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豬信息網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3月13日全國外三元豬平均出欄價為7.94元/斤,與昨日相比下跌了0.04元/斤。豬價跌幅收窄后,今日加速下跌破8,全國大部分地區豬價處于8元/斤之下,部分地區豬價逼近7元/斤附近。
1.png (34.61 KB, 下載次數: 4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0 10:07 上傳
2.png (61.83 KB, 下載次數: 6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0 10:07 上傳
豬價行情回顧
2017年2月豬價大幅下跌。1月底春節假期,豬價基本平穩,略有上漲。但進入2月后,特別是長假結束后,豬價快速下跌。2月上旬跌幅最大,芝華豬價指數下跌5%。正月十五后,生豬交易逐步從節日中恢復正常,豬價也開始企穩;但2月中下旬豬價仍呈現出激烈的震蕩走勢,繼續小幅下行;
其中,中旬微漲0.9%,下旬下跌2.1%。全月芝華豬價指數下跌6.1%,從月初18元/kg以上,跌至月末17元/kg以下。由于春節時間不同,2月豬價走勢與2016年差異較大。2016年2月正值春節,豬價維持高位運行,全月價格波動不大,僅在中下旬有小幅回落。節后的季節性消費減弱是2017年2月豬價下跌的主要原因。2月豬價同比,在月初還不到-3%,中下旬已降至-7%左右(圖1)。
3.png (49.69 KB, 下載次數: 6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0 10:07 上傳
注:芝華豬價指數代表全國外三元平均價格水平
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大幅下跌。除西南地區外,上月豬價較高的華北及華中地區跌幅最大,全月下跌了8%左右,都從18元/kg以上,跌至17元/kg以下。東北、華東及華南地區也在大幅下跌,跌幅都在5%左右。
東北仍是全國豬價最低的地區,華南也處于全國較低水平。西北同樣也出現了大幅下跌,只不過月底強勁反彈,豬價重回17元/kg以上。西南地區豬價支撐較強,雖幾度跌破18元/kg,但月末仍能維持在18元/kg以上;其豬價一直處在全國最高水平(表1、圖2)。
4.png (98.04 KB, 下載次數: 5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0 10:07 上傳
飼料成本略有下降。玉米價格略有下跌,但由于已觸及玉米種植的成本線,因此支撐較強。如果沒有有力的政策出臺,繼續下跌空間不大。此外,玉米市場供過于求的格局未發生實質性改變,因此短期內玉米價格仍將在低位徘徊。2017年國家將繼續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玉米行業是改革的重點行業之一。
中長期看,玉米價格有望迎來回升。豆粕繼續下跌。節后大豆大量到崗,油廠產量大幅增加,國內豆粕庫存激增。數據顯示,2月底全國庫存較節前增加近30%;華北、華東地區出現脹庫。預計未來1~2個月油廠產量會減少,豆粕價格將獲支撐。雖然飼料成本有所下降,但由于豬價大幅下跌,養殖盈利也跟隨大幅下跌。平均自繁自養盈利一度跌至500元/頭左右,月末跟隨豬價反彈,養殖盈利回升至600元/頭左右(表2)。
6.png (28.27 KB, 下載次數: 5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0 10:07 上傳
生豬存欄繼續下降。1月生豬存欄環比下降2.9%,同比減少2.8%;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0.4%,同比下降1.5%。1月生豬規模以上定點屠宰量2075萬頭,較上月減少8.6%,同比減少11.2%。從農業部數據上看,能繁母豬降幅雖然很小,但持續下滑的態勢仍未完全止住。
但從同比上看,已有大幅縮小,與2016年同期比較接近。由于春節前出欄量較大,且仔豬存活率下降,造成生豬存欄量降幅擴大。其影響預計會在未來2~3個月顯現出來。根據芝華監測,2月能繁母豬存欄仍略有減少,生豬存欄未見增長。因此我們判斷,供應的減少將對未來豬價形成一定支撐(圖3、4)。
7.png (157.76 KB, 下載次數: 5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0 10:07 上傳
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繼續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對于生豬行業而言,穩生產、引導產能轉移以及加大環保治污力度將是2017年的重點工作。農業部也在其發布的《2017年畜牧業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要發揮黑吉遼蒙東北四省優勢,引導生豬養殖從南方水網地區向東北轉移,以穩定生豬生產。東北養豬有兩大明顯優勢:一是國家政策支持,環保壓力小。大部分省份,特別是南方省份,擴建新建豬場已無地可批,而在東北可以獲批大片養殖用地。
二是成本底。東北地區玉米質優量大,價格低,直接影響占養殖成本一半以上的飼料成本。這些因素對養殖企業有不小的吸引力。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生豬產業鏈的龍頭企業都在東北地區積極布局,擴大生豬產能。
從溫氏、牧原、雛鷹、正邦、天邦、大北農、新希望、金新農等上市公司公開發布的信息中,可以統計出這些企業在東北計劃布局的總產能將超過5000萬頭/年。這些產能布局,有些已經開始實施,有些將在2017年開始實施。預計未來5年,東北生豬產量有望增加1倍。對豬場的環保治理與龍頭企業的大力擴張兩大因素的實施力度,將是2017年生豬行業供應格局變化的關鍵點。
除了國內產量,進口也是市場供給的重要因素。2016年,我國豬肉進口160萬t,增長108.4%,即較2015年的進口量增加1倍還多。1月我國豬肉進口11.18萬t,同比增長15.2%。進口量仍在繼續增加,但增幅在持續放緩。預計2017年豬肉進口量還會繼續增加。2016年豬肉進口量已占到國內總供應量的3%,進口因素已不再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變量。2017年豬肉進口節奏的變化,可能會在個別時點上對國內豬價產生顯著影響。
豬價預測
2017年2-3月,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的出現,導致肉蛋禽消費都受到了嚴重沖擊。這對本已進入消費淡季的豬肉市場更是雪上加霜。從存欄數據上看,供應雖有減少,但在消費低迷及替代品價格下跌的情況下,豬價將仍呈弱勢。預計3月下旬,隨著供應的減少及消費的回暖,豬價有望迎來持續上漲(圖5)。
9.png (81.81 KB, 下載次數: 5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0 10:07 上傳
芝華數據、養豬信息網綜合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