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18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瘤頭鴨的生產性能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7-3-24 10:34: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瘤頭鴨(Muscovyducks)學名麝香鴨,原產于中南美洲。我國稱為番鴨或洋鴨,國外稱火雞鴨、蠻鴨、巴西鴨。518養殖技術網認為在動物學分類上屬于鳥綱,雁形目,鴨科,棲鴨屬,與一般家鴨同科不同屬。

      1、產蛋性能

      一般年產蛋量為80~120枚,高產可達150~160枚,蛋重70~80克。蛋殼玉白色,蛋形指數1.38~1.42。

      2、生長速度與產肉性能

      成年公鴨體重3500~4000克,母鴨2000~2500克。仔鴨3月齡公鴨重2700~3000克,母鴨1800~2000克。公鴨全凈膛率76.3%,母鴨77%;公鴨胸腿肌占全凈膛屠體重的比率29.63%,母鴨29.74%。肌肉蛋白質含量達33%~34%,肉質細嫩,味道鮮美。10~12周齡的瘤頭鴨經填飼2~3周,平均產肝可達300~353克,公鴨高于母鴨,料肝比30~32:1。采用公瘤頭鴨與母家鴨雜交生產的屬間雜種鴨,稱為半番鴨或騾鴨。具有生長快、飲料報酬高、肉質好和抗逆性強的特點。在南方,特別是臺灣和福建飼養較多。以公瘤頭鴨和母北京鴨雜交生產的半番鴨,60日齡平均體重達2160克,生長速度快于其他雜交組合。以公瘤頭鴨為父本與北京鴨、金定鴨進行三元雜交生產的“番北金”雜種鴨,3月齡平均體重達2240克,雜種優勢率達23.78%。瘤頭鴨的生長高峰期在9~11周齡,但該品種具有自我平衡早期生長的能力,如前期生長不好,后期改善飼養條件,仍可以達到理想的體重標準。(518養殖技術網整理發布)

      3、繁殖性能

      母鴨開產日齡6~9月齡。公母鴨配種比例1:6~8,受精率85%~94%,孵化期35天,受精蛋孵化率80%~85%,母鴨有就巢性,種公鴨利用年限1~1.5年。公瘤頭鴨與母家鴨雜交由于公母鴨體重差別多,多采用人工輔助配種和人工授精繁殖半番鴨,受精率60%~80%。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00:1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什克腾旗| 嘉定区| 寿光市| 巴里| 隆安县| 宁陕县| 瓦房店市| 弥勒县| 如东县| 磐安县| 乐亭县| 滦南县| 贡山| 资兴市| 蕉岭县| 周宁县| 寿阳县| 新津县| 舟曲县| 周宁县| 乐山市| 依兰县| 郯城县| 衡阳县| 云阳县| 四川省| 岚皋县| 合作市| 青神县| 澜沧| 华容县| 广州市| 梁河县| 景德镇市| 都江堰市| 武邑县| 林甸县| 桑植县| 乌兰察布市| 巧家县| 汉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