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28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么豬瘟疫苗免疫沒有作用?抗體水平低、豬瘟疫情高發?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7-3-30 09:30:3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豬養殖生產過程中,容易出現豬瘟疫苗免疫后抗體水平沒有提高,并且二免、三免后仍沒有提高的現象,應著重考慮免疫耐受問題,主動淘汰出繁殖群。主要是由于在胚胎期接觸豬瘟病毒導致先天性免疫耐受,如果留作種豬就會形成胎盤感染→仔豬流行豬瘟→免疫耐受→免疫失敗→持續性感染的惡性循環。


      由于豬瘟“帶毒母豬綜合征”,妊娠母豬自然感染低毒力或中等毒力的豬瘟病毒后能引起潛伏性感染,病毒可通過胎盤傳給胎兒,胎兒之間亦可互相感染。這種先天性感染經常導致流產、木乃伊胎、死胎或弱仔和震顫仔豬。


      弱仔在出生后不久即死亡,或表面健康而實質上是持續性感染的仔豬,此類仔豬的危險性極大,因為該類仔豬可在長達數月之內排出大量的豬瘟病毒而不表現出癥狀,也檢不出豬瘟抗體。先天感染豬瘟的仔豬產生后天免疫耐受性,形成持續感染的帶毒豬。這種感染豬不能建立中和性抗體應答,形成免疫耐受,以至于對疫苗免疫后不能產生免疫應答。如果未經嚴格的實驗室檢驗,這些被誤作后備種豬培養就會形成新的帶毒種豬群。


      研究數據顯示母豬帶毒綜合征在妊娠母豬的感染率可達43%。由于帶毒種豬表現為隱性感染,不呈現臨床癥狀和肉眼可見的病理變化,易被人們忽視。因此,種豬場的豬瘟凈化工作尤為重要。


    一、種豬場豬瘟凈化的主要措施


      種豬場豬瘟凈化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對豬場帶毒情況進行調查和評估,通過免疫和淘汰等手段提高抗體合格率;


      第二階段穩定控制豬瘟情況,保證母豬群抗體合格率在90%以上,公豬逐頭監測,進一步監測和維持抗體水平;


      第三階段在穩定控制基礎上進一步全群凈化豬瘟病毒,全場公豬、母豬逐頭檢測扁桃體抗體水平,病毒檢測無陽性豬。


      1、臨床癥狀和抗體水平綜合評估豬場帶毒情況


      調查和評估豬場種群帶毒情況是豬瘟凈化的基礎。首先要進行豬群豬瘟抗體的檢測,了解豬群豬瘟抗體水平。母豬群按10%的比例進行采樣,種公豬進行全群采樣。了解豬群的豬瘟抗體合格率,抗體整齊度、離散度情況。但由于ELISA試劑盒檢測結果和實際中和抗體水平之間還有一定的差異,所以還要考慮臨床觀察的結果。


      首先分析相關各項生產數據,包括流產、弱仔、死胎、畸形胎數及哺乳期神經震顫、運動障礙、抽搐等癥狀的仔豬數等。并觀察是否有保育及育肥期便秘、腹瀉交替出現,腹下、耳和四肢內側等少毛部位出血、發紺等現象。剖檢是否可見多發性出血性特征的敗血癥變化等癥狀,初步評估豬群豬瘟野毒帶毒狀況。


      豬瘟抗體檢測(阻斷ELISA)阻斷率大于40%判定為陽性,小于30%判定為陰性。如果是血清豬瘟抗原試劑盒(ELISA)檢測,陽性豬淘汰。同時采集扁桃體進行熒光抗體和RT-PCR方法檢測豬瘟抗原,豬瘟野毒陽性豬直接淘汰。對豬瘟抗體檢測陽性和豬瘟抗原陰性種豬,免疫注射豬瘟活疫苗2頭份;對豬瘟抗體陰性種豬隔離,采集扁桃體和血清,扁桃體進行免疫熒光和RT-PCR檢測豬瘟抗原檢測;血清進行豬瘟抗原ELISA檢測,抗原陽性種豬淘汰,抗原陰性和抗體陰性豬免疫注射豬瘟活疫苗2頭份,免疫后30天采集種豬血清檢測豬瘟抗體,陽性豬留場,陰性豬淘汰。


