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14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蒙脫石對有害微生物的吸附原理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7-4-18 11:07: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蒙脫石是由二層共頂聯接的硅氧四面體片夾一層共棱聯接的鋁(鎂)氧(氫氧)八面體片,構成2:1型含結晶水的硅酸鹽礦物。其結構支柱的八面體中Al3+被Mg3+、Fe3+、Fe2+等的同晶置換,造成八面體畸變,進而迫使四面體片作出旋轉、伸長、歪扭等形式來予以調正,直至出現斷鍵,使多面體核心陽離子裸露,并在層間產生強弱不同的永久性負電荷。為了平衡電荷,蒙脫石就具有吸附陽離子到層間的特性,且只要所處介質中陽離子(不論有機陽離子或無機陽離子)濃度高于其層間的陽離子的濃度,層間域中的離子就會被交換出來。這也是蒙脫石負電吸附特性。
      1、蒙脫石對細菌的吸附作用
      在含細菌數約為 1×107&#8226;mL-1的人工腸液中,加入不同量的蒙脫石,置于培養箱中培養,計數菌落數。結果:蒙脫石無抑菌或殺菌作用,蒙脫石對細菌的作用主要是吸附,“車廂式”結構的蒙脫石凝膠能將細菌固定到“車廂”中,且吸附力強弱與其帶電性有關[1-2]。當蒙脫石的用量超過0.05mg&#8226;mL-1時。不同層電荷的蒙脫石的吸附性能類同;蒙脫石用量減少后,不同層電荷的蒙脫石的吸附量即有差異,與層電荷密度相關,即蒙脫石的層電荷密度小,吸附性能高。蒙脫石濃度達5%左右時,可以100%吸附細菌。
      用粒徑為0-0.2μm和0-2μm的蒙脫石(河南信陽產鈉型蒙脫石)吸附蘇云金芽胞桿菌(Bt)工程菌株WG-001原毒素蛋白(130kDa),結果表明:蒙脫石在碳酸鹽緩沖體系(pH9)對Bt原毒素蛋白的等溫吸附曲線符合Langmuir方程(r2>0.09),當原毒素與蒙脫石的質量比例相同時,蒙脫石的平均粒徑越小,單位質量吸附量越高。在磷酸鹽體系(pH6-8)pH7時單位質量吸附量最大,在碳酸鹽體系(pH9—11)單位質量吸附量隨pH的增加而下降。Bt原毒素在蒙脫石上的吸附0.5-1.0h就能達到平衡。隨著蒙脫石質量比例的增加,蒙脫石對原毒素的單位質量吸附量減小,但吸附百分率增加。在10℃-50℃范圍內,溫度對單位質量吸附量影響不大。透射電鏡分析表明,吸附原毒素前后蒙脫石的粒徑沒有明顯改變。XRD分析證實.吸附原毒素后蒙脫石層間距沒有發生變化[3]。
      采用Caco-2細胞培養模型,觀察兩歧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嗜水氣單胞菌、副溶血弧菌、大腸桿菌、鼠傷寒沙門菌的黏附率,并在培養液中加入蒙脫石,計算蒙脫石對細菌黏附的阻斷率,探討蒙脫石對上述細菌黏附作用的影響。結果表明:所試菌與Caco-2細胞均有不同程度的黏附作用;蒙脫石對細菌黏附Caco-2細胞均有不同程度的阻斷作用,對病原菌黏附Caco-2細胞的阻斷作用要明顯大于其對益生菌的阻斷效果,其中對大腸桿菌、鼠傷寒沙門菌、嗜水氣單胞菌、副溶血弧菌黏附的阻斷率分別為54.22%、48.41%、60.53%、50.64%,而對兩歧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黏附的阻斷率分別為25.64%和21.49%。結果提示蒙脫石可有效阻斷病原菌黏附,從而防治腸道細菌感染和細菌移位。
      用蒙脫石和納米蒙脫石(聚乙二醇PEG插層制備的)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進行吸附,結果:納米蒙脫石和蒙脫石均無殺菌和抑菌作用,蒙脫石吸附率為61.4%,PEG400插層的納米蒙脫土的吸附率為90.3%,PEG6000插層的納米蒙脫土吸附率為73.8%。
