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30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玉米市場拐點再現,未來玉米價格見底回升概率大!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7-2-22 09:17:24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玉米市場拐點再現玉米價格短期調整或重新上漲

      為什么要說對對玉米市場不要太悲觀,玉米價格短期調整過后會重新上漲后,下面從需求和政策及其它因素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

      一.政策利好提振 補貨剛需仍存

      伴隨高校開學、務工人員返城,被節日透支的終端需求有望逐步得到修復。2016年12月份以來,不斷調漲的仔豬價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層補欄熱情,后期畜禽產品價格跌勢放緩,生豬養殖利潤持續處于高位將令其進程加快,玉米原料需求存在剛性支撐。

      東北深加工企業經過前期集中收購,整體原料水平較華北深加工企業偏高,吉林省加工企業當前玉米庫存已補至4月份之后,且補貼政策到期前,加工企業仍將加大收購力度。

      二.基層購銷啟動 售糧心態松動

      3月份主產地賣壓形勢嚴峻,但玉米現貨市場還有機會,主要存在于各地價差的流動性均衡及加工企業的補庫需求方面。東北、華北基層農戶逐漸啟動售糧活動,基層農戶在了解國家調控政策及市場走勢方向之后,持糧待價心態有所松動,東北四省區整體售糧進度54%,同比偏慢近25%;山東、河南、河北整體售糧進度44%,同比偏慢10%。

      三.價差逐漸回歸 入關利潤縮窄

      伴隨當地加工企業需求的增加,華北糧價未來底部有支撐。而華北糧價調降又面臨各主體采購積極提振的東北糧價,一定程度也提升其南下競爭力。

      華北與東北玉米收購均價的價差從12月末高點221元/噸調整至當前的174元/噸,東北糧發運至華北利潤空間縮窄,山東濰坊等 地深加工企業東北玉米用量已較節前減少2/3。

      玉米價格怎么走?見底回升概率大!

      2016年,對于國內玉米市場來說是極其“不平常”的一年,是農業供給側改革道路上充滿挑戰的一年,也是玉米價格波動較為頻繁的一年。

      實施8年之久的東北臨儲玉米收購政策取消,成為其價格一度暴跌的根本原因,取而代之的“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成為市場新詞;局部霧霾天氣持續籠罩及物流緊張問題同步上演,成為推動其價格區域性反彈的直接原因。

      2017年是玉米市場化改革進程的重要一年,“去庫存”節奏仍將是國內玉米市場的主旋律。玉米播種面積的增減、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臨儲改革能否繼續造成市場恐慌、補貼及相關政策的出臺以及進口糧食的到港頻率,也將成為2017年玉米行情的關鍵影響因素。

      2016年玉米價格變化頻繁

      之所以說2016年國內玉米市場價格變化頻繁,主要是在一些關鍵節點發生了變化。

      首先,2016年東北玉米臨儲收購退出市場,“市場化”收購全新開啟,促使本就處于弱勢的玉米價格“一落千丈”,華北部分地區玉米價格更是創下每噸1350元左右的年內最低價。

      其次,4月30日“最后一次”臨儲收購結束后,收購總量超過1.2億噸左右,“天量”收購使得正處于底部的玉米價格找到了反彈契機,華北部分地區則呈現出大起大落的走勢,前期創造價格低點的地區強勢反彈,一舉創下年內高點,從不到每噸1400元的收購價,一度上漲至每噸1900元以上,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每噸漲幅高達500元。可以說,臨儲退出造就了玉米市場年內的低點,而后結束的最后一次天量臨儲收購促成了年內玉米現貨價格最大的漲幅。

      最后,進入9月份之后,華北地區率先拉開了新玉米上市的大幕,而正是這一因素使得玉米價格在新玉米上市的預期之下開始從高位回落。這種價格的下跌趨勢直至過完“十一”東北玉米大規模上市之后開始有所放緩。

      2017年面臨諸多挑戰和機遇

      2017年,國內玉米市場仍將面臨諸多挑戰和機遇,其自身供需基本面也將發生新的變化。同時,國家相關政策也將繼續長時間影響其價格走勢。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玉米市場的重點體現在:一是調整種植結構,繼續調減非優勢區籽粒玉米,增加優質食用大豆、薯類、雜糧雜豆等;飼料作物要擴大種植面積,發展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牧草,大力培育現代飼草料產業體系。

      2016年作為鐮刀彎計劃的第一年,全國玉米種植面積大幅下調。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玉米播種面積下降至55139.55萬畝,較上年減少2035.35萬畝,總產量較上年下降503萬噸,降至2.19億噸。2017年的玉米種植面積下滑仍將是大概率事件,預計玉米種植面積將繼續調減1000萬畝以上,并且至2020年累計下調種植面積將達5000萬畝。玉米播種面積繼續下降將對玉米市場價格利多,同時玉米生長期間出現的任何天氣問題,都可能引起市場對下一年度減產的猜測,利多期貨價格,進而傳導至現貨價格。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16年/2017年度玉米結余量仍將在3000萬噸左右。國內玉米供過于求的局面難以扭轉,市場價格也可能呈現長期偏弱的態勢。預計隨著原料價格的下跌,飼料、淀粉、氨基酸等玉米加工轉化產品階段性出口將有所增強。同時,擴大糧食燃料乙醇生產規模、增加車用乙醇汽油消費、增加玉米轉化消費空間可能成為2017年玉米消費的新亮點。

