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mg.jpg (92.14 KB, 下載次數: 6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5 09:16 上傳
在禁養區拆豬場進行的沸沸揚揚之時,非禁養區豬場的日子也將不好過了。
隨著政策一步步落實,各地拆豬場的現象有所加劇。不管養殖戶愿不愿意,這將會是未來一段時間的常態及趨勢。隨著國家最嚴環保的政策的實施以及消費者需求變化作為原始驅動力的推動,豬場包換治理將會成為常態,而且,覆蓋面會越來越大。
據了解,早在2016年,福建就下發文件:可養區內250頭以下不達標生豬養殖場戶也要關閉,對于環保不達標的大型養殖場,不管是誰的工程,限期整改。
其實在更早以前,非禁養區豬場治理更多是停留在整改層面,而如今一刀切的要將非禁養區250頭以下豬場關閉清理,這一政策對于中小散養戶來說,簡直是滅頂之災。達不到規?;B殖,或許只有兩條路可走:關閉、強拆。
可養區存欄250頭以下不達標養豬場戶需關閉拆除
福建省農業廳環保廳曾下發關于開展水流域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專項整改的通知,其中要求:各地要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要求,立即組織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加強部門聯合執法,督促有關鄉鎮于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禁養區及可養區存欄250頭以下不達標養豬場戶關閉拆除掃尾工作,真正做到以拆促治、以罰促治。
在2016年5月福建的《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主要問題與整改意見表》文件中顯示,三明、南平、寧德等地由于禁養區生豬養殖場(戶)關閉拆除進展滯后,可養區存欄250頭以下養豬戶關閉拆除和自行改造進度較慢,而被通報。
對于可養區生豬規模養殖場標準化改造,各地也有明確的政策要求。
例如福建提出,當前是生豬養殖場標準化改造的有利時機。各地要按照早謀劃、早儲備、早批復、早竣工、早驗收的要求,通盤規劃、先緊后松,列出改造項目的時間表、進度表、責任表,多渠道多形式籌措落實市縣兩級改造資金,全程跟蹤指導服務,全面提速項目建設。
對標準化改造進度慢的縣(市、區),要加強督促指導,確保全面完成年度改造任務;對標準化改造進度較快的縣(市、區),可將2017-2018年省級改造任務提至2016年實施,農業及財政部門按各地完成場數及時下達補助資金;對存欄5000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標準化改造項目(含2014年生豬生態環保型養殖項目),在實施項目建設時,同步辦理相關環評手續,務必加快進度,確保年底前全面完成;對可養區內拒不改造或改造不到位的生豬養殖場戶,要加大執法和處罰力度,整改無望的堅決予以關閉拆除;對完成標準化改造的養殖場,要納入環保監管范圍,加大日常監督檢查。
從以上可以看出,2017將有很多的養殖戶被迫拆遷或者轉移,有能力的可以去符合規定的地方繼續養下去,然而沒有能力的養殖戶可能將退出養殖業的舞臺!
非禁養區的養殖朋友們,在2017年要跟緊國家的步伐,適應國家政策,在發展中不斷變化,力求在養殖業中博取生存空間!
來源:互聯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