      采用納米蒙脫石和普通蒙脫石與大腸桿菌的體外對比吸附能力,結果發現納米蒙脫石的吸附能力明顯提高,為納米蒙脫石應用于醫藥領域提供了證據。
      蒙脫石對黃曲霉毒素B1均有較強的吸附性,吸附量隨黃曲霉毒素B1含量增加而增加,兩者呈直線相關。當吸附反應體系中賴氨酸含量為0.2%、0.4%時,不影響蒙脫石對黃曲霉毒素B1的吸附。
      2、蒙脫石吸附作用的應用
      蒙脫石對細菌的吸附特性可用于人和動物止瀉。臨床藥理研究表明:蒙脫石無抑菌或殺菌作用,但蒙脫石對大腸桿菌、霍亂弧菌、空腸彎曲菌、金葡菌和輪狀病毒及膽鹽都有較好的吸附作用,“車廂式”結構的蒙脫石凝膠能將細菌固定到“車廂”中的獨特吸附方式是治療腹瀉的藥理基礎;對細菌毒素有固定作用。研究還表明蒙脫石只吸附、固定表面帶有粒編碼蛋白(CS31A)的致病性帶電病原菌,對表面不帶CS31A的正常菌群無固定清除作用[2]。
      市場上銷售的蒙脫石散、片、混懸、膏等劑型的應用都是充分利用蒙脫石的吸附作用。
      大量研究報道:蒙脫石可以將細菌毒素吸附交換到層間,促進受損腸粘膜的修復。因此選擇蒙脫石作為藥用時,應挑選高層電荷密度的蒙脫石(層電荷密度高的蒙脫石吸附毒素的功能應高于低層電荷的蒙脫石),并通過在層間交換易水化的陽離子和強行粉碎增加邊緣,強化其水化剝片性能,增加“車廂”數量。
      蒙脫石對嚴重燒傷大鼠腸黏膜屏障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并能夠有效防治燒傷后腸道細菌移位。
      有發明涉及蒙脫石做為抗腹瀉藥或其它胃腸道藥物的成分,用于腹瀉病及其它胃腸道疾病的治療和預防的藥物和制劑。將蒙脫石做為藥物成分,用于腹瀉病和其它胃腸道疾病的治療和預防具有“中藥成分,西藥效果”的特點。
      有專利涉及一種新礦物藥材蒙脫石,將蒙脫石做為一種礦物藥材,用于藥品和制劑,包括中藥方劑、中藥制劑、藥劑輔料、載體、控釋緩釋劑。利用蒙脫石多變的化學活性和空間結構特征,可以研制多種藥物、制劑,其具有多種藥用價值。
      有發明涉及蒙脫石在制藥領域中的新用途。該物質口服后,具有將消化道內的多種內、外源性致病因子吸附的功能,其連同所吸附的致病因子隨消化道自身蠕動排出;該物質作為消化道內病原清除劑,無毒性,不被消化道所吸收,不進入血液循環;該物質粘結性能強,發生吸附后不易解吸,并有離子交換及不易受氫離子濃度影響等特點。新用途在于治療甲亢,慢性腎功衰,口臭等疑難病癥。
      雙八面體蒙脫石對飼料黃曲霉毒素B1有較明顯的吸附作用,且吸附作用隨雙八面體蒙脫石水平的提高而增強;在霉變飼料(黃曲霉毒素B1,39.78微克/千克)經雙八面體蒙脫石處理后,黃曲霉毒素B1含量分別降為8.88微克/千克,達到我國衛生部制定的飼料衛生標準(≤20微克/千克)和歐美標準(0—20微克/千克)。
      有發明涉及蒙脫石做為獸藥、獸藥制劑、獸藥輔料、動物飼料添加劑的成分,用于腹瀉病及其它胃腸道疾病治療和預防的藥物和制劑,將蒙脫石做為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的成分。
      納米蒙脫石是一種新型礦物藥劑,用于治療禽畜類腹瀉痢疾等疾病具有無藥物殘留、無激素、無耐藥性、療效穩定、無毒副作用等優點,對大腸桿菌、霍亂弧菌、空腸彎曲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輪狀病毒及膽鹽都有較好的吸附作用,對細菌毒素有固定作用,能修復和提高胃腸粘膜對致病因子的防御功能。它不僅能吸附病菌,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在抗生素、磺胺類藥物的抗藥性越來越強、耐藥菌株日益增多的情況下,應用納米蒙脫石預防和治療畜禽疾病顯得非常重要。
