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兩年,隨著生豬養殖的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多數養豬場面臨搬遷、拆遷。尤其是南方地區,拆遷力度較大,水網區域養殖逐步北遷,對浙江、福建、湖南等地區沖擊最大。中央一號文件也明確提出,推進農業清潔生產,發展規模高效養殖業,穩定生豬生產。同時強調綠色發展要突出一個“綠”字,要優化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區域布局。這些發展舉措對于生豬養殖行業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目前,我國生豬養殖業經過一段較長時間調整后進入了一個新階段。2016年,由于市場豬價的理性回歸,形成了生豬價格的報復性上漲。豬價全年保持相對高位運行,養豬企業獲得了較為豐厚的收益;在產能調整過程中,中小企業不斷退出,大中型規模企業持續積蓄能量;隨著環保壓力不斷加大,產業布局進入實質性調整階段,新的養豬格局正處在激烈地變化中。豬業轉型升級取得了明顯成效,生產效率不斷大幅度提高。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生豬養殖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研究報告》指出,2016年商品豬出欄6.85億頭,2016年豬肉平均價格到18.49元/公斤,若按一頭商品豬110公斤計算,生豬規模將達到1.39億元,為萬億級市場。
2012-2016年我國商品豬出欄量變動趨勢圖
18b00005a63000a0aa3c.jpg (63.51 KB, 下載次數: 3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9 09:13 上傳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2016年,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8364萬噸,比上年下降1.1%。其中,豬肉產量5299萬噸,下降3.43%。
2012-2016年我國豬肉產量變動趨勢圖
18ab000508fce49d486a.jpg (62.85 KB, 下載次數: 3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9 09:13 上傳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實際上,在環保等因素的影響下,產能恢復進程受阻,而且除了環保,資金、養殖風險等都是難題,所以無論是小養殖戶還是大豬企所面臨的挑戰和實際難題是一樣的,所以短期之內生豬難以恢復高位,甚至可以說會比正常恢復所用的時間長一些。
我國是生豬養殖和肉品消費大國,養豬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產業。展望未來,生態大趨勢已成定局,南豬北移已成大趨勢;規模化養殖加劇,低成本時代開啟;大企業更大,小企業可轉型家庭農場發展,養豬業將更趨于穩定。在國家政策指導下,養豬人必能夠將壓力轉為動力,不斷提升養豬業發展水平。
來源:互聯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