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氣溫高、濕度大,各種病原體、寄生蟲繁衍迅速,飼料易霉變,管理不善,極易引起兔腸炎發生。
518養殖技術網提醒養殖戶兔腸炎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寄生蟲性腸炎主要由球蟲引起,可采取推遲幼兔斷奶時間,增加斷奶重,加喂高效抗球蟲藥物來預防。
針對巴氏桿菌要做好兔舍通風換氣工作,建立無特定病原體兔群是最主要的方法。每百公斤飼料加喂鼻肛凈0.5%或添加20—30克喹乙醇。
中毒性腸炎 兔長期食用發霉飼料會引起全身性中毒。病兔表現拉稀,剖檢兔內臟器官全部充血潰爛。由于毒素侵襲時間長,中毒性腸炎一般很難救治。
應將中毒性腸炎與巴氏桿菌、魏氏梭菌引起的腸炎相區別。三者的共同特征是兔外陰部潰爛、招蠅。巴氏桿菌病主要以鼻炎、魏氏梭菌病主要以腹瀉為發病特征。
應激性腸炎 初秋室內外溫度高,兔極易發生應激性腸炎。應加強室內空氣流通,減小飼養密度,做好降溫工作。防治兔腸炎應采取綜合措施每天堅持消毒1次,保持兔舍清潔衛生;避免用霉變飼料飼喂;注意消滅蒼蠅、蚊蟲。
細菌性腸炎 主要由大腸桿菌、魏氏梭菌、巴氏桿菌等病菌引起。針對大腸桿菌要合理配制飼料,粗纖維比例要適宜,嚴禁飼喂發霉變質飼料,水拌飼料和飲水要清潔無污染,水分多的青綠飼料應稍微曬一下再飼喂,針對魏氏梭菌應加強仔兔斷奶初期的飼料轉換工作,加喂一些含蛋白質高的干草來調節腸胃。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