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某些專著及報刊文章的誤導,為防止母豬斷奶后發生乳腺炎,有些養豬者于斷奶前3天便開始減少精料、青飼料及水的供應量,也有的于斷奶當天斷料只供水,這些不正確的飼喂方法往往導致母豬發情延遲。其實,乳腺炎與斷奶前后是否減料無關。因為豬的乳房結構很特殊,與奶牛、山羊類不一樣。母豬乳房沒有乳池,不能積貯乳汁,所以不會因貯存過多乳汁而誘發乳腺炎。
解決母豬干乳的最有效方法是讓母豬的奶在其乳房中積存,正是乳汁在乳腺內的積累造成乳腺內壓增加,從而停止更多乳汁的形成和分泌,而沒有必要通過減料、斷水、斷料的辦法來減少乳汁。(產后立即將飼料飼喂過多,產奶多仔豬吃不了出現的回奶現象)
母豬斷奶不發情是一個常見問題,原因之一是泌乳期體重損失過多。初產母豬尤其多見,因為其自身發育未完成還要保證胎兒發育和泌乳的營養需要。斷奶時體況差的母豬經常表現出延遲發情,所以斷奶前3天,不應該減料,更不應該斷奶當天斷料。有條件的,應飼喂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C、胡蘿卜素、膽堿、蛋氨酸等的母豬專用料,可添加發酵生命源調理腸道、改善飼料品質、增強母豬的食欲、使母豬快速恢復體況促進發情,每天自由采食4千克以上,只需喂6天即發情。最起碼也要繼續喂哺乳母豬料至發情,而不應該喂妊娠母豬料。因為妊娠母豬料中,促進發情和排卵的上述營養物質的含量可能不足,會導致母豬斷奶后發情推遲或產仔減少。
網友“木易廣濤”:在限喂的前提下,母豬為了泌乳肯定要動用機體儲備,這就造成母豬在限喂期間失重增大。如果這時候母豬體況偏肥也就罷了,如果這時候的體況已經很瘦了,那么這樣的后果就很容易造成斷奶后不發情或者晚發情。再說斷奶后減料,這是不是有利于母豬減少泌乳,緩解母豬的乳房壓力?這個還說不準,我的經驗是母豬有自我調節功能,不用減料。我的母豬是斷奶后不限料的,但是從第三天開始,因為出現發情,它自己就吃的少了,發情那幾天不怎么吃料,更容易知道母豬有沒有發情。
網友“黑山”:傳統的哺乳母豬飼喂方式是在其斷奶前減少日喂料量,理由是防止母豬發生乳房炎;而現代的瘦肉型哺乳母豬飼喂方式是斷奶前不減少日喂料量,并且斷奶后也要保持較高日喂料量,理由是有利于縮短斷奶至發情間隔、增加下胎產仔數,并且不會引發乳房炎。
網友“穩坐釣魚臺”:如果初產母豬產后不發情,這主要是母豬配種過早,母豬雖然性成熟了,但體還沒有成熟,產后的體重與適齡配種的母豬產后的體重相比,相差甚遠,因此出現產后不發情或發情推遲,主要原因不再飼喂上。
網友“云淡風輕”:母豬在泌乳期中,由于帶仔多,泌乳量大,而日糧中營養缺乏,使母豬斷乳后的體重嚴重透支,也會出現產后不發情或推遲發情的情況;如果母豬帶仔少,喂給母豬大量的高能量、高蛋白飼料,當母豬斷乳時過肥,造成母豬卵巢脂肪浸潤,卵泡萎縮,也會出現產后不發情或發情推遲;如果母豬不喂專用的母豬料,長期飼喂育肥豬料,而育肥豬料中銅和鋅的含量遠遠高于母豬料,因此也會造成母豬產后不發情或推遲發情;再就是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所以母豬的營養十分關鍵。
網友“海韻”:母豬產后是否正常發情主要與哺乳期的營養供給及斷奶后母豬的營養調整有關,不知道大家留意了嗎?在炎熱的夏季,溫度超過30℃時,母豬就會降低采食量和排卵數。如溫度超過32℃,母豬基本上停止發情,甚至中暑死亡。另外,由于溫度過高,也會影響豬的內分泌機能,溫度造成母豬營養不足使母豬斷奶后不發情。不過母豬過肥由于母豬在哺乳期間泌乳量小,帶仔小,豬場采用高蛋白、高能量飼料飼喂,不進行限量飼喂,使母豬在斷奶時體重過大,體內貯積大量脂肪,造成卵泡停止發育,造成斷奶后不能正常發情配種,這個時候母豬的營養就要靠我們來調整一下。
來源:互聯網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x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