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88.webp.jpg (139.4 KB, 下載次數: 5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5 09:06 上傳
樹欲靜而風不止,玉米“空”氣之中顯商機
在當前飼料需求清淡、進口谷物連續到貨的背景下,玉米價格上漲始終令人有“透支”后期上行空間的擔憂,連盤玉米迎來“四連跌”。在目前多空博弈之中,正是擇優備貨的好時機。
3月中旬,正值全國兩會期間,前期一直強勁的連盤玉米主力出現“四連跌”,現貨市場南北港口玉米價格也沖高回落,其間市場開始流傳一些政策利空傳聞,包括中儲糧收儲節奏、拍賣等。盡管春節過后,因國家政策托底傾向明顯以及市場對遠期優質玉米供應數量的擔憂,國內玉米市場價格迅速走高,有違對節后需求清淡的普遍認知,但這些只能看做是市場博弈時間提前的一種表現,“空”氣之中更是擇優備貨的時機。
春節過后 玉米價格漲幅過百
自2月初以來,我國北方港口玉米集港價格已由1430~1450元/噸上漲至1520元/噸以上,累計上漲70~90元/噸,南方港口玉米價格由1600元/噸站上1700元/噸大關,累計上漲100元/噸,尤其是在2月底3月初沿海運費大漲40元/噸的推動下,一直被看弱的華北產區也跟隨走強,山東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格先跌后漲,在1600~1700元/噸區間完成筑底。
3月10日,遼寧港口玉米集港價格在局部突破1500元/噸大關以后沖高回落,上漲勢頭有所放緩,但由于目前還不是東北自然晾曬玉米批量上市之際,東北產區糧價進一步走高,吉林深加工企業紛紛調高收購價格,華北產區糧價底部抬升確實也已形成。
除此以外,盡管未來1個月有望迎來東北自然晾曬玉米批量上市小高峰,可能對市場形成壓力,但考慮到品質優于前期上市糧源,具有一定溢價,業內已逐步認同節后玉米價格底部不斷抬升的趨勢,規模飼料企業大多積極儲備未來庫存,對市場形成支撐,購銷雙方的博弈持續進行中。
期貨“四連跌” 市場傳聞紛紛
自春節過后,由于國家對解決農民賣糧問題的積極態度以及連續政策的出臺,連盤玉米期價持續走高,其中1705合約期價最高觸及1650元/噸,較1月底上漲90元/噸,漲幅5.7%,較2016年12月上漲近270元/噸,漲幅18%。然而,在當前飼料需求清淡、進口谷物連續到貨的背景下,糧價上漲始終令人有“透支”后期上行空間的擔憂,連盤玉米迎來“四連跌”。市場分析認為,這一方面來自市場博弈過程中的正常回調,另一方面源于整個金融市場的動蕩。
值得注意的是,技術面看,1705合約在20日均線依舊有支撐,換而言之,1600元/噸附近連盤支撐依舊,這一點基本符合東北玉米集港1500元/噸的現貨行情。
東北玉米收購進展好于預期
2016年實行玉米收儲制度改革以來,截至今年3月7日,東北地區累計收購玉米8086萬噸,其中內蒙古收購1217萬噸,遼寧1722萬噸,吉林2254萬噸,黑龍江2893萬噸。目前收購總量已占商品量的近九成,收購進展好于預期,多元市場主體參與收購的格局逐漸形成,中儲糧、中糧等央企發揮了穩定市場的作用。目前,東北深加工企業玉米掛牌價格提高20~70元/噸不等,吉林深加工企業主流掛牌收購價達到1400元/噸,黑龍江基本維持在1350~1400元/噸之間。
同時,糧價整體上升不改關內外企業加工收購熱情。3月中旬以來,國內深加工產品價格漲跌互現,淀粉價格上漲20~50元/噸,至1900~2100元/噸,酒精價格疲軟,DDGS高報低走;盡管區域搶糧導致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格普遍呈現上升趨勢,但東北及華北兩大主產區深加工企業每噸淀粉加工盈利分別維持在590元和72元(前者以每噸玉米補貼200元計算),黑龍江酒精每噸加工利潤更是高達1220元。隨著玉米深加工行業進入產業“春天”,高盈利有助于其持續收購玉米。
南方飼企采購成本陡然提高