      與調減玉米種植面積相呼應,我國東北玉米市場化收購政策執行以來,糧價大幅下降,較去年同期每噸平均低400~500元,目前南方港口現貨價格每噸已經低于進口玉米成本100元左右。同時,東北繼續給予玉米深加工企業每噸100元至300元不等的加工補貼,行業迎來黃金發展期,年玉米加工量可增長1000萬噸左右。

      玉米替代品進口沖擊影響減弱

      受國內玉米價格下跌以及國家加強替代谷物進口管理的影響,2016年/2017年度(10月/9月)國內大麥進口數量預計為300萬噸,將較上年度減少50%左右;高粱進口數量預計為500萬噸,將較上年度減少40%左右。預計2016年至2017年度我國將進口200萬噸玉米,較上年度減少37%左右。國內玉米供應充足,庫存壓力較大,玉米價格下跌,總體上抑制了國內玉米及替代飼用谷物的進口需求。

      同時,商務部公布了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干玉米酒糟(DDGS)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的最終裁定:決定自2017年1月12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干玉米酒糟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反傾銷稅率為42.2%~53.7%不等(初裁結果為33.8%),反補貼稅率為11.2%~12%不等(初裁結果為10%~10.7%)。這意味著由于進口成本進一步增加,進口DDGS成本已經比國產DDGS價格每噸高700元以上,未來我國進口DDGS數量將進一步減少,將利好國產玉米深加工消費。

      上半年價格或繼續探底之旅

      2017年國內玉米市場整體供大于求問題難以緩解,養殖業生豬存欄量持續低位,飼用需求持續疲軟,南方銷區及下游深加工企業整體觀望態度濃厚,諸多利空打壓下,預計2017年上半年玉米市場價格將繼續探底之旅。

      具體來看:春節過后,隨著市場購銷活動的陸續恢復,主產區農戶“賣壓”繼續顯現,在短期供應壓力下,玉米價格將呈現弱勢運行。4、5月份春播時節,國內玉米市場貿易量將有所下滑,同時新季玉米市場供應也會隨之減少,下游深加工以及養殖戶備貨啟動,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將逐漸進入季節性回升通道;6~8月春玉米上市前,玉米價格影響因素較為復雜,臨儲玉米拍賣底價和拍賣時間將是影響玉米市場價格的關鍵。此外,5月底~6月華北小麥將迎來收割期,農戶可能出售玉米為小麥騰倉,屆時也將增加市場供應,成為階段性影響玉米價格的因素。

      下半年南方優質玉米價格看漲

      春節長假期間,國內玉米市場節日氣氛濃厚,但猴年翹尾行情出現已引起一些市場人士警覺,尤其是隨著關內外農民玉米銷售基本過半,雞年夏季南方優質玉米供應情況及其價格每噸能否突破1800元大關,甚至達到去年秋季每噸2040~2060元高位區間,值得特別關注。

      一方面,國內外玉米價格已經倒掛,春節前基本處于此輪底部區間。自去年年底開始,伴隨著南方港口玉米價格持續走低,進口玉米完稅成本區間震蕩,國內外玉米價格已經倒掛,間接為國內糧價提供支撐。盡管春節過后一般是飼料養殖業消費淡季,終端需求有限,春播前農民尚有一波賣糧高峰,可能令糧價承壓,但從絕對價格來看,春節前糧價已基本進入相對底部區間。另一方面,夏季玉米品質溢價可期。在2016年秋季玉米整體品質依舊存在區域性問題的情況下,夏季玉米品質溢價可期。

      因此,盡管春節過后相當一段時間國內玉米實際需求將表現蕭條,春耕前新一輪賣壓尚未釋放,但在上年風險大幅釋放的情況下,今年夏季南方玉米價格很有可能每噸突破1800元,甚至更高。

      總體來看,2017年在農業供給側及收儲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玉米市場供需基本面得到改善,玉米價格也不宜過分悲觀,見底回升仍是大概率事件。但不可忽視的是,2017年也恰恰處于庫存玉米需要增量消耗的階段,因此玉米價格階段性波動風險或將加劇。

      來源:互農、糧油市場報整理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15:2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武县| 嘉定区| 当阳市| 威远县| 梅河口市| 横峰县| 桐乡市| 宜黄县| 彰化市| 临澧县| 兴海县| 六安市| 都江堰市| 株洲市| 堆龙德庆县| 个旧市| 乐昌市| 玉树县| 尚志市| 连平县| 伊金霍洛旗| 衡水市| 长顺县| 皋兰县| 平凉市| 房产| 山阳县| 新昌县| 高雄县| 江达县| 定陶县| 定南县| 会泽县| 郎溪县| 丰都县| 黄大仙区| 饶阳县| 宿松县| 青田县| 广水市| 江陵县|