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并不是越多越好,是因為打疫苗是有副作用的,其中應激就是影響很大的一種。
應激就會導致豬免疫力的下降,免疫力下降,就容易被病原感染而發病。
但為什么打疫苗會產生應激呢?
首先,注射疫苗時,針頭刺入豬體本身就是一種應激;一些豬場為確保疫苗注射部位和劑量準確,還需要將豬保定好,抓豬和保定也是一種很大的應激。
其次,許多疫苗本身就存在應激因素;如口蹄疫疫苗,是將病毒滅活后制成的,但為確保疫苗質量,里面加入相應的佐劑,這些佐劑往往刺激性很強;所以我們會發現,注射口蹄疫疫苗后,豬會有短時間的體溫升高,采食量和精神狀態下降;如果是公豬的話,還可能導致精液質量變差。
第三,一些活苗,是強毒變弱后的成分;因為是弱毒,也還是有毒的;盡管不會導致豬發病,但也會引起身體的變化;如前幾年在母豬懷孕后期大劑量注射豬瘟活疫苗,就導致了許多母豬死胎比例加大,就是疫苗反應的緣故。
另外,一些特殊體質的豬,還會對特種的疫苗過敏;如豬瘟、口蹄疫等疫苗,都曾出現過注射過程中引起豬休克甚至死亡的現象;這也是為什么注射疫苗時要準備腎上腺素的緣故。
所以,防疫也要考慮應激的不利影響;不要為了防疫而導致豬頻繁處于應激狀態,豬自身免疫力下降的危害并不比一般的傳染病小。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