在我國北方多元主體收購玉米的同時,南方市場迎來沿海運費兩周連漲,由于宏觀投資增加,兩會期間沿海煤炭等運力趨于緊張,大連至蛇口散船運費已由最低40元/噸上漲至85元/噸,南方各地飼料企業采購成本陡然提高,夏季是否會延續高運費有待觀察,但優質玉米儲備成為南方規模飼料企業共識。
展望后市,東北產區因市場多元主體積極入市收購,加之農戶余糧不多,市場價格強勢估計要維持到“雙補”政策結束。而華北產區在兩會結束后,市場隱性供給壓力重現,其價格上漲動力明顯不足,且不排除回落的可能。因此,初步預計后期東北及華北兩大主產區玉米市場走勢或難同步,“東北強、華北弱”的特征或將隨著兩會的結束而逐步顯現。
近段時間,玉米期貨市場“四連跌”、現貨市場(除南北港口玉米價格沖高回落外)保持堅挺,是多空雙方激烈博弈的一種體現,雖然目前國內玉米市場需求主要來自東北獲得補貼企業的補庫,南方飼料企業的提前備貨被指透支后期需求,市場普遍擔憂糧價上升后龐大的臨儲玉米瀉庫帶來利空打壓,但在目前多空博弈之中,正是擇優備貨的好時機。
此外,2016年秋季我國結束了長達8年的臨儲玉米收購政策,但政策對玉米市場的影響力猶在,尤其是超過2億噸的臨儲玉米庫存何時釋放,始終是籠罩在市場上空的巨大陰影,在市場缺乏真實需求增長的背景下,市場情緒出現波動也在意料之中。若糧價過分上漲終將引發臨儲“瀉庫”,但目前顯然還不是時候。放眼海外市場,目前我國進口谷物成本徘徊在1700元/噸,除非糧價上漲遠超這一水平,否則逢低擇優建庫仍為上策。
玉米價格進入“震蕩階段前奏”,后期會暴跌嗎?
近期的玉米價格行情就是進入了年前我們預測那個“震蕩階段前奏”,在一番相對劇烈的起伏之后,玉米價格將回歸到相對穩定的地位震蕩區間,產生小幅波動、小幅波動區間過后,玉米市場能否逐步回暖恢復?
一起看看東北地區的具體行情:
東北三省一區玉米價格走勢
據監測顯示,近期東北地區玉米價格整體小幅上漲。黑龍江玉米價格在1170-1310元/噸,吉林玉米價格在1250-1360元/噸,遼寧玉米價格在1350-1410元/噸,內蒙古玉米價格在1410-1470元/噸。
東北三省一區售糧進度
玉米收購方面,糧食局數據顯示,截至3月5日,東北三省一區累計收購玉米7937萬噸。其中:內蒙古收購1189萬噸,售糧進度約為44%;
遼寧1681萬噸,售糧進度約為95%;吉林2198萬噸,售糧進度約為72%;黑龍江2870萬噸售糧進度約為65%。
目前東北玉米上量已經恢復至年前高位水平,今年為鼓勵市場主體入市收購,東北三省一區先后發布玉米深加工補貼、飼料加工補貼,這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玉米價格,同時隨著市場上其他貿易主體的增加,也加劇了市場波動。
有調查顯示,目前農戶手中余糧有限,而其他貿易主體手中存量大增,貿易主體的積極建庫疊加補貼政策也使得市場提前進入企穩回升階段。
考慮到5月后臨儲拍賣玉米質量不容樂觀,從價格上來看,目前內外價差基本持平,臨儲拍賣同等級玉米價格不會低于目前的價格水平是大概率事件,價格上并無優勢,且出庫等尚需要時間。
目前市場處于養殖淡季,生豬存欄率處于歷史低位,而禽流感疫情也令禽類養殖戶補欄熱情受挫,飼料銷售遇冷,而春節過后,北方四港玉米庫存持續攀升,眼下已升至390萬噸的高位,從東北數據來看,這是明顯壓力后移現象,春耕之前余糧或將最大化釋放,而更為突出的華北市場仍有5成玉米未售。
不難看出,本輪玉米行情的上漲多依賴于東北市場收購主體的多元化帶動及華北階段性供應縮減的共同支撐。短期上漲勢或得以延續。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在玉米臨儲拍賣之前,東北地區玉米價格整體偏強運行,但受制于庫存壓力,上漲空間有限。
反觀全國的玉米行情,在缺乏基本面的配合的背景下,隨著“兩會”熱情減褪,且華北玉米購銷陸續恢復,玉米繼續拉升行情難以持續,玉米期貨市場近幾日已經出現持續回落,3月中下旬玉米現貨市場或也將出現一波調整,謹防回落的風險。
但中長期來看,在國家政策給力的背景下,玉米不會再回到2016年的“坑爹(跌)”的年代,整體將以反復震蕩構筑底部,之后緩慢上行的趨勢。接下來關注輪換玉米的動向。
來源:糧油市場報、中國農機網整理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