      蒙脫石在畜禽飼料(尤其是乳仔豬飼料)中可代替氧化鋅抗腹瀉,高鋅(2500-3500ppm)會對仔豬生長發育造成危害。日糧中添加超過正常需要量20~30倍的高水平鋅,必然打破原有各種元素的平衡,鋅元素過量對銅、鐵的吸收不利,高鋅可導致鐵、銅繼發性缺乏,出現貧血。國外研究認為,當鋅攝入量超過體內各種排泄器官的排泄能力,則會破壞內恒穩機制。所以高鋅的飼料使用時間受到了較為嚴格的限制。使用半個月以上仔豬就會出現皮膚蒼白、被毛粗亂卷曲、貧血等現象。仔豬斷奶后2周使用高鋅(氧化鋅2000~3000 mg/kg)具有防腹瀉促生長效果,若一旦停止添加高水平鋅,更換日糧,仔豬腹瀉現象又會發生。研究還表明,飼喂高劑量鋅(3000 mg/kg)通過豬體消化吸收后,其每日鋅排出量是飼喂基礎日糧組的33倍。因此,添加高劑量無機鋅會造成資源浪費和殘留,且造成環境污染。
      用納米蒙脫石治療仔豬腹瀉均有不錯的療效。納米蒙脫石、思密達和煙酸諾氟沙星注射液治療10~28 日齡仔豬腹瀉時,差異性不顯著,納米蒙脫石略強,納米蒙脫石與煙酸諾氟沙星注射液聯合治療時效果最佳;治療30~50 日齡仔豬腹瀉時, 使用了納米蒙脫石的治療組其療效明顯高于其它治療組,特別是顯著高于煙酸諾氟沙星注射液組。與思密達相比治療相比較,納米蒙脫石的總有效率較高。
      10~28 日齡哺乳仔豬的腹瀉多由大腸桿菌感染所致。抗菌藥物因具有殺菌或抑菌作用,有一定的療效;納米蒙脫石和思密達由于對細菌及細菌毒素有吸附作用,有能修復和提高胃腸粘膜對致病因子的防御功能,因此對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有不錯的效果;當納米蒙脫石與抗菌藥物聯用時總有效率達到92.9%。
      研究表明,斷奶仔豬腹瀉的原發性因素不是細菌感染造成的,而是由于應激造成腸道損傷使酶水平和吸收能力下降,食物以腹瀉形式排出。據全炳昭等報道,在調查的4 個豬場的6 394 頭斷奶仔豬中(28~35 日齡斷奶) ,斷奶應激發病率分別為79. 50 % ,73. 17 % ,76. 60 %和54. 25 %。30~50 日齡仔豬的腹瀉多因非感染因素引起,但因常伴有腸道的繼發感染,故用抗菌藥物治療也有一定的療效但效果不及納米蒙脫石,而納米蒙脫石單獨使用的總有效率達94.1%,和與抗菌藥物聯用總有效率相差不大。
      做為對照,治療中大豬數10只,其中顯效4只,有效4只,總有效率達到80%,表明納米蒙脫石對大豬同樣有著不錯的治療效果。
      綜合本試驗結果表明,納米蒙脫石對不同年齡組豬腹瀉疾病的治療均有一定的效果,但以治療非感染性腹瀉(斷奶仔豬腹瀉)效果最佳,總有效率達94.1%。
      納米蒙脫石還可以用于動物養殖場所,用于幼仔護理:將剛出生的仔豬用干布抹除胎衣后,取納米蒙脫石均勻在豬體涂抹一層,尤其是涂抹在臍帶部位,可以有效地保持仔豬體溫,使之在短時間內站立行走,早吃初乳。并可使臍帶迅速干燥;在去勢、斷尾后將SD3004直接涂于傷口,可有效地消毒、止血。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23:1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循化| 剑阁县| 澄迈县| 新密市| 周宁县| 岳池县| 苍山县| 牡丹江市| 马尔康县| 大冶市| 扬州市| 饶阳县| 如东县| 桦甸市| 河东区| 肇东市| 湖南省| 阳朔县| 东港市| 普宁市| 黎城县| 永安市| 蒲江县| 嵩明县| 清水县| 九寨沟县| 礼泉县| 慈溪市| 鹤岗市| 曲周县| 道真| 古蔺县| 江陵县| 类乌齐县| 谷城县| 马关县| 柳河县| 余江县| 涪陵区| 广安市| 赞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