      對抗體不合格豬補免6周后再檢測抗體,如果整體抗體合格率在90%以上,即可進入第二階段穩定控制期。如合格率不到90%,則對不合格豬群再補充免疫一次,還不合格的直接淘汰。


    二、堅決淘汰抗原陽性和補免抗體不合格種豬


      進入豬瘟穩定控制期之后,應在持續不斷的抗體監測和淘汰基礎上,加強對豬瘟抗原的檢測,區分野毒和疫苗毒。張桂紅表示,對具有繁殖障礙現象的母豬,采集血液,用豬瘟病毒(CSFV-Ag)抗原ELISA檢測試劑盒檢測。并按母豬群10%、種公豬群100%的比例采集扁桃體樣本,經RT-PCR擴增鑒別疫苗毒和野毒,必要時測序。后備豬混群前進行豬瘟抗體檢測,補免后仍不合格的不能留做種用,轉育肥豬處理。所有進入種豬群的后備豬必須要求豬瘟抗體和豬偽狂犬病抗體都合格。并做好種母豬、種公豬、豬精的帶毒狀況的監測,判斷是否含有病原。


      隨著凈化措施的實施,豬群逐步進入全群凈化階段。該階段要求全種群及準備引入的后備豬扁桃體樣本檢測豬瘟病毒100%陰性,且抗體水平合格。可在豬群中設立一定數量的哨兵豬來監測和評估凈化效果。


      初步凈化1年后,可在育肥豬群中設立豬瘟抗體陰性的非免疫哨兵豬,育肥哨兵豬的數量為每個生產線30頭,分散在不同的豬欄。1個月后進行豬瘟抗體檢測,抗體應為陰性。再隔1年后,設立非免疫豬瘟抗體陰性母豬哨兵豬,母豬哨兵豬占母豬總數的2%-3%,或最少為10頭,也可固定一定數量的母豬哨兵豬循環使用。非免疫母豬哨兵豬分別在配種前、懷孕后40-50天、80-90天、產后2周采血檢測,其后代(交叉寄養的除外)于3-4周齡檢測,豬瘟抗體均應為陰性。


      豬瘟凈化的標準應為無豬瘟臨床病例,免疫抗體陽性率90%以上(CSF抗體阻斷值高于40的種豬占總群體的90%以上),連續2年豬瘟抗原(ELISA法)5%抽樣檢測和95%自檢沒有病原檢出后,視為達到凈化標準。通過“普防免疫-抗原,抗體檢測-淘汰”的措施凈化豬瘟,比單純采取采集扁桃體檢測豬瘟抗原從而淘汰陽性豬只更準確。要做好豬瘟凈化工作,必須堅決徹底地淘汰豬瘟抗原陽性豬只和經強化免疫后豬瘟抗體仍不合格的豬只,這一點至關重要,否則凈化工作將成為無稽之談。

    來源:互聯網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18:0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尔滨市| 罗平县| 通榆县| 合阳县| 天峻县| 葵青区| 北海市| 北海市| 永安市| 余庆县| 思南县| 普洱| 根河市| 无锡市| 宁波市| 桓台县| 林西县| 行唐县| 靖边县| 涟水县| 调兵山市| 涿州市| 龙陵县| 甘谷县| 衢州市| 平昌县| 青海省| 黄骅市| 呼和浩特市| 六盘水市| 甘孜县| 泾川县| 黄陵县| 库车县| 和田市| 永城市| 武威市| 尚志市| 通城县| 浦城县| 九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