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78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綜合] 兩會時間: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通威董事長劉漢元談農業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7-3-4 21:23:05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農業品牌是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的標簽。推進農業品牌建設,優化農產品有效供給,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今年兩會關于三農問題又有什么亮點,以下是2017年三農問題兩會熱點解讀,一起來閱讀看看吧。


      劉永好:沒有農業,一切都是零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將于3月4日上午11時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在入場的過程中,全國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農村上千年的模式在發生根本改變,適度規模化現代化成為主旋律,新希望集團經過三年轉型取得了較好的業績。

      1.2017年三農問題兩會熱點解讀:加快推進農業品牌建設

      農業品牌是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的標簽。推進農業品牌建設,優化農產品有效供給,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

      全國政協常委陳清華在調研中發現,在農業品牌建設過程中依然存在思想觀念滯后現象,尤其是在區域品牌與企業產品品牌共建運行模式上存在誤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強,產業鏈不長,農產品精深加工不足;營銷手段單一,特別是通過“請進來、走出去”進行品牌擴張的力度明顯不夠;爭創農業品牌的扶持資金,以及標準體系建設、基地建設、市場建設、市場監管等工作沒有形成合力等問題。

      陳清華建議,必須以現代裝備和科技把農民和土地“武裝”起來,通過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競爭,促進形成一批農業大品牌。要結合“十三五”規劃的制定,建立健全國家農業品牌發展政策體系和中長期規劃,加快推動農業從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的轉變。要建立和完善有機、綠色、無公害等主要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和生產標準,建立農資電子監管追溯網絡平臺,積極引導企業規范標識和推廣條形碼,著力建設一批省市級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要大力開展以品牌為紐帶的資產重組和生產要素整合,加強農業發展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努力形成商標品牌保護合力,推動國家級農業名牌的數量和質量在“十三五”時期邁上新臺階。

      2.2017年三農問題兩會熱點解讀:新疆應建國家現代畜牧業示范區

      “畜牧業是新疆最具特色的傳統優勢產業之一,具備加快發展的現實基礎和資源、地緣、政策環境優勢。”針對新疆農牧業大而不強、急需轉變生產方式的現實,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住疆全國政協委員蔣平安建議,新疆應建立國家現代畜牧業示范區,結合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現代化建設要求,開展畜牧業現代化試點示范建設的規劃。

      “目前我國還沒有國家現代畜牧業示范區,希望國家能將新疆和內蒙古一同納入建立首批國家現代畜牧業示范區,在政策支持的同時分批推進。通過提高牧民組織化程度,組建示范區畜牧業集團,提高市場競爭力等方式,讓新疆從農牧業大區向農牧業強區轉變。”蔣平安認為,要建成國家現代畜牧業示范區,還需要得到國家農業示范區建設以及支農惠牧等政策的大力支持。還要加大對示范區的建設投入,對示范區公益性和基礎性重大工程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投入為輔;對一般經營性項目以社會投入為主,加大政府貸款貼息補貼力度。

      3.2017年三農問題兩會熱點解讀:加強與完善農業保險制度建設

      此次全國兩會,伍躍時準備了關于落實種業研發后補助政策、加強植物新品種保護、進一步加強與完善農業保險制度建設等內容的多份提案。

      “建立完善農業保險體系的提案我去年也提了,今年的建議更詳實精準。”伍躍時說,現在的農業保險多為政策性保險,賠付額低,連生產資料成本都不能保證,更不用說地租成本和收益了。未來應該是政策性保險和商業保險疊加,不僅為種業企業提供保障,更為規模經營主體提供保障。

      4.2017年三農問題兩會熱點解讀:建議建立全國范圍農業大數據平臺

      建立全國范圍內的農業大數據平臺被他視為實現“智慧農業”關鍵。“建立農業大數據平臺,有利于解決農業生產信息不對稱問題,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全國政協委員、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分析道,在大數據時代,不僅可以通過建立綜合的數據平臺調控農業生產,還可以記錄分析農業種養過程、流通過程中的動態變化,通過分析數據,制定一系列調控和管理措施,使農業高效有序發展。


      “因此我的建議很明確,首先就是要建立全國范圍內的農業大數據平臺。”劉漢元表示,與此同時,還需依托農業大數據提供服務與信息支持,建立數據采集、共享、分析和使用機制。

      5.2017年三農問題兩會熱點解讀:推動生態大循環農業勢在必行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天方茶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孝和主要就農業發展的有關問題提出了意見與建議,他認為,目前我國的農業是小農經濟,現代化的農業水平不高,推動生態大循環農業勢在必行,通過建設循環大農業可以實現天清、地靈、人善的好環境。

      鄭孝和所理解的生態農業大循環需要具備整體、協調、循環、能再生利用四個特點,這構成了生態農業大循環完整的生態鏈。他認為,循環大農業,要實現產出高效,資源集約利用,對環境起到保護作用,才是循環的功能大農業。通過發展生態循環大農業,可以解決農民生產的成本高的問題。目前我們國家的農業是小農經濟,現代化的農業水平不高,推動生態大循環農業勢在必行。

      來源:國際畜牧網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22:2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吕梁市| 收藏| 城固县| 永春县| 南木林县| 饶阳县| 麟游县| 廊坊市| 姜堰市| 新竹市| 方城县| 沾益县| 宁阳县| 开远市| 同仁县| 黄大仙区| 开封县| 昌平区| 赣州市| 阿克陶县| 南川市| 四平市| 株洲县| 任丘市| 琼海市| 屏东市| 科尔| 资阳市| 白玉县| 都匀市| 水城县| 应用必备| 疏勒县| 梁山县| 华坪县| 嘉善县| 成都市| 渭南市| 黔西| 台南市| 房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