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配方多種多樣、紛繁復雜。如何做配方,除了要熟悉配方制作的過程,還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打造出科學實用、經濟效益高的好配方。目前配方設計存在較大的模糊地帶,因此實際運用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判斷該配方是否合理,雞飼料代加工廠家建議應當綜合考慮以下這幾個關鍵點。
營養標準的靈活使用
任何一個營養標準,都是在特定條件下為特定目標而設定的。這個特定目標一般為動物的生產性能指標或者經濟指標。例如NRC制定了瘦肉型豬的營養標準,該標準的目標是肉豬的生長速度快,料肉比低。這個標準不適應土雜豬。
各個飼料生產企業從市場的角度和經濟的角度出發,在參考NRC標準和國內豬營養標準基礎上,都制定了自己的豬營養標準。各個企業間的營養標準有一定的差異,作為企業的技術機密,企業標準不會對外公開。
企業的營養標準一般分為幾類:
其一為發揮動物最佳生產性能的營養標準,這類標準是建立在動物試驗的基礎上的。
其二為經濟效益最佳的營養標準,這類標準的營養水平低于第一類標準,因為營養水平較低,配方中有空間使用營養價值較低的非常規飼料原料,因而這種配方的綜合經濟價值可能優于最佳生產性能配方。
其三為市場導向的營養標準,飼料生產企業為了迎合某些市場消費群體的特殊要求,在滿足一特定生產性能(生產水平較低)的條件下,為生產價格低廉的飼料而確立的標準。
經濟動物品種繁多,以肉雞為例,有快大白羽肉雞、快大黃雞、優質黃雞、土雞等等。尤其是黃羽肉雞,品種尤為復雜,如果以上市時間來劃分,有50天左右、有60天左右、有80天左右、有110天左右、也有140天左右等。
多數品種并沒有營養標準,配方師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參考比較接近品種的營養標準,并根據自己的經驗,分析該品種生長特點,結合動物生理和營養的理論知識,對營養標準做適當的修改,并根據實際的應用效果,逐步修訂標準。對于不同標準的靈活運用也是一個有經驗的配方師的價值體現。華飼特美就是這樣的一個既有動物飼養管理經驗又是多年飼料營養設計公司,我們的飼料比經濟動物還要懂得它的營養需求以及如何讓它健康良性的生長。
原料的選擇和質量控制
不同的動物以及動物不同的生長階段,對原料都有不同的要求。選擇合適的原料是做好配方的關鍵步驟。幼齡動物消化機能沒有發育完善,選擇原料要注意可消化性。
以乳豬料為例,選擇原料的原則是易消化、適口性好。因此乳豬料和教槽料(開口料)中使用了高檔的原料,例如蒸汽魚粉、乳制品、膨化大豆、一級玉米、優質植物油等。
而成年動物可多選用粗一些的原料;動物種類不同,其生理特點不同,對原料的要求也不同。例如豬的味覺發達,適口性差的原料盡量少用,而雞料就不用過多考慮適口性問題,鴨的耐粗能力比較強,粗飼料用于鴨料更有價值。
配方技術高低的一個重要評價指標就是對非常規飼料原料的合理使用。非常規飼料原料是指在配方中較少使用、或者對營養特性和飼用價值了解較少的那些飼料原料。
非常規飼料原料來源廣泛,成分復雜,它們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
l 與相應的常規飼料原料比較,一般的非常規飼料原料營養價值較低,營養成分不平衡;
l 大多數非常規飼料原料含有抗營養因子或毒物,不經過處理不能直接使用或必須限制用量;
l 多數非常規飼料原料適口性差;有許多非常規飼料原料營養濃度低,占用配方空間;
l 大多數非常規飼料原料的營養成分變異很大,質量不穩定,受到產地來源、加工處理以及貯存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l 與常規飼料原料比較,由于研究數據的缺乏,大多數非常規飼料原料的營養價值評定不太準確,沒有較為可靠的飼料數據庫,增加了飼料配方設計的難度;
l 非常規飼料原料對加工的影響。例如棉粕、菜粕、米糠等原料對于制粒效果有負面的影響,在選擇使用時,要搭配粘結性比較好的原料,比如次粉、小麥等;
l 非常規飼料帶來飼料成品顏色外觀的變化,如果市場對外觀顏色要求較高,就限制其在配方中的使用。
但是,配方中使用非常規飼料原料,可帶來明顯的經濟價值。通過不同原料間的搭配使用,可以彌補其氨基酸不平衡的問題,對于提高配方質量很有幫助。通過限制非常規原料在飼料配方中的使用量可以避免其抗營養因子、毒素的負面影響,而限制量的確定也考驗一個配方師的水平。
很多大型飼料企業都有完善的檢測設備,可以及時檢測非常規原料的營養素含量,可準確評估其營養價值。以可消化氨基酸為基礎,可以反應非常規原料的真實價值,使使用非常規原料的配方更為穩定。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