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狐每年配種只有一次,多集中在3~4月份,時間性比較強,技術要求較高,難度較大,誤時就會空懷。因此,518養殖技術網提醒養殖戶要嚴格掌握母狐發情狀況,及時準確配好種,以及搞好產仔護理、確保成活,顯得至關重要。
一、配種
1.科學配方,精心飼養:白狐妊娠期和產仔期的飼料一定要新鮮、營養全面、易消化,嚴禁喂給腐敗變質的飼料。飼料品種質量要保持相對穩定,盡量不要隨意更換,必須更換飼料時,一定要逐步進行,給其一個習慣適應的過程。在日糧中以動物性飼料為主,約占70%,主要種類有小雜魚、海雜魚、魚粉、禽畜下腳料等;植物性飼料為輔,約占30%,主要種類有玉米、小麥、稻谷、黃豆、蔬菜等,同時要喂給維生素A、維生素E、B族維生素等,從而保證營養充分。在母狐產仔期間,要增加蛋類、乳類食品。
2.調整體況,確保配種:配種前對種狐體況均衡調整,公狐在配種前調整到中等偏上膘情,母狐調整到中等膘情體況。要防止使用饑餓減肥的辦法,這種方法有損種狐健康。種狐不能過肥或過瘦,體況過肥或過瘦都會影響母狐卵巢卵泡發育,從而影響排卵數,降低受胎率和產仔數。發情前期體況好,不胖不瘦發情早,配種順利產仔好。
3.掌握發情,抓好配種:每年2月下旬開始定期對種狐做發情檢查,做到心中有數。母狐發情時神情極度不安,陰部紅腫外翻成橢圓形,陰道流出較濃稠的白色分泌物,在籠里亂動,食欲減退,撒尿頻繁,顏色變淡黃色,用舌舔外陰部,不斷發出急促的求偶叫聲。將發情的母狐放于公狐籠內,母狐安靜站立等候公狐爬跨,站立時平穩,后肢叉開,尾巴翹起歪向一側,接近公狐不撕咬,這時是配種的好機會。母狐經第一次交配后,次日馬上進行復配,一般在發情期內要連續交配2~3次。母狐配種的要領是陰部“粉紅色早,紫黑色遲,暗紅色配種正適宜”。此時要做好配種記錄,搞好譜系關系。
二、產仔母狐護理
1.分窩時間:仔狐生長發育很快,一般在45日齡分窩,仔狐不能過早或過晚分窩,過早分窩因仔狐獨立生活能力較弱,影響其生長發育,易造成疾病甚至死亡;過晚分窩仔狐會誤食糞便和變質食物,再加上母狐后期的乳汁供不上長大的仔狐所需營養,適時斷奶早攝取全價飼料,有助于仔狐的生長速度。通常可從仔狐中選出體質壯、體型大、采食能力強的仔狐先分出去,把弱小的暫時留給母狐繼續哺乳幾天,待仔狐發育較強壯時再分窩。分窩的仔狐2~3只放在一個籠里飼養,有利于保暖,增進食欲。
2.產前準備:母狐的妊娠期一般為52天左右。母狐產前10天應放入產箱,讓其熟悉環境。產箱要清掃干凈并消毒,然后墊上柔軟的墊草,產箱內的縫隙要用牛皮紙堵住,防止冷風侵襲,以利保溫。母狐妊娠和產仔初期對外界環境變化反應特別敏感,稍有動靜都會引起煩躁不安,直接影響繁殖成活率的高低,因此在整個配種繁殖期內要保持狐場安靜,固定飼養人員,謝絕一切參觀。
3.產后護理:產后檢查是提高仔狐成活率的重要措施,采取聽、看、檢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若仔狐很少嘶叫或偶爾嘶叫,聲音短而洪亮,母狐食欲好,乳頭紅潤飽滿,說明仔狐身體健康。第一次檢查時,遇有母狐缺乳或無乳情況時,可將仔狐另選母狐代養。代養母狐應該是產仔少、乳頭多、奶量足、產仔時間接近。代養時,將需代養的仔狐直接放在代養母狐窩內即可。(518養殖技術網整理發布)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