他們的生產結果,養肥豬的人較少使用指標。
作者:佚名 來源:趕豬網gzw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x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