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mg.jpg (136.58 KB, 下載次數: 9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9 13:58 上傳
生豬在各階段對營養的需求時不同的,當仔豬發育階段,正是腸道及拉伸骨架的關鍵時期,所以對營養的需求很高,但有的豬場在保育階段就過早的使用育肥料,雖然可以降低成本,但在營養方面根本不能滿足豬的生長需求,導致骨架不能完全拉開,出現了不長瘦肉只長肥肉的代償性生長,致使在飼養后期過程中料肉比偏高,從而拉長了出欄時間,變相浪費了飼料。
有的豬場在育肥豬出欄前才會挑選體型好的母豬作為后備母豬,在母豬配種后才會把育肥料換成母豬料,這種做法會造成后備母豬遲遲不發情的現象,有的最終喂到300日齡后還不發情,最后只能淘汰,浪費了飼料和人工。
當母豬體重達到75公斤以后,生殖系統就會開始發育,這個階段對維生素E、維生素A和葉酸等特殊營養需求量很高;而且母豬在懷孕期間身體將承受很大的重量,所以為了幫助母豬強壯四肢和骨骼,提高使用年限,母豬料中放的鈣、磷等礦物質含量就會比育肥料的能量高,這樣會導致后備豬偏肥,最終不利于母豬乳房發育且影響發情,過多的脂肪滲入到乳腺泡中會對乳腺血液形成阻礙,影響泌乳量,進而影響仔豬生長。
所以,建議大家在母豬體重達到75公斤后用專門的后備母豬料喂至配種,以促使正常發情、提高使用年限。
有的豬場因為公豬頭數少,就會給公豬喂母豬料,一方面因為母豬料的能量高,很容易使公豬過肥,出現性欲差的現象;另一方面,因為母豬料中缺少公豬生成精液或提高精子活力所需的特殊氨基酸、有機硒、ω-3脂肪酸等。所以給公豬喂母豬料不但會降低公豬性欲,還會使豬場產仔數下降或弱仔增多,影響了豬場的綜合生產效益,更加是變相浪費了飼料。
來源:養得好 作者